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诗》教”是儒家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始终。先秦儒家“《诗》教”作为其源头,对儒家“《诗》教”的发展具有奠基的作用。其中,孟子的“《诗》教”受到“圣贤救世’’的历史观和“诗言志”的《诗》学观念的影响,呈现出“代圣人立心”的特点。具体地说,就是以“温柔敦厚而不愚”为目标,选择有关圣贤王道的诗章作为教育内容,并提出了“以意逆志”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2.
与西方的“一分为二”不同,儒家思想体现的是一种中国传统的“一分为三”的思维方式,对“道”与“器”之间的“象”的申明并重视,赋予儒家思想以诗性气质,这一气质的鲜明反映为儒家对诗的重视。本文通过分析“一分为三”的思维方式与儒家对诗教的重视,试图建立“象”与儒家思想的诗性气质及重诗之间的合理联系,并阐明这一点对于儒家文艺思想中审美标准与解读原则的确立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儒家色彩观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诗》说是儒家色彩观的集中体现。儒家学者对《诗经》中的色彩词语释义明确,肯定了缤纷绚烂的色彩之美。但同时“以色正礼”和“以色比德”的解诗方法也表明儒家对于色彩的认识超脱了单纯的美学范畴,而更强调色彩的社会属性和伦理道德意义。  相似文献   

4.
“四始”是传统诗经学的重要概念,最早也最有代表性的“四始”论见于《史记·孔子世家》.《史记》“四始”论的渊源和根本依据当于周代礼典用诗和先秦儒家《诗》学中求索.从周代重要礼仪用诗所寄寓的政治内涵,到先秦儒家通过论述这些诗篇所阐发的政治思想,再到汉代经学以“四始”总结提升这些诗篇的政治义理,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史记》“四始”论作为汉代诗经学的纲领性理论,是对周代仪式乐歌政治用意和先秦儒家政教诗学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创作心理学理论认为作家的创作动机很大程度上源于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痛苦体验,现世中的人生缺失感构成了创作的缺乏性动机。“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传奇佳作《桃花扇》,浸满了悲凉哀伤的情绪,这正是出自孔尚任本人儒家理想的幻灭和难以解脱的兴亡感慨。本文试从《桃花扇》的结局安排入手,结合孔尚任儒家理想由追求到冷漠直至幻灭的心理历程,分析《桃花扇》的缺乏性创作动机。  相似文献   

6.
金英 《鸡西大学学报》2008,8(1):133-135
《毛诗序》系统地阐述了先秦儒家的文艺观,是先秦到汉代这一历史时期我国诗歌理论的总结。它继承了儒家诗教思想,并把这一重要思想作为解诗的依据,采用“关”“刺”的方式解诗说诗。《毛诗序》较之儒家诗教又表现出不同的倾向,即对诗的解释更加具体、更重视史实、更强调政治性。它将诗篇与特定的时代盛衰联系起来,有“《风》《雅》正变说”。《毛诗序》解诗说诗也有不完全合理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方以智在当时被认为“真孝子、真忠臣、真才子、真佛祖”(方苞语);现在则是公认的大思想家、大学问家(文字、音韵、天算、物理)、大艺术家(书、画)。只是文学方面的成就,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特别是他的诗词,一些文学史皆未提及。这大概由其诗词集久未重印,原刊本流传甚少,世颇稀见之故;也可能是:因被“唐以后无诗,宋以后无词”这一说法所误,人们对于明清诗词多所忽略,因而也就无暇旁搜到这位“博学兼通”的学者的诗词了。应该说明:王观堂先生虽讲过“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但其原意只在强调元曲、明清小说的文学地位;后来有人把它与“唐以后无诗”、“宋以后无词”混为一谈,那是误解。其实,文学的发展不应以封建王朝之兴亡分界(如唐代诗文变化在中唐);而某一文体更不会  相似文献   

8.
论宋释智圆的文学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释智圆是宋初重要的诗僧。他用儒家“诗道”、“道”观说诗论,大倡“善善恶恶”的诗教,认为古的根本是“仁义道德”,反对当时坛上的形式主义风气,开宋释以儒论、关注并参与当前学思想斗争之风。智圆的学观是“三教合一”的时代化潮流的产物,从此僧人论走向张扬儒家学价值观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孙应鳌的诗歌创作,其艺术特色或基本风格是儒雅纯正、深厚真切。这个特色或风格,主要从他一贯坚持正统的儒家诗教、以“理”入诗,接受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等方面表现出来。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首先,在诗歌创作中贯彻儒家诗教观念。在孙应鳌看来,儒家诗教最重要的一点是,诗的创作必须坚持“思无邪”的原则。他认为《诗经·关睢》一诗,“为修身齐家之诗”(《四书近语》卷三),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之诗,这样的诗就可以“淑身心,理性情,察伦物”(《四书近语》卷五),达到诗教的目的。孙应鳌创作的诗均本于此,所以他的诗篇符合诗教要求,显得儒雅纯正,没有失之哀、淫,没有轻靡妖艳之词。他在做京官的时候,写了几首“雅颂”之诗,正是他贯彻诗教的具体表现。他为皇帝授课以后所写的《辟雍》诗十二首,就几乎同《诗经》中的“雅”、“颂”差不多,全是些歌颂升平、承欢颂德、述志抒怀的教化诗。例如:  相似文献   

10.
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文化,儒家诗教在我国传统诗歌理论中也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弄清儒家诗教的实质及其作用,是关系到如何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大问题。一 近阅王启兴同志《论儒家诗教及其影响》(载《文学遗产》1987年第4期)一文,觉得该文对儒家诗教的评论不够公允,而且是浮光掠影式的评论,并没有全面把握儒家诗教的实质,尤其是他把儒家诗教定为“政教工具论”,是欠妥当的。本文着重就“政教工兵论”这一问题,略述浅见,并与王启兴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历代对《诗经·关睢》释义的重新梳理为切入点,驳斥了“五四”以来个别学者片面强调《诗》之为“诗”的艺术性,抹煞《诗》之为“经”的历史文化性的狭隘观点,还原了《诗经》作为儒家道德和教化传承工具的历史面目,力图为未来的研究树立更加宽广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孟子     
【作者】《孟子》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大约成书于战国中期,由孟轲及其学生记述。孟轲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儒家学说,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相似文献   

13.
王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山水田园诗向来以格调清新、意境空灵充满了禅趣而著称。同时.他的许多诗歌中也体现了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如重情和渴望建功立业、济世图强,这都是儒家经典文献明文倡导的思想主张。此外,他的一些诗歌中的怨刺内容则继承了“诗可以怨”的儒家诗教说。  相似文献   

14.
前人对汉大赋或褒或,所持论的标准却都是儒家“尚用”的纯功利主义的艺观。汉大赋的道德主题,却并非体现在有无“《诗》之风谏”,而是展现了后人惊叹回首的大汉气象,其审美主题,就是在于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创造了大美的艺术境界,成为后世莫能继焉的一代之学。  相似文献   

15.
唐中期的贞元、元和年间,随着传统儒学的全面复兴,以儒家政教文学观为内核的文学复古运动亦蓬勃展开。对此,向来论者皆以建立儒家道统学说的韩愈为此一思潮的最高体现。然而,以韩愈为核心分别形成各以诗、文为创作重点的两个文人群,古文创作主张“文以明道”,诗歌创作则注重“不平则鸣”,儒学观念与法则并未完全规范其诗、文创作。与之相比,在元稹、白居易的诗、文创作中,则不仅体现出儒家文学思想的全面影响与支配,而且在诗歌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6.
苏轼以豪放为主,以婉约为辅,锻造了一代词宗。苏词既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又拓展了深广的创作领域,还“以诗为词”、“以文为词”,将豪放与婉约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7.
纳兰性德在《原诗》中提出的“诗之本”,论证了他所引用的“诗言志”“诗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儒家诗教观,即:所要表达的是以个性为本位的性情论,或者说是其所说的诗之本,关于诗歌创作者独特的“自有之面目”,指出纳兰性德此种诗论的提出是建立在他所要解决的诗歌发展史中创新与积习悖论基础之上的,并进一步辨析“自有之面目”说可能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儒家传统诗教中的“温柔敦厚”,主要是指一种道德伦理规范,要求诗歌创作应遵循这一规范而施行教化。沈德潜对儒家“温柔敦厚”诗教中“主文而谲谏”等观点作了合理而中肯的阐释,一方面将“情至”和“至情”视为诗歌创作的重要因素,强调诗歌应“发乎至情”,另一方面又对清中期诗坛缺少理性节制的“性灵说”进行了反驳和修正。  相似文献   

19.
以《史记》、《汉书》相关记载为据,分析儒学由边缘走向汉王朝政治文化中心的历史真相可以看出,董仲舒是在汉武帝已确认“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的前提背景下,才有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建言,是附议而非创议。董仲舒所以被推为“一代儒宗”,是因为他始以阴阳推《春秋》灾异之变,属辞比事,古为今用,为汉代儒家学者随时变通转化角色意识建立了典范。董仲舒倡“王道三纲”,不惜违背先秦儒家的学术立场,而以黄老刑名学说修正儒家学理,昭示了汉代大一统专制政治下儒家学者的精神蜕变。  相似文献   

20.
先秦原典文献《左传》存有大量用诗记录,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其用诗目的也呈现知志、观风、言事、述理的多样化特征,是《左传》区别于其他先秦文献而独具自身文本特征的重要表现。从《左传》“君子曰”类史评用诗可以看出,《左传》频繁引诗用诗实际是先秦儒家“以诗论政”思想的结果。若进一步追溯《左传》这一儒家用诗思想倾向的根由,实际是《诗》具有理论价值与阐释弹性的特点而担负着政治语言功能使然,是周代“立言不朽”的礼乐文化传统对各级贵族政治场合用语的现实需求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