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遵义系列会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遵义会议是一个系列会议,它是在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的正确背景下召开的,遵义会议具体任务的完成是在扎西会议,其政治路线的转变是由瓦窑堡会议完成的。  相似文献   

2.
中央红军进入黎平就来到了贵州。说起红军长征在贵州,人们最熟悉的是遵义。其实,在遵义会议之前,还有个黎平会议,黎平会议是遵义会议的前提。黎平会议旧址原是一个很大的民宅。1934年12月18日至19日,中  相似文献   

3.
猴场会议是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中央政治局在贵州境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召开在黎平会议之后,遵义会议之前,对肯定政治局黎平会议所决定的进军方向,贯彻黎平会议精神,实现中央红军的根本好转,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同时也为召开遵义会议,结束左倾错误领导人对党和红军的领导,确立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作了思想上和政治上的准备。以前,一些对中央政治局猴场会议研究的学术文章,大都在论及它召开的历史意义时谈到一点它召开的原因。究尽猴场会议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为什么要召开猴场会议?这对我们全面认识猴场会议,正确评价和估量猴场会议在我党我军历史上的作用是有积极意义的。本文试就在有限资料的基础上,对猴场会议召开的原因谈点自己的管窥之见,以就教于史界的先辈及同仁。  相似文献   

4.
通道会议是遵义会议的预演,研究遵义会议首先必须对通道会议有一个深刻认识。通道会议研究了军事问题,虽然没有就战略方针的转变问题取得一致意见,但红军从此反客为主,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促进了这个问题的解决,为尔后黎平会议决策红军战略计划转变乃至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作了必要的准备。通道战略转兵是毛泽东实事求是路线在长征中的首次胜利,为遵义会议创造了关键性的前提条件,为毛泽东重新回到红军的领导岗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遵义会议"是一组系列会议,"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可称为"遵义会议"的预备会议,在遵义召开的"遵义会议"是核心会议,"扎西会议"、"苟坝会议"、"会理会议"可称为"遵义会议"的后续会议。"大遵义会议"期间形成了党的第一代成熟的领导集体,张闻天、王稼祥是领导集体形成初期的重要成员。同时,"大遵义会议"也是一块试金石,林彪政治上的动摇和军事上的短视都暴露无遗。四渡赤水表现出的战略思想是:目标明确、机动灵活、避实就虚、不厌诈讹。"遵义会议"的精神是团结、民主、求是、自主。这也是遵义会议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黎平会议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改变战略行动方针的转折点,是遵义会议的奠基会议,它因解决当时中央战略行动方针问题而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黎平会议的精神将永载史册。  相似文献   

7.
长征中,朱德对维护毛泽东领导地位的重大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遵义会议前后,朱德为恢复毛泽东领导地位,在黎平会议、遵义会议上同李德、博古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遵义会议之后,朱德在政治上、军事上鼎力支持毛泽东,竭尽全力维护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先后遏制了“反毛逆流”,战胜了张国焘分裂主义,维护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8.
遵义会议前后,朱德为恢复毛泽东领导地位,在黎平会议、遵义会议上同李德、博古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者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遵义会议之后,朱德在政治上、军事上鼎力支持毛泽东,竭尽全力维护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先后遏制了"反毛逆流",战胜了张国焘分裂主义,维护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9.
遵义会议是党和红军摆脱困境,争取生路,解决指战员军事路线分歧,增强凝聚力、战斗力的迫切需要。毛泽东的影响力及他对其他领导人的思想转化工作和正确方略,周恩来、朱德等党和红军指战员立场的转变,以及通道、黎平和猴场会议等,为遵义会议的必然成功奠定了基础。中共与共产国际失去联系,毛泽东参加长征及保有领导职务,派遣中央苏区的是周恩来而不是张国焘等偶然性因素,使会议得以顺利而又成功地召开。  相似文献   

10.
黎平会议是长征开始以后中共中央召开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在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黎平会议精神的内涵是实事求是、敢于斗争;独立自主、勇于创新;民主团结、顾全大局。黎平会议精神,对我们今天所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着深刻的教益与启示。  相似文献   

11.
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召开了许多次重大会议。在会上,有和风细雨,也有激烈的争吵。正是这些会议,才让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使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1、黎平会议——正确路线占匕风1934年12月15日,中央红军占领黎平,18日,党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会议讨论红军的进军路线问题,会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主持会议的周恩来采纳了毛泽东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召开了许多次重大会议。在会上,有和风细雨,也有激烈的争吵。正是这些会议,才让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使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1、黎平会议——正确路线占匕风1934年12月15日,中央红军占领黎平,18日,党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会议讨论红军的进军路线问题,会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主持会议的周恩来采纳了毛泽东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红军长征北上战略方针的确定是一个过程。长征开始时是主张突围去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黎平会议提出了建立黔边根据地的战略方针;遵义会议提出了建立云贵川根据地的战略方针;两河口会议提出了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针;榜罗镇会议最后确定了建立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14.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开的的重要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两次会议都是在历史转折时期召开的,两次会议都作出了十分重要的决策,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遵义会议”  相似文献   

15.
正黎平为贵州东南要地,1934年12月15日,红一军团进占黎平,打开了红军向贵州进军的通道。18日,中共中央在黎平召开政治局会议,这是红军长征开始后举行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又是一次讨论红军今后战略方向的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指出:"鉴于目前所形成之情况,政治局认为过去在湘西创立新的苏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1月15日是遵义会议召开80周年的纪念日。为深入研究、宣传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传承伟大的遵义会议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遵义师范学院联合举办了"纪念遵义会议召开80周年座谈会"。2014年12月13日,座谈会在遵义召开,来自国内相关领域的97名专家参加了会议。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  相似文献   

17.
遵义会议在我党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之所以能够召开,而且取得圆满成功,张闻天是起了至关重要作用的.张闻天对遵义会议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是他革命一生中的光辉篇章.一、遵义会议前同"左"倾错误决裂、斗争,促成会议的召开在促成遵义会议召开上立下首功的是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的功劳也早被人们所称颂.众所周知,那时的临时中央是听从共产国际指挥,执行王明"左"倾路线的.由于张闻天和王稼祥两个同志比较早的从第三次"左"倾错误中分化出来,对促成遵义会议的召开起了重大作用.张闻天是党在一个较长时期的重要领导人.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占统治地位时期,张闻天身处其中,亦曾经犯过"左"倾错误.但他尊重实践,坚持真理,善于独立  相似文献   

18.
时至今日,直接记录扎西会议的文字材料还是没有找到,但从长征电文、长征日记、当事人回忆、权威结论等形成的证据链,证明扎西会议的召开,从组织上完成了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的更换;在思想上,通过<遵义会议决议>的传达,统一了全党全军的思想,极大地鼓舞了中央红军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引下突出重围、战胜敌人的决心和信心.扎西会议是遵义会议的发展,是党中央在关键时刻召开的关键会议,它在中共党史、军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遵义会议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周恩来在遵义会议中的贡献主要表现为组织完成了遵义会议召开的准备工作、遵义会议召开中的自我批评反省及支持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遵义会议召开后从大局出发维护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20.
王稼祥对遵义会议的历史性贡献戴小江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遵义召开,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错误在党中央长达四年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对危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