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7 毫秒
1.
香港公共图书馆印象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丽华 《图书馆学刊》2000,22(1):24-27,29
1997年初,我借参加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组织召开的“中文信息技术处理”研讨会之机,与国内几所大型图书馆馆长提前抵达香港。在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馆长的精心安排下,参观了香港市政局公共图书馆、荃清中央图书馆、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香港大学图书馆(及所属的冯平山图书馆)、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参观时间虽然短暂,可称得上走马观花,但香港公共图书馆以及大学图书馆却给我留下了至深的印象。1香港公共图书馆——香港市民的图书馆 香港公共图书馆隶属香港市政局管理,称为香港市政局公共图书馆。设有中央图书馆1所,分区图书馆…  相似文献   

2.
便利图书站——香港的社区图书馆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港的公共图书馆有40多年的历史,现时已经是一个拥有66间分区图书馆及10辆流动图书车的庞大公共图书馆网络,分布于香港各区,为市民提供公共图书馆服务.2005年,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在施政报告中,强调"创建和谐社会"的施政方针,从而带出了香港公共图书馆与外界团体加强合作的契机,亦衍生了建设"社区图书馆"的构思.香港公共图书馆为了进一步提倡阅读风气,将公共图书馆服务更加广泛、深入地推展到各社区阶层,从2005年底开始,便在"团体借阅服务"的基础上,推出了"便利图书站--社区图书馆伙伴计划",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伸展至那些基于种种原因或条件限制而未能使用公共图书馆设施及服务的社会人士."社区图书馆伙伴计划"推行至今已经接近两年.而各种形式及规模的"社区图书馆"亦在各地区纷纷成立,截至2007年8月,全香港共有39间"社区图书馆",外借的公共图书馆资料超过25万项,成绩令人鼓舞.2008年香港18个区议会将会全面参与管理地区公共图书馆事务,在区议会的倡导及协助下,我们预期会有更多的"社区图书馆"成立,届时,香港的阅读风气自然会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3.
蔡箐 《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3):37-43
[目的/意义] 目前,对于香港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体制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为此,全面梳理和总结香港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的方方面面,为深圳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方法/过程] 通过实地考察访谈、电话邮件咨询、文献梳理研究、一手资料和数据采集等研究方法,从机构内部及外部的行政管理机制、立法制度和规范化管理、业务层面的管理与运营机制等多个维度,对香港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进行研究。[结果/结论] 政府主导与专业化管理相结合、扁平高效的一体化规范化运行机制、健全完备的政策法规保障等是香港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的精髓,为深圳"图书馆之城"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4.
在介绍香港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机制与事业发展概况的基础上,文章对香港公共图书馆在设施建设、馆藏发展、服务以及绩效评估等各方面所采用的标准进行梳理总结,并分析其特点。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香港与广东省公共图书馆事业的管理体制、基本设施、经费投入、服务效益等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差距,对如何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广东省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提出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6.
应香港中文大学的邀请,中山图书馆考察组一行3人到香港进行了考察。期间,先后参观访问了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香港中文大学服务中心图书馆、香港大会堂图书馆、九龙中央图书馆、荃湾中央图书馆、沙田中央图书馆、油麻地公共图书馆、花园街公共图书馆、香港贸易发展局图书馆、时装与设计图书馆、艺术图书馆、光华文化新闻中心图书馆、基督书院图书馆共13个图书馆。兹将香港图书馆的现状及其对我们的启示,分述如下:香港公共图书馆事业起步于1962年,当年仅有三层楼面的大会堂图书馆标志着一种起点低,规模小的点缀式“沙漠文化”。…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香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发展历史、服务体系架构、资源配置、与城市互动的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介绍并分析其特点.内地城市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体系建设,在推行总分馆制、合理布局服务网点、建立长效阅读推广机制等方面可借鉴香港公共图书馆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8.
香港公共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 《图书馆杂志》2007,26(12):62-65
着力于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两方面对香港公共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构成进行分析,进而思考香港公共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是如何培育的以及构成核心竞争力的要素又是如何进行有机组合的.  相似文献   

9.
论文阐述了香港公共图书馆的优质服务及特色,并结合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现状,探讨了提高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的举措.  相似文献   

10.
广州与香港的公共图书馆比较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广州与香港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效益、设施投入和管理体制的比较,认为合理的图书馆服务网点和总馆/分馆制管理体制是完善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两个主要因素,也能为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管理变革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1.
1997年7月,在香港回归祖国之际,笔者曾率团赴香港中环大会堂举办展览,并顺访了市政局中环大会堂公共图书馆。1998年5月,笔者应邀赴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进行学术演讲并进行一些古籍整理的工作,在学术交流期间,笔者又顺访了市政局新蒲岗公共图书馆、区域市政局荃湾中央图书馆等,并到建设中的香港中央图书馆工地进行了参观。1 香港市政局图书馆的格局与内地的行政管理格局相异,香港市政局的管理范围很广,举凡文化(包括图书馆)、体育、卫生、环境保护、商业餐饮等与公众密切相关的一些行业均  相似文献   

12.
李宝燕 《图书馆论坛》2007,27(4):171-173
介绍与分析了香港公共图书馆系统工作特色,并由此提出了深圳地区图书馆对外服务工作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再访香港公共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1992年年底去香港探亲时,曾就地考察了香港公共图书馆事业,写了《考察香港地区公共图书馆汇报与思考》一文(载《福建图书馆学刊》1993年第4期)。1997年夏,笔者去香港时,位于铜锣湾的香港中央图书馆正在施工建造;2007年年初,笔者再来香港时,特地专程访问了香港中央图书馆,受到负责基础设施发展的图书馆高级馆长翁志成、负责读者教育的图书馆长戴卓华和负责图书采编的图书馆长陈宝仪的热情接待,了解到香港的公共图书馆又有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香港中央图书馆的投资规模、设备规模和藏书规模及其在香港公共图书馆事业中划时代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长庆 《图书馆论坛》2007,27(3):46-48,94
通过对香港、深圳、上海公共图书馆的实地考察,简要介绍三地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概况,提出对广州市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老作家刘以鬯主编的《香港文学作家传略》,经两年半的辛劳,终于由香港市政局公共图书馆出版。全书共967页,是香港开埠154年来最具规模的香港文学作家词典,它将成为文学爱好者与文学编辑的必备工具书。 本书共收入已故作家102人,健在作家459人,每位作家名下均载有小照、小传与书目,其中占篇幅最多的是40年代著名作家徐訏与现代作家张爱玲。研究书籍最多的是武侠小说家金  相似文献   

17.
修订后实施的香港特区《图书馆规例》,以更适时的状态为香港特区公共图书馆的健康运行保驾护航,它是"一国两制"在图书馆制度领域的很好体现,对我国图书馆立法、地方图书馆法制建设及图书馆管理制度的完善,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介绍了香港特区公共图书馆的概况及其管理组织架构,解析了香港特区《图书馆规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香港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策略,并以此为借鉴,提出大陆地区公共图书馆可建立在阅读推广委员会指导下,以学校和社区为着力点,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合力推动社会阅读的推广模式。  相似文献   

19.
对香港地区部分公共图书馆的考察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介绍了香港公共图书馆事业建设发展的近况及其在管理与服务自动化、网络化、馆际协作协调和提高馆藏利用率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与经验。并谈了参观考察的收获和体会。  相似文献   

20.
2012年香港书展以"从香港阅读世界——读通世情书出智能"为主题,继2009年和2010年分别推出刘以鬯、西西两位年度作家以后,今年登台亮相的是也斯(梁秉钧)。年度作家是书展最亮的明星,厅堂里悬挂大幅照片、文艺廊集中介绍其人其作、会议室高频安排相关讲座——开幕式当天,主办方举行招待酒会,多位作家、出版人、文化界知名人士应邀助兴,见证财政司司长向也斯颁发奖杯,褒奖他对香港文化的贡献。一时之选,桂冠诗人,用中西方的美誉来概括,皆不为过。吴兆朋教授主持的也斯诗歌讨论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