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学校要担负起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培养创新人才是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从宏观的角度看,大学的科技创新水平、社会服务效果、人才培养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提高质量的根本点。要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高校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构建高校创新。  相似文献   

2.
人文精神反映了人的内在价值和社会的普遍正义,是大学教育的灵魂。因此,重建大学的人文精神是大学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重建大学教育的人文精神应采取以下策略,即确定“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和造就具有人文精神的知识分子为首要目标;提供大学人文精神形成的必备条件;改革课程体系,建立有效的人文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3.
作为大学教师,不仅要考虑传授的知识,更要考虑教育的对象。面对不同的个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大学教师应该重点思考的内容。本文提出大学教师应该结合大学教育的特性,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分几个方面把大学教育引入实践中来,利用实践教学培养更加适应社会的人才。  相似文献   

4.
关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培养是大学最基本、最原始的职能,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才能确保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因为知识分子具有健全的人格,所以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士”。能够承担社会责任、转移社会风气的栋梁人才,即培养现代社会的知识分子。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这样的定位折射了大学教育的理想,即不仅体现了大学的教育宗旨,而且体现大学引领社会的使命,同时也体现了世人对大学里走出来的人的一种期望和要求。  相似文献   

5.
2004年,日本建立法科大学院教育制度,目的是改革传统的法学教育和司法考试弊端,为日本培养高素质的法律家人才。法科大学院注重法律实务教育,由具有丰富实务经验的法律家担任教学工作,毕业生获得法务博士学位,并可获得直接参加司法考试的资格。近几年来,受司法考试合格率和就业率较低的影响,法科大学院的报考和录取人数不断下降,一些法科大学院停止招生。为了解决面临的问题,大学自身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法,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改革方案。从最近的改革措施来看,主要包括改革法科大学院体制、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建立就业支援组织、完善司法考试制度等。  相似文献   

6.
诊所式法学教学方法,是 20世纪 60年代美国兴起的新的法学教育方法,它仿效医学院利用诊所实习培养医生的形式,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法律实践过程,巩固法律知识,培养法律职业能力。这种教学模式能适应生动变化的法律实践对现代法学教育的要求,能适应为社会培养所需的高素质法律人才的需要,是改革传统法学教育模式的迫切需要。加之诊所法律教育在中国实践的初步成功,使得诊所式法学教学方法在中国具有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具有不同的社会使命、培养目标、办学模式和价值取向,但都应该培养全球化高素质公民。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作为一所外向型院校,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根据办学优势和特色,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确立培养全球化高素质公民的目标。本文论述了大学教育也是一种公民教育,强调中华民族的复兴急需全球化高素质公民,分析了全球化高素质公民的特征,重点介绍了广外培养全球化高素质公民的实践与创新。  相似文献   

8.
大众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大学教育长期以来受"智育至上"、"经济至上"、"国家功利价值第一"等观念的影响,导致以陶冶人格、开阔视野、传承文化等为旨要的广博的文科教育的衰落,造成人文关怀、社会理想的沉沦乃至大学生社会价值感、道德感的普遍降低.寻求并实践真正的大学精神,培养通才,是大学教育之目的,也是我国杰出人才培养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和长期保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法律专科层次毕业生就业难这一人才培养问题出发,分析其中社会环境、学校培养、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指出面向农村基层法律服务的就业途径,提出在学校教育中专业培养方向、课程设置、就业教育、能力培养等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摘要: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未来体育教师的整体素养,不仅是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更是世界体育教育发展都存在的问题。本着“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基本思路,笔者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法、专家咨询等方法,对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目标、课程设置、师资情况、培养要求等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印第安纳大学的发展目标以促进全面健康发展为己任,以适应社会需要为方向,以培养热爱教育的人才为落脚点;课程体系设置科学,充分利用本校资源,体现通识教育的新型特征,注重教法和实践运用,具有职业实用导向;任教师资少而严,多采用“外包”方式教学;对学生培养具有入学选拔要求严格,培养过程的高标准及资格认证多条件的鲜明特点。对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发展具有以下启发:立足社会发展需要,创设特色体育教育专业;完善课程设置,培养通识人才;重视教育学科特点,增强教学实践能力;融合多方师资力量,加强师资教学管理;严格把控学生生源质量,高标准培养未来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