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Lado的"对比分析假说"、Corder的"错误分析"到Selinker的"中介语系统"、Eckman的"标记性差异假说"再到Kasper的"语用迁移"以及Aneta和Jarvis的"双向迁移";从行为主义、结构主义到认知科学和普遍语法;从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到社会语言学;从单维到多维;从单向到双向;随着人们对语言迁移的研究不断深入、对其认识也更加深刻。运用类型分析方法对语言迁移研究进行分析,发现其有一个基本层次即语言对比分析,这是我们认识和把握语言迁移的最基本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2.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顶层设计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指导思想是"三个面向";核心价值体现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改革目标致力于"新人"的培养;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理念是超越"学科中心";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认识、把握课改整体设计的基本思想,对于克服误读、误判,持续推进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汉语"愤怒"的概念隐喻系统不同于英语的特征在于:汉文化利用了"气"这个独特的来源域来映射"愤怒";汉语以较多的人体器官作为承载情感的容器,但器官的选择并非完全任意。这种认知模式所折射出的深层文化内涵正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阴阳五行说和其对中医学的渗透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试论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的时代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新的时代环境和条件,国家民族教育政策关照的重点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文章对民族教育政策取得的成就及当前民族教育政策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后认为,民族教育政策正在进行着新的时代转向,政策支持的重点将由"硬件"转到"软件";政策执行中,将由政策"强制"转到政策"认同";政策取向上,由"倾斜"政策向"特殊"政策过渡。  相似文献   

5.
与普通话相比,河南罗山方言的"些"的意义和用法都很特殊。根据表达的词汇意义可分为三类:一,词汇意义实在的"些";二,词汇意义有虚化迹象的"些";三,词汇意义完全虚化的"些"。分别从语法格式、语法意义、词义特征及语用等角度对这三类"些"进行讨论,从而揭示出罗山方言"些"的特征。而且,当今罗山方言"些"词义的三种形态正反映了"些"词义的语法化过程。  相似文献   

6.
陈少玲 《考试周刊》2011,(10):168-169
物理教师在概念、规律教学中,要会咬文嚼字,抓住文"理";在实验教学中,要会刨根问底,抓住原"理";在思维教学中,要会搜索,懂得用"理";在习题教学中,要会规范,抓住条"理"。  相似文献   

7.
石修堂  杨瑛 《商洛学院学报》2012,26(4):57-59,84
It-句型包括由"非指代性it"作形式主语的三种句子。依据功能语法主-述位理论可知,英语中相当一部分这类句子的主位-述位结合都构成如此信息结构:"方向+细节"或"态度+现象";通过调查,再结合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之已有成果,发现这一句型实际上是具有英语文化特色的,体现着西方人思维方式之特征。  相似文献   

8.
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在风物、哲思相融合的叙述中,追寻历史现象、描绘文人形状、剖析文明兴衰、追究文化命运,以激愤的底气、悲壮的情韵把沉重的历史沧桑感和鲜明的时代色彩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作者对历史文化的沉思,对时代和社会的感怀,对人生和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体现出了中国当代知识分子浓郁的人文批判精神和立足于精神层面的对自我与精神的超越。《文化苦旅》中"苦"之意蕴有三:一是在山水风物中寻觅文化之"苦";二是在传统文人精神的底蕴中挖掘文化之"苦";三是在历史的沉思中提炼文化之"苦"。  相似文献   

9.
从逻辑学来看,宪法概念就是对宪法本质的揭示,应采用"属加种差"的定义方法。宪法的"属"就是规则,宪法的"种差"应从宪法起源和内在结构来确定。考察现有的宪法概念,只有"宪法是组织共同体的规则"这一描述准确揭示了宪法本质。  相似文献   

10.
浩浩五千年历史长河,铸就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多少古典名著千古流芳,世代传诵。《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中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为了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语文教材中也编入了部分古典名篇名段。我围绕"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古典名著,感悟中华文化精髓?"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发现古典名著的课堂教学需让学生体验"五味",即:感知故事情节,唤出"趣味";诵读名篇名段,尝出"韵味";揣摩人物描写,悟出"人味";研读故事细节,品出"文味";运用音像素材,赏出"戏味"。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长文短教,有效激发了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深化了对名著节选部分的解读和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少数人权利保护、文化认同和文化多样性构成了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法律保护的基本理念,法律不完善和立法空白影响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护的制度化和体系化建设。内蒙古应通过立法将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纳入宪法和有关法律框架,司法上设定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同时加强和重构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意识。  相似文献   

12.
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论述宪法对构建法治国家的重要价值,强调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保证宪法实施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13.
民族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一种文化现象。多语种、多文种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设立民族语文专业,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也是《宪法》赋予少数民族公民及其语言文字的基本权利。因此,根据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采取不同的措施,大力加强高校民族语文教学,对于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及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调整与保障功效的驱动下,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立法举措被给予了空前的重视和众多的选项.但是,支撑文化法制建设的宪法基点和学理基础还不够厚重和充分.为此,追溯文化基本权利的宪法意蕴、文化法律调整的宪法基础,才是促进文化权利规范得以实现的本原,而这需要比较法学视域中分析鉴别和引介吸取有关国家和地区的理论资源.我国台湾地区承续大陆法系中德国宪法学说关于基本权利功能、文化基本权利、宪法基本国策、宪法审查机制、文化价值秩序等的学说脉络,在“文化宪法”研究作为部门宪法释义学的领域和层次上,重点分析了文化基本权利的本体性和文化法律制度的合宪性等一系列问题,为认识我国现行宪法文化权利条款的性质地位、内容设定及其边界限度,并由此为文化立法的原则基准与发展趋向提供了一定的学术参照.  相似文献   

15.
新闻自由起源于1789年的法国《人权宣言》以及1791年的美国联邦宪法第一修正案,它是基于西方民主与人权观念基础上的一项重要权利。这项重要权利在日本经历了极其艰难的曲折历程。这一艰难历程表明。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对于国家的制度建设产生重要影响。在新思想和新制度来临之际,旧的文化必然极力抵制。从而产生两种文化的斗争。虽然传统势力异常强大,如果新制度获得有效的实施,新文化仍有可能逐步取代旧文化。新闻自由最终获得了日本社会大众和部分统治层的接受与认同。并为明治宪法与和平宪法的实施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宪法规定了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知识产权是一种私权,所以要明确知识产权的宪法地位.知识产权保护公民的创作自由和以此而产生的精神利益和物质利益,另外知识产权还涉及到了某一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人权属性.知识产权制度是在调整创作者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战略已经成为立国之本,是国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种战略一旦发展成熟,就要成为宪法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科学文化及其对科学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文化是创新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与方向,对科学教育乃至现代教育制度的确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文化以其独有的文化内涵和现实影响力催生了现代教育制度,促进了现代科学教育诞生。科学文化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教育的改革,引导科学教育的发展方向。科学教育工作者和政策的制定者应把握以科学文化的内涵及其建设为导向的科学教育的发展方向,以科学文化引导我国科学教育改革,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意识,培养科学态度,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化一词的提出,文化全球化一词也经常出现在各种媒体上。对这一概念的界定需从对文化全球化的理解,文化全球化的含义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文化也正在冲破国家的、民族的文化壁垒。文化的全球化打破了地区和本土文化的时空限制,有利于弘扬人的主体性。改革开放的中国正在融入人类文明进步的大潮。从文化上接受共同价值,是融入世界的前提。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大胆吸牧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追求人类文明的共同价值,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主要趋向之一。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从社会政策视角出发,将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管理学与区域文化学作为理论依据,以社会政策的整合力、实现力与治理力功能为基点,着重探讨社会政策在促进地方大学文化与区域文化融合共生的路径选择、策略安排与机制设计,通过社会政策挖掘文化资源与交互渠道,促进文化互动与牵引;实现文化合作的社会化平台,创新产学研文化载体衔接;形成文化融合共生制度与机制,促进大学与区域文化的制度性双向交流与互补创新;促使发挥各自人文优势,提供人才支撑,促进大学与区域文化的深层人文融合,形成文化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20.
普惠性学前教育产生于我国构建以公平公正理念为核心的社会政策体系背景之下,它从国家政策走向地方实践、从学术理想走向社会现实仍需多视角、多维度的拓展研究。普惠性学前教育蕴含国家对学前教育发展的价值期盼和文化寄托,是慈幼文化变迁的时代性表达与彰显、民本文化演进的实践性转化与弘扬、共同体文化复苏的领域性传导与伸张。当前,普惠性学前教育的现实推进遭遇文化困境:系统性误识导致发展进程背离既定目标、文化堕距掣肘政策推进的动力系统、文化冲突阻挠社会群体的通力合作。以文化共鸣为切入点创新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发展路径,是中国语境下推动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的必然之选。政策设计者需形塑舆论场域实现文化培育,政策执行者要消除文化区隔促进文化整合,政策目标群体应反思文化立场加快文化调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