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方式”是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是借用中国传统化资源的视觉元素,并把它转换成符合当代艺术语境的艺术形式,使人们在欣赏当代艺术的同时,又能领悟作品中化的根源和脉络。“中国方式”的当代艺术呈现出了中国传统化的价值和魅力。本通过对当代艺术作品的分析,发掘和阐释了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的化现象。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当代艺术是在与传统文化艺术几近断层的背景下,在西方现代和后现代艺术的催生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有着先天的不足和本体性缺失的症候。在艺术市场化和符号化、概念化的趋势中越来越暴露出其精神性的缺失。中国当代艺术的重建和民族身份的确立应当基于对传统文化与艺术的重新认知和借鉴,创造出艺术的内在精神、外在形式与符号之间有机统一的中国自身的当代艺术。  相似文献   

3.
中国当代艺术借用已有的多重“能指”,转向“所指”当下中国社会语境中的“大叙事”和“小叙事”。它既不像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的大叙事和以人为中心的主体叙事,也不像后现代艺术那样消解大叙事而只关注小叙事。中国当代艺术更主要的还是要让艺术回到艺术本身来探讨各种内容,这里的艺术本身包括了中国传统的“与六籍同功”的内容,也包括了“成教化、助人论”的思想。这些内容需要被转化为具有当代性的意识。这里使用“能指”、“所指”、“大叙事”、“小叙事”以及“主体叙事”等概念,其目的就是把中国当代艺术的生存语境凸显出来,显示其时间意识与当代意识的两个重要范畴。  相似文献   

4.
“浩然之气”是孟子人格精神的真实写照,千百年来,“浩然之气”已成为一种坚守志节、不媚于俗的独立人格的同义语、代名词,它不仅孕育了无数中华仁人志士,且对中国艺术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艺术的理论和实践,无不打上这种人格美的烙印,从而形成中国艺术源远流长的人格传统。宏扬和完善中国艺术的人格传统,对于中国当代艺术事业的发展兴旺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全球教育改革浪潮的到来,中国艺术教育改革、发展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当代艺术形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作为美术院校的学生在面对墙上的、空间的、影像的、肢体的等五花八门的艺术作品时候却显得不知所措,不知如何去理解它,如何去鉴赏它。这时,艺术教育出现了不能与时俱进的现象。尤其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很少谈及当代艺术。文章从当代艺术特征入手,试图论述当代艺术进入高校美术课堂的措施,希望对新时期高校美术教学发展方向和发展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艺术报道不仅仅传递着关于艺术的信息,也建构甚至定义了艺术的现实;不仅仅记录了艺术的今天,也塑造了艺术的历史。大众传媒限定了人们应当看见什么样的艺术以及如何看待艺术。《南方周末》当代艺术报道建构了中国当代艺术主流化、职业化和具有积极社会介入性的整体形象。这既是对中国当代艺术状况的反映,也体现了媒体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发展方向的应然性期待,更暗含着在新闻事实的选择、建构中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塑造。  相似文献   

7.
梁玖 《大连大学学报》2011,32(4):128-128
中国当代艺术产生在当今世界语境中,受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与后现代主义艺术影响较大,是当今中国最复杂的艺术现象与艺术形态。如何解读、理解和阐释中国当代艺术,成为业内学者以及业外受众极为关注的文化问题。业内学者考虑的是中国当代艺术的边界、延伸、观念变化以及意识形态功能等文化问题,业外受众关注的是中国当代艺术美丑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西方艺术在中国发展的近百年来,无论是中国的艺术教育还是艺术市场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中国当代艺术这路如何继续发展如何再续辉煌,成为美术界关注的焦点。通过对如何建设“中国当代艺术”的笔谈讨论进行探析,提出对美术文化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当今,在中国各地都分布着性质各异的艺术家聚集地,中国艺术区迅速发展是当代艺术模式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艺术与市场互动中的主要派生物。然而,仔细审视发现潜在危机——艺术家抛弃自身固有生活模式的同时也就放弃了艺术语言本身,更多地投入到以集体运作的“大一统”之中,风格的缺失和面目的重复成为当代艺术最大的弊端。文章就艺术区的形成与发展,艺术区在市场运作、经营、利用上对艺术家创作、艺术品价值和社会产生的影响所带来的利弊,作出分析,提出警示。  相似文献   

10.
终于摆脱了长期尴尬的身份认同问题,正式以纯艺术的独立身份进入中国当代艺术殿堂的中国陶艺,需睿智地超越传承与创新等对立问题的困扰,拒绝高仿,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转化到符合当下本土文化发展与当代艺术语言的大趋势中,积极开拓探索陶瓷材质的当代属性,构建当代的审美价值,方能走出边缘,重建辉煌。创新是一个动态的体征,是催动进步、变革的力量。创新不仅是创造新的风格和样式,而且也是一种对美的深入理解和持续追求,是一种没有终点的运动。但是在任何时候,我们对于新的追求,都不意味着对于旧的抛弃,而是新的扩展。  相似文献   

11.
现实主义在中国当代美学和文艺理论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现实主义被异化了。现实主义的含义不是单一的,它既指一种文艺创作方法,也指一种文艺流派、思潮,还指一种文艺创作精神。从创作方法来看,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源远流长,可以说是与人类的艺术生产的产生是同步的,但是真正确立这种创作方法的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实践转向",并且把它命名为"莎士比亚化"。从文艺流派和思潮来看,现实主义历经了古希腊罗马的古典现实主义,19世纪中期的批判现实主义,20世纪初的革命现实主义,中期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末期的无边的现实主义等发展阶段,而只是在"现代实践转向"过程中现实主义流派和思潮才明确地发展起来,同时在"后现代实践转向"中逐步多元化,成为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艺流派和思潮相抗衡的强大流派和思潮。从文艺创作精神来看,现实主义是永恒的,因为文艺永远不可能脱离社会现实生活,永远在社会实践之中进行恒新恒异的创造。因此,中国当代美学和文艺理论仍然应该坚持现实主义精神,鼓励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流派、思潮,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植根于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2.
敖忠的现实主义文艺观源头主要有两个:一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二是鲁迅“最清醒的现实主义”。其主要特点是虔诚信仰马克思主义文论,固守鲁迅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同时兼容革命浪漫主义和西方现代文艺思潮,排斥“瞒和骗”的封建贵族文学,是中国几千年文化转型时期具有明显中国风格的转型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13.
胡风人生与艺术追求的独特性首先可概括为一种"透彻的真实"。这种"透彻"来自于对现代中国最底层的富有质地的体验。这与其称之为"现实主义",还不如根据他坚守文学的社会介入需要,努力推动直面底层生存真实的追求,将之总结为文学上的"社会派"。胡风文学追求的成型在很大的程度上得益于他对鲁迅式的独特"社会派"文学传统的认同和体验,是这一文学的壮观景致让他从中汲取了巨大的力量。当然,较之于鲁迅本人,作为文学思想家的胡风似乎承受了更多的理论的压力,也依然存在着某种无奈的对真相的"牺牲"。  相似文献   

14.
通过解读“现代都市水墨画”中水墨画前的两个修饰定语“现代”和“都市”,探寻现代都市水墨产生的社会根源并分析其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现代水墨在都市社会中的处境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它与新媒体艺术的内在与外在结合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传统艺术的_种,其独特的艺术样式和审美趣味,享誉世界;而现代插画作为视觉艺术中的一种形式,它的繁荣与文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对二者进行归纳分析,从皮影艺术的造型和色彩角度探索民间艺术对现代插画的启示,实现皮影文化与现代插画的相互结合及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经过20世纪五六十年代现代主义和70年代现实主义运动的洗礼,台湾诗歌80年代以后已进入诗思和诗艺的多元化发展时期。较之大陆诗歌长期重视“写什么”,台湾诗歌更重视“怎么写”,强调诗歌文体实验和探索精神。就诗歌艺术形式的变革而言,除了“图像诗”的视觉美学实验与“新格律”的新探索以外,台湾当代诗歌的文体革命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具体表现为文类边界的突破以及技术与诗艺的遇合。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族声乐"不应只是对某种歌唱方法的指称,其内涵和外延构成了现代中国声乐艺术的概念体系。从"中国民族声乐"的概念主体出发,对这一艺术概念的缘起、特点、类别属性和学理构成进行探索,正是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中国民族声乐"的艺术概念再认识的必要途径,而概念的正确理解则对艺术本体的良好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研究现实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程,应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历史源头应追溯至“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中国最早提倡现实主义的是陈独秀.鲁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文学家和思想家.文学研究会的首席理论批评家沈雁冰为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田汉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一代宗师,是蜚声世界的杰出的剧作家。文章从两个方面即:田汉是中国话剧运动的卓越组织者和领导者;在中国话剧史上,田汉是一位具有开拓性的剧作家和中国话剧诗化现实主义艺术传统的缔造者,全面、详尽、深入地论述了田汉对中国话剧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九叶诗派"是我国新诗步入成熟的历史里程碑。他们明确提出新诗现代化的概念,自觉追求现代诗。他们对多重传统的有效整合、对个人与艺术及时代与社会关系的合理平衡、对感性与知性及抽象玄思与官能感觉的融合统一,均展现出他们强大的包容精神与整合能力。其超现实主义的双重结构方式终于实现了新诗由实象艺术向意象艺术的真正转型,使中国新诗真正呈现出现代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