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从1983年开始每到春节,中国中央电视台便会推出它的大型晚会节目“春节联欢晚会”。很多的中国电视观众仿佛从来就未曾将这档节目看作一档真正意义上的“电视节目”。在大多数的老百姓眼里,“春节联欢晚会”是一种生活方式,是春节当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生活”。二十多年来,“春节联欢晚会”走过的历程十分不平凡,不仅仅因为它是世界上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之一;更因为每一次的节目都融会了中国电视界和演艺界的精英们的智慧和汗水。这档节目甚至造就了一些影响了中国整整一代电视观众的人物,如倪萍、费翔、赵本山……然而到了上世纪的90…  相似文献   

2.
鲁迅过年     
鲁迅过年,既有和常人相同的一面,更有和大家不同的地方。和常人相同,是说鲁迅也要休息,也要娱乐。每当春节到来,他也不免要“游厂甸”、“逛书市”、“添菜饮酒”,走访师友。1928年和1929年的春节期间,他还同许广平、柔石、周建人等去观赏电影。但是,他的过年,又确有和大  相似文献   

3.
陈志坚说他到阜新日报这三年多,整整“答”了三年多的“卷”,现在虽然这张“卷子”还在涂涂抹抹,修修改改,但总算可以达到“交卷”的水平了——“我可以向市委、向全社职工‘交卷’了。”说起“交卷”,一向沉稳而内敛的陈志坚,脸上不易察觉地露出些微欣慰之色,他自觉成绩在及格以上。毕竟,这张卷子上的“考题”不浅啊。“我一上任,就有一种‘交卷’意识”2003年4月8日,陈志坚从阜新市海州区委副书记的岗位上到报社任职。当时他对组织上的安排感到很突然。1982年从锦州师范学院毕业后,他在阜新市委办公室工作了11年,在清河门区委当了5年组织…  相似文献   

4.
那是2001年,在社党组新老成员春节聚会上,在一片“春节好”的祝福声中,穆青笑逐颜开,高兴地向大家通报,他评上健康老人了。万没想到两年后他竟身染重病。尽管知道那是被认为难治的一种病,但不是又有那么多先例证明医生的话不可全信吗!而且,就在他离去的两周前,我知道他还常在院中散步啊!怎么竟一夜之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同志在50年代经常到各地视察,并同各界人士举行联欢晚会,他始终在人民群众之中。但由于他本人不主张新闻界对他作过多宣传等方面的原因,他这些同人民群众同欢乐的情景极少报道,所以只给参加者留下永久美好的记忆。1958年1月24日晚.他曾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同5000多人联欢,就是一例。当时我作为《广州日报》记者曾有幸参加和采访,同其他文字记者写了特写,摄影记者拍了照片.由于陶铸办公室在我们送审稿上批示:“退回,不拟刊出。”所以,消.息、特写和照片都没有发表。当时我写了一篇日记,记录下这次晚会的情景和自己的感受.1976年毛主席离开我们了!我曾怒起这篇日记.但由于日记本和手稿都是包扎堆藏起来,又忙于工作,无暇寻找。一日,为寻找材料写回忆文章,偶然又发现这篇东西。这篇日记经历了我从广州调到北京新华社的搬迁,特$.l是遭受了“文革”抄家的“洗礼”,还能保存下来,真是喜出望外。适逢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于是把这篇日记加以整理,拿出来发表.作为一个记者对毛主席的缅怀。  相似文献   

6.
我和烽火村     
希腊神话中有个叫安泰的神。他在搏斗中,总要用一只手撑着大地。在大地的保护下,他的另一只手才有战胜恶魔的力量。我们新闻工作者也应当是一个“安泰神”,永远不离开大地和群众。春节前,《陕西日报》经济部的全体同志到礼泉县烽火村同那里的干部、群众联欢,更加深了我的这一认识。  相似文献   

7.
从“大一统”迈向“个性化”张群力(一)应该说,十几年来,我国荧屏中的春节从策划到制作播出,基本沿袭的是一种"大一统"的思维定势。中央电视台除夕要办一台春节综艺联欢晚会,这已成为全国老百姓过春节的一道风景。但各省台,甚至地市台也要照方抓药,这就会使春节...  相似文献   

8.
访日即景     
不久前,上海市友好代表团去日本访向。在从东京机场去旅馆的路上,两位日本记者同我们的代表坐在一辆车上,一路上边看边谈。有一个景象引起了我们一位代表的注意:不少人家的房门口都竖着一根旗杆,挂着一串各色的“鲤鱼”。他便问日本记者,这是什么标记?他们说:从四月五日到五月五日,是男孩节,凡不满十岁男孩的家庭都要挂“鲤鱼”,红色代表母亲,蓝色代表父亲,小黑鲤代表儿子,这同中国“鲤鱼跳龙门”、“望子成龙”的意思差不多了。第二天日方报纸上刊登的消息中,不仅写上了他们交谈挂“鲤鱼”的材料,还评论说:“这反映了中国代表对日本风俗的关注”,用了“这是什么?”作副题,十分醒目。使我们这位代表很有感触,没想到我们出于好奇的提问,成了他们的好材料。  相似文献   

9.
张雪梅 《传媒》2001,(7):54-55
“极端”体验 2000年12月7日至2001年2月21日,作为中国第17次南极考察队员,我赴南极乔治王岛采访。我在南极跨越了千年,仰望离祖国最远的一面国旗升起。新世纪的第一个春节也是在那里度过的,算得上是一次极端的体验了。在南极的50多天里,我留下了太多的回忆,到最后一天离开我和越冬队员拥  相似文献   

10.
“刚过完90岁生日,接着又是春节,……春节,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次跑程的开始。”这是萧乾学长春节前五天发表的小文中说的。可惜他没到春节,次日就驾鹤西行了。享有世界声誉的老记者“倘若阎王爷要我登记下辈子干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要求还当新闻记者。”这位享有世界声誉的老记者这样说过。二战中,他以满怀正义的激情和锋利的笔触,愤怒控诉德国法西斯的暴行,热情讴歌欧洲人民反法西斯的光辉业绩,极大地鼓舞了正在英勇抗日的中国军民。1995年,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作为当年欧洲战场上唯一的中国记者,他写…  相似文献   

11.
2009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最为引人瞩目的角色似乎就是“小沈阳”。他真正通过“春晚”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迅速成为社会的焦点。在互联网和纸媒中形成了热议的浪潮,他的形象和语言方式,也成为了模仿和挪用的资源。“小沈阳”在这个经济面临挑战的春节期间成为了快乐的证明.既成为电视台和演出市场最欢迎的人物,当然,也引起了见仁见智的讨论和分歧的意见。这股“小沈阳旋风”在春节过后很久。还没有衰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就在刚刚结束的2012年法国戛纳春季电视节上,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击败了奥斯卡颁奖典礼和美国超级碗橄榄球赛,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全球收看人数最多的电视晚会”,这台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电视晚会,以这样的独特方式得到了世界的瞩目与认可.从1983年至今,每年除夕的春节联欢晚会已成为中国人欢庆春节的一个隆重的仪式.2012年的龙年“春晚”,正好是中央电视台举办春节联欢晚会三十周年.在这个契机下,由央视纪录频道摄制的5集纪录片《春晚》,第一次以纪录片的形式呈现“春晚”这一中国独有的文化艺术形态.作为这次纪录片创作的参与者,从选题策划到节目播出,其中经历的点点滴滴,使我们感受到了“春晚”的独特魅力和历史张力.  相似文献   

13.
七年前,一位中国记者以其非凡的勇气和毅力踏上长征之路,开始了二万五千里的徒步采访.这一惊人之举使得长征——这个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历程,在经历了整整半个世纪的沉寂之后,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罗开富这个名字就这样同长征连在了一起。为了不忘为了明天他让人一见如故.宽厚、热情、直率,握着他的手便能真切地感受到这一点.我刚落坐,还没来得及同他交谈,来找他审阅稿样、汇报工作的人接踵而来,都是一口一个“开富”、“老罗”,拾起桌子上  相似文献   

14.
乍看到陈祖芬的《让我糊涂一回》(河北教育版“红罂粟丛书”之一种)的书名,着实令我莫名其糊涂了。这是报告文学还是小说抑或其他?待读过了一篇又一篇,才明白无误地确认这是一部随笔。心想以写报告文学著称的女作家陈祖芬,何时舍弃了心中所爱而移情别处?其实怪我孤陋寡闻,这已是她的第二本随笔集了。初识陈祖芬这个名字,是十几年前在报章上看到的一篇报告文学《祖国高于一切》。十几年过去了,这篇文章仍记忆犹新。主人公是一个留德的知识分子,当他听到祖国解放的消息,毅然决然抛弃了在德国的优裕生活,忍痛与德国妻子离了婚,带着三个孩子和一吨重的书籍回到了祖国。但在“文革”中,这个内燃  相似文献   

15.
大凡和他打过交道的报道员都说他像个“书生”,话语不多,温文尔雅,好一副“书生”模样。其实他就是个“书生”。从入伍后当文书,到现在当政委,和文字打了几十年的交道,还在《半月谈》上高谈阔论过一番哩。大凡熟悉他的人都说他有“招数”,要不然,他上任后能把过去年年都跟在人家后头的报道工作摆弄得连续三年被省军区、军分区评为先进单位?所以您可别小看了这“一介书生”。他能把每个报道员的劲头都鼓得足足的,每根神经都绷得紧紧的,生怕哪条好线索从身边滑过去跑了,那多对不起咱“书生”政委呀。“书生”自有“书生”的脾气。…  相似文献   

16.
1、1991年10月鲁茨科伊在会见由圣弗朗西斯科商会16位代表组成的代表团时说:“如果我是总统,那今天卢布就已经是可兑换货币了。卢布到现在还不是可兑换货币的主要原因是,多年来治理国家的人太蠢。”从种种情况来看,这么绝对的说法使美国人很反感。不管怎样,美国一家公司的财务部经理还是说:“可能在政治上他还有些见解,可是在经济上却看不出他有渊博的知识。”2、过去有人曾经执意要鲁茨科伊在加拿大选择一个居住地点,并许诺如果这样做他可以过优裕的生活。鲁茨科伊拒绝了,这使得同他一起被俘的巴基斯坦谍报人员大惑不解。显然,鲁茨科伊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在加拿大他未必能当上副总统。  相似文献   

17.
初版《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第十五章第三段写到“文采同志”闹的又一个笑话:另外一次,他在一个县委家里吃饭,想找几句话同主人谈谈,他便说:“你的胖胖的脸很像你父亲。”那个主人很奇怪,问:“你见过他老人家么?”他指着墙头挂的一张木刻像说:“这不是你父亲么?你看你的两个眼睛多像他。”不防备把一屋子人都惹笑了,坐在他对面的人,忍不住把满嘴的饭菜喷了一桌子。“天呀!那是吴满有嘛,你还不认识,同志,亏你还在延安住过。”“吴满有的像我看得多了,这个不是,这真不是你父亲么?”这段文字两次提到的“吴满有”,在1950年后印行的《太阳照在桑干…  相似文献   

18.
发现了情人世界可爱,发现了天才世界可喜,发现真诚才有了世界。摄影记者可以不是天才,但必须是真诚的人。 1987年8月,已经小有名气的郭建设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一个名为“一个摄影记者的起点”的影展。展览方式很独特,100张照片,全是抓拍,全是黑白,全未剪裁,照片下还贴着好几张小样片。他在告诉观众他创作过程的同时,也真诚地将成功与失败连同他自己展示出来,仅此一点就感动了读者。曾有文章写到,“他忙于同时间争吵,真诚与时代交谈,追求与历史同存。”影展是28岁的郭建设的结束,这之后,他把自己深深地沉了下去,开始了新的思考与追求。五年并不是一瞬。这是一堆沉重的日子。他说:“我累就累在非这样干不可。”他把这几年的获奖作品和证书整理成册,投送到中国摄影艺术金  相似文献   

19.
悠悠边关情     
杨鸿 《军事记者》2009,(7):69-69
在身处繁华都市的人看来。边关是遥远的。但对中央电视台驻北京记者站主任记者张强来说。边关却是一段不了的情。他不仅每年都要多次深入边防一线采访.而且连续13个春节在边防和官兵一起共度。从白雪皑皑的大兴安岭深处,到偏僻荒凉的阿拉善大漠戈壁,祖国北疆的8000里边防线上,处处都有他采访留下的足迹。  相似文献   

20.
捕捉社会新闻线索,不能全靠跑机关、听汇报而来。从我多年的实践看,社会新闻线索大都是在街头巷尾、茶馆酒店、田边地头听到的,是在同志、朋友们的闲谈中得到的。不妨列举几例: 1986年春节,我市有五位老教师去给市委书记拜年,他们没带俗套的礼品,而是每人向市委书记送上自书的诗词,诗意都是表白自己要为四化建设倾尽余热。我知道这一消息的最初线索,是春节前我到其中一位老教师家中拜访,看到他书写的送给市委书记的那首诗而获得的。再如我1988年10月报道的“景大姐变成景大哥”的奇闻,内容是一个属于两性人的青年到医院手术后由姑娘变成了小伙子,这条社会新闻的线索是当时我到医院看望一位朋友时,从朋友的闲谈中听到的。我曾报道过“两棵奇特的大黄楝树”和“神秘的六股泉”这两则自然珍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