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走出合作学习分组的三大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座位编排"不等于"形式" 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分组的座位排列方式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合作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传统"插秧式"的座位排列方式,使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只局限于同桌和邻桌之间,大范围的合作受到限制,难以给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的机会,不利于因材施教.因此,适当改变座位排列方式,按学生的学习水平、智能情况、性格特点、操作能力等具体情况混合编组,例如教师将桌子摆成L型、矩形、圆桌形、方阵形或其他各种新组合方式,学生不再只是面对教师,更可以直接面对学习上的同伴,这一形式虽然不是合作学习的关键但也显得非常重要.这种座位编排的形式有效创设了"无威胁"的课堂气氛,常常能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更好地解除学生创造性思维束缚、为学生相互交流探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最初尝试的时候,教室里可能会出现课堂纪律上的不适应或"盲区",结果往往无法完成正常的教学计划.  相似文献   

2.
一、“座位编排”不等于“形式”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分组的座位排列方式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合作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传统“插秧式”的座位排列方式,使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只局限于同桌和邻桌之间,大范围的合作受到限制,难以给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的机会,不利于因材施教。因此,适当改变座位排列方式,按学生的学习水平、智能情况、性格特点、操作能力等具体情况混合编组,例如教师将桌子摆成L型、矩形、圆桌形、方阵形或其他各种新组合方式,学生不再只是面对教师,更可以直接面对学习上的同伴,这一形式虽然不是合作学习的关键但也显得…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学校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教学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改变了以往的"师问生答"。现在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小组探究、合作学习"是新的教学理念,为了能更好地贯彻这一理念,我首先改变了学生的座位,班级都是以6到8人为一组,面对面地坐在一起。但这些都是形式上的改变,究竟如何才能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从关注人才培养出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4.
正近几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大班额已是城区学校的普遍现象,很多班级的人数高达80人以上,有的班级人数甚至超过100。很多教室里学生三个人同坐一张桌子,或者在教室里摆五大组桌凳(每组10排)。在此大班额的环境下,学生进出座位感到困难,教师走到学生座位旁指导更是困难,教师实践"做中学"、"小组合作"等新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5.
教学环境包含物化环境和非物化的人际心理环境。传统的音乐课中教师面对全班同学进行教学,基本上是满堂灌。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很少有交往和沟通,导致了教学效率不高。为此,我们根据学校主课题的精神,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符合班级授课制背景下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一、概念界定所谓"小组合作教学",就是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把学生按照均衡原则、采取异质分组的方式分成多个小组。可根据教学要求的不同,变化成多种学习小组队形,如自由组合型、圆圈形、U型、正方形等等。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习目标与学习要求对学习小组提出学习目标和任务,同时,指导学习小组独立研究,并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学习小组的建立,可以使小组内的成员得到共同进  相似文献   

6.
探究学习中,如何组建合作探究小组,这直接关系到合作效果。因此,教师在组建合作探究小组时,应体现"优势互补,自主参与"的原则。1.课桌位置的优化。合理设计和编排座位,充分利用座位的变化适应教学目标和教学情境的变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我国,班级授课制仍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国的大部分地区仍是大班教学,教室座位安排多以"秧田式"为主要形式。在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情况下,不仅好学校,好班级成为家长、学生的争夺对象,教室中的"好座位"也成为争夺的对象。很多家长各种方式,千方百计地为自己的孩子谋求一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在中小学教室里,课堂座位编排有以下几种:秧田式排列法(按行列式排列)、圆形式排列法、会议式排列法、小组式排列法和U形排列法等,其中,最常见的、最普遍的课堂座位编排方式是秧田式排列法。秧田式排列法最适合于大班教学。目前,在城市中小学,一个班级有四五十名学生,然而在农村中小学,每个班的学生可能更多,有的多达六七十人,因此,各个学校在课堂座位编排上基本上都采用秧田式排列法。这种排列法使教室中学生的课桌整齐划一;所有学生都面向教师;教师比较容易控制学生和课堂纪律;课堂教学效果相对于其他座位排列方法比较理想;学生…  相似文献   

9.
一、采取合作与交流,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每次刚接一个新班级,我总是从调整学生的座位做起,无论班主任是怎么安排的座位,我都将根据学生英语学习情况重新搭配成"一帮一"合作学习小组,以便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课堂合作学习固然重要,但活动不能只限于课堂,更要延伸  相似文献   

10.
近年,我校进行了“音乐小组合作教学”的课题研究。所谓“音乐小组合作教学”是指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下,按均衡编组的原则,把学生分为若干合作小组的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实验证明,音乐小组合作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参  相似文献   

11.
合作学习是课程改革中的一个基本理念。教师们为了在教学中体现这种理念,纷纷打破秧田式的座位方式,重组方块式的、圆形的便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座位方式,这的确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但通过一段时问的听课、学习,我心中产生了疑问:合作学习仅仅是座位的改变吗?加分钟的一节课,学生面向讲台和黑板听教师讲解、听同学发言的时间仍占约30分  相似文献   

12.
张梅杨 《考试周刊》2013,(10):177-177
<正>一、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含义所谓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将一个教学班的学生按均衡编组的原则,以4—6人为一组组成若干合作学习小组,在课堂教学中,以合作思想为灵魂,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并将小组合作学习与班级教学、个别指导有机结合。教师要有计划地向学习小组提出共同的学习任务,指导各小组学生在各自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互相帮  相似文献   

13.
正一、科学组建小组,发挥小班优势小班化教学由于班级生员的减少,空间相对增大,座位从原先单一的"秧田式"变为弧形、对称型等多种形式,这样,不仅能迎合各种教学的需要,也便于师生间、生生间的讨论交流和合作。教师依据学生的智能情况、个性特点、组织能力等  相似文献   

14.
一、制约因素1.大班级授课制约。"班级"一词为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教育家艾拉斯莫斯率先使用,与此相关的班级授课制在17世纪得到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总结和论证。时代发展至如今,由于教育主体、客体和环境的变化,大班级授课的局限性已经十分突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合作学习,就建立在小班级授课的基础上。在国外合作学习班级教学中,人数基本控制在20~30人之间,合作学习小组人数控制在3~4人。但是,当前国内大多数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班级的人数大多都超过了50人,合作学习小组人数  相似文献   

15.
张玉琴 《甘肃教育》2014,(11):85-85
正小组合作学习是以班级授课为前导结构,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那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笔者在此谈几点自身的体会。一、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当前,小组合作学习最常见的分组形式就是按学生前后座位自然分成四人小组。这样分组虽然简便易行,但人员搭配不合理,不利于让不同  相似文献   

16.
林汇波 《班主任之友》2015,(Z1):114-115
惠安县农村初中校"小班化教学"实验考察团到川石中学,听取苏老师做合作小组建设的专题介绍。一些合作小组建设中的故事,她虽是信手拈来,但我是能感觉到她的用心的。苏老师的班级,是每六个学生组成一个合作小组围坐在一起的。一天课前读,她到班级里看看学生的情况,发现一个学生的座位被另置于教室的一个角落里。她大惊,忙问缘由。这个学生答说合作小组里的同学因他爱说小话,不让他靠在一起,他被驱逐出来了。  相似文献   

17.
合作学习是课程改革中的一个基本理念。教师们为了在教学中体现这种理念,纷纷打破秧田式的座位方式,重组方块式的、圆形的便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座位方式,这的确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但通过一段时间的听课、学习,我心中产生了疑问:合作学习仅仅是座位的改变吗?40分钟的一节课,学生面向讲台和黑板听教师讲解、听同学发言的时间仍占约30分钟,合作学习仅仅是小组讨论一下,少有组长带领,也少有分工合作。这样的合作学习不能不令人担忧。学生习惯于搭桌而坐,小组似的座位让孩子听课大多是侧头斜眼,一节课就有30分钟的时间如此,长期下去,怎么能够叫我…  相似文献   

18.
李赛娈 《考试周刊》2012,(18):187-188
在班主任日常管理中,座位安排是一件重要事情,是学生关注的焦点之一,依照传统的座位安排方式,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作者结合班级情况,实行"三人行合作组"方式,初步解决了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9.
一、教师角色的变化当代艺术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教学环境的改革。教学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物理环境是指座位形式、课桌、教具和班级规模等。  相似文献   

20.
阴惠珍 《学周刊C版》2013,(21):110-111
小组合作学习是现代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是在班级授课为基本组织形式的前提下,以小组为形式组织学习和探究的一种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发挥群体智慧的力量,弥补个人的不足,开拓个体的思维,提高个体的能力,从而使教学效率得到提高,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合作学习符合素质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改善了传统教学中师尊生卑的教学人际关系,以开发教学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