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一套经营技巧。而在形形色色的手段中,服务成了最大的经营准绳。同样如此,对于现代媒介产业,不可避免地需要将服务提升到首位。据有关资料介绍,在西方新闻界,服务性报道方兴未艾,也受到高度重视。1917年普利策新闻奖刚创设时,只有两项奖励,即为“公众服务成绩优异奖”和“新闻奖”,后来增至14项,“优异公众服务奖”仍居首位,可见对服务性报道的重视。①目前,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在服务性方面动起了脑筋,即在自觉增强服务意识的同时,加强了对服务性新闻的采编,并力求在这些方面赢得读者,开拓服务市场,从而赢得更多的受众。…  相似文献   

2.
都市报是一种贴近市民并为之服务的平面媒体,因为要更好地贴近读者,就必须全心全意地为读者服务,急读者所急、想读者所想,千方百计满足读者的读报需要,为读者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可以说,一个地方都市报纸的服务性表现得怎么样,是这张都市报纸受不受当地读者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探讨什么是报纸的服务性,新闻报道服务性的种类、功能和作用,通过提高新闻报道的服务性、进而强化报纸服务性的途径、方法。阐明了提高新闻报道的服务性对强化报纸服务性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强化报纸服务性对提高报纸的知名度、影响力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周家真 《报刊之友》2014,(2):112-113
本文旨在探讨什么是报纸的服务性,新闻报道服务性的种类、功能和作用,通过提高新闻报道的服务性、进而强化报纸服务性的途径、方法。阐明了提高新闻报道的服务性对强化报纸服务性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强化报纸服务性对提高报纸的知名度、影响力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叶向荣 《新闻记者》2007,(10):35-36
一个企业要出名牌离不开优质服务,一张报纸要想在读者心目中树立真正的品牌,同样需要向读者坚持不懈地提供周到细致贴心的服务。增加服务性,不仅是报纸实现"三贴近"的必要途径,也是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而且,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和报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读者对报纸增强服务性提出了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这已成为报界人士日益关注并积极探索破解之法的一大课题。本文结合新闻业务实践,浅析如何进一步服务社会从而提高报纸竞争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有的同志说,服务性报道是近些年新闻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颖的报道“品种”。此话颇有些道理,也符合实际情况。我国新闻界,过去受“左”的思想影响和干扰,把“为读者服务”、“满足读者需要”,都当作资产阶级新闻观点加以批判和否定。因此,相当长一个时期报纸上没有服务性报道,即使有些报道带有服务性的内容,也不敢说成是服务性报道。其实,报纸要为人民服务,也就是为读者服务,是我们党的新闻工作的一个传统。早在一九四五年,《新华日报》有篇社论就明确提出:“为人民提出呼吁和要  相似文献   

7.
作为军队的党委机关报,指导性与服务性具有统一性。从更广义上讲,指导也是一种服务。指导必须寓于服务之中,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否则,只有“指手画脚”,读者不会认账,也起不到报纸宣传应有的作用。军事新闻传播的服务性问题是一篇“大文章”,也是一篇“新文章”,过去我们有所强调但并没有摆在突出的位置,特别是对于没有“卖点压力”、没有生存危机、不考虑经济效益的军内报纸,这个问题尤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纸介传媒(本文特指报纸)的“服务”是报纸的本质属性之一,无论哪一张报纸,其开办初衷及全部作用无不是为其所从属的政治组织、利益集团及其读者服务的。这个服务是广义的服务,非本文之所谈。  相似文献   

9.
随着读者需求的增加和报业竞争的加剧,增强服务性成为许多报纸的办报方针,并且不断繁衍出服务为特色的专业性报纸。 报纸的“服务”悄然兴起 各种为生活、学习、工作提供服务、指导的专刊、专版的出现,是报纸增强服务性的一种具体体现,许多报纸的专版专刊实用性很强。 在以常规版面和栏目提供服务之外,为了亲和读者,不少报纸还根据读者的需求及时地提供特别的服务。  相似文献   

10.
相对传统意义上的新闻来说,服务性新闻更注重发掘它为社会各界的沟通、为读者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尤其是衣食住行提供帮助等方面的价值,为广大读者“必读”和“实用”,成为读者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服务类专版在各传媒中数量激增。与此同时,各报都在走服务性新闻专版化的路子。几年间,《襄樊晚报》曾成功地创办了“生活服务”、“消费指南”、“居家置业”、“投资理财”、“行情”、“时尚”、“读者”等一系列服务类新闻专版。这些版面之所以能各具特色,受到好评,其共同点就是“读者可以根据它所提供的具体可用的信息决定是否做某种事情.或者如何做某事情”。同时也因为加强了服务性新闻专版的前期策划,才使这些服务类版面有了内在的魅力。 与单兵作战、单们报迫的方式相比,专版化的服务类新闻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即…  相似文献   

12.
一、服务性报道应运而生当前,都市类、晚报等大众化报纸风靡市场,大多数人都认为都市类报纸的成功经验是“服务性好”、“实用性强”。的确,服务性是这类报纸的重要特色。因此,加强报纸的服务功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报纸扩版增容也为服务性报道的大量出现提供了内在动力。在新增版面中,有一般的新闻,但更多的是服务性报道。这是因为,一般新闻是一种客观报道,其量的多少取决于“新近发生的事实”的多少,不能人为地增加。而服务性报道则不必受此制约,可以主动地多做一些。《独山子石化报》适应形势要求,扩版增容,其中一大策略就是增加…  相似文献   

13.
杨咏  张未 《新闻传播》2005,(12):56-56
有关读者调查显示,受众阅读兴趣正发生从“看报纸”到“用报纸”的显著变化。在现实生活中,市民群众或多或少地会碰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或急于想知道的事情,他们读报已不仅仅是为了学习,也不仅仅是为了消遣,更为重要的是要找到与他们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和信息,这就要求时事编辑能为其提供周到而翔实的服务——从政策服务、信息服务到生活服务。  相似文献   

14.
增强报纸的服务性,是新闻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报纸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对新闻工作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新闻性 服务性历来是报纸服务读的最基本的二个属性,然而,纵观20世纪90年代报业的竞争,刀光剑影之中,拼杀的焦点更多围绕着是新闻资源的挖掘与争夺。90年代末一批新兴的城市主流报纸(晨报,生活类报纸)脱颖而出,它们以全新的理念做新闻,同时又以全新的理念开掘着一直为传统媒体做为点缀品的报纸的服务功能,因其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专刊是报纸进行个性化报道的有效载体。通过专刊个性化的报道。既给读者提供服务。也为报纸拓展宣传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来,关于新闻的服务性问题,越来越引起国内新闻界的注意。有些报纸和广播台、站,把加强服务性作为新闻改革的重要内容或者重点,取得了今人注目的成绩;有些新闻学术刊物就这个问题发表文章,开始了有益的讨论。在许多讨论文章中都涉及到新闻的指导性与服务性的关系问题。对于二者的关系,目前见到的表述有三种类型:一种是服务为主型。小可在《报纸的“服务性”》短文中写道:“有人疑虑强调报纸的‘服务性’会不会削弱‘指导性’  相似文献   

18.
服务性     
王天定 《青年记者》2009,(17):18-21
【服务性】新中国走过的60年,也是媒体角色逐步演变的60年,从令人不寒而栗的“阶级斗争的工具”到高高在上的“群众的指导者”,再到和蔼可亲的“信息服务的提供者”,媒体逐步放低身段,找到了恰当的社会位置。  相似文献   

19.
服务性新闻也称服务性报道,或实用性报道。服务性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讲,传播新闻信息本身就是为读者提供基本的服务:从狭义讲,是指一种特殊的新闻品种,即专门的服务性新闻,其特点是针对性强,切实可用,无偿服务。《新晚报》市民消费版面就是市民消费的指导,属于服务性新闻的范畴。  相似文献   

20.
黄震 《新闻实践》2007,(6):13-13
当前,各家媒体非常重视服务性报道,尤其是一些都市类报纸,不断拓展服务性报道的范围。服务性报道改变了传统的以“传者为中心”的传播观念,形成了以“受者为中心”的新的传播模式,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