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2013年4月24日至25日,江苏省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培训在连云港市举行.笔者以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为课题开设了一节观摩研讨课.这节课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到课后研讨,均依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来实施.从课后的专家点评和自我反思来看,再次印证了重视"双基"依然是历史课堂教学的生命线.笔者现就这节课的"前世今生"作一梳理与反思.  相似文献   

2.
2009年12月18日,江苏省第五届数学特级教师研讨会在我校举行,笔者有幸为众多专家上了一节研讨课,课题是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2)》“归纳推理”.下面是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实录、专家点评和教后反思.  相似文献   

3.
"探究与发现"课的教学目标定位是什么?从教师"教"的角度思考"该"教什么"?"怎么教"?本文作者在这些方面做了些探索与实践,也得到了同行与专家们的认同.本文以人教版选修2-3第一章中的拓展性栏目"探究与发现:'杨辉三角'中的一些秘密"一课为例,从教师"教"的角度与同行们交流一下这节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磨课过程中的所思所为.  相似文献   

4.
师专英语专业开设专业选修课,除了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和掌握某些应用英语技能外,还应使专业基本技能得以拓展和提高。本文就专业选修课中拓展的实现、拓展的必要性、拓展的前提条件、以及对课题实验班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一、反思十年课改:异化在选修课 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正式启动的新课程.很好地承继了1922年“新学制”(壬戌学制)的基本精神,即留出学生自主选择的选修课以确保个人主体的自由发展——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历次教改与课改中最为突出的一大亮点。然而.反思十年新课程实施的艰难历程,亮点在选修课,异化亦在选修课。  相似文献   

6.
笔者曾应邀在省里上了一节小学英语对话观摩课,并受到与会专家、老师们的一致好评。特别是著名特级教师沈峰对这节课作了针对性的点评,肯定了其中一些有效做法。从教学设计到课堂实践,从专家点评到自己反思,笔者认识到当前的小学英语对话教学应关注以下四个方面:在对话教学前应创设适当的主题语境;在对话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自己如何教,更要关注学生如何学的过程;在对话教  相似文献   

7.
开设选修课,可以说是这次高中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方面的一项大的改革。2008年9月起,选修课将开始大量进入课堂教学。2008年的4月中旬,北京市顺义区教委就在顺义一中开展了新课程改革经验成果展示、研讨活动,其中,吴欣歆老师就选修课的教学,做了“京味小说”选修专题的教学展示,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教研中心的刘宇新老师结合如何开展选修课的教学问题对这节课做了详细点评。这里辑录吴老师的教学设计、教后反思以及刘宇新老师的点评,以期对教师们新学期的选修课教学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已经一年了。大庆市萨尔图区作为国家课程改革的首批实验区,走在了我省课程改革的最前沿。朱琳老师的“买文具”一课。是在全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推进与培训会议中的一节教学观摩课。具有指导意义。现将此课的教学设想、课堂实录和教学反思及我省教育学院初教部数学室主任高枝国对此课的点评一并提供给大家,希望能给大家今后的教学工作以指导和借鉴。本栏目将陆续为全省的广大教师提供一系列的关于新教材的教学模式、设想、案例及专家点评的材料。以便为课程改革及教学新教材做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9.
开设选修课,可以说是这次高中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方面的一项大的改革。2008年9月起,选修课将开始大量进入课堂教学。2008年的4月中旬,北京市顺义区教委就在顺义一中开展了新课程改革经验成果展示、研讨活动,其中,吴欣歆老师就选修课的教学,做了"京味小说"选修专题的教学展示,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教研中心的刘宇新老师结合如何开展选修课的教学问题对这节课做了详细点评。这里辑录吴老师的教学设计、教后反思以及刘宇新老师的点评,以期对教师们新学期的选修课教学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沈阳师范大学150名选修拓展训练课程的在校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沈阳师范大学拓展训练选项课进行调查得出,拓展训练课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学生对于体育文化知识的认识和了解,拓展训练课程作为一门新兴的体育选项课,能够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综合素质,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对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和社会适应能力有很大的帮助。通过一系列实证性的研究,以沈阳师范大学为案例证明,拓展训练课程引入高校体育选修课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正在高中语文"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的建设上,我们明显偏重于探索学习内容的拓展,轻视于探索教学方式的变革。这直接导致了我们的高中语文"知识拓展"类选修课,有内容缺方法,有深度缺引领。"穿新鞋,走老路"说的就是目前这种状况。如何改变"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的教学现状,提升其教学的有效性?笔者以为,运用"五星教学法"是一种较好的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学科教学新范式,嘉兴市高中历史学科基地组织了二十位研究生学历教师进行了"新教材试教"教学研究与展示活动。赛后,笔者结合对新课标及本节课内容的研读、思考、试教及之后的专家点评和试教反思,写了这篇论文,主旨是想通过这一系列的新教材试教实践,在"素养涵育·课魂引领·教材取舍"三个方面抛砖引玉,引起...  相似文献   

13.
2007年.江苏省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选修)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在无锡举行。笔者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六节观摩课和几位选修教材编写专家提出的教学建议.让笔者收获颇丰。结合两年来选修课的教学实践.笔者领悟到:对于选修课.语文教师的主导地位不仅不能弱化.还要适当提高。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初任教师,在教学遇到瓶颈之时,为突破现状,借一次研讨课机会,就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六节《神奇的眼睛》这节课进行公开教学。本文就阐述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和课后各位名师的点评以及笔者的个人反思。  相似文献   

15.
高中语文选修课已经在新课改实验区全面铺开,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各地对选修课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一部分教师仍旧穿新鞋走老路。选修课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变味”了,实际上成了“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考的辅导课”,或成了专题讲座,教师在教学中盲目迁移,拓展过深,  相似文献   

16.
在高职院校,如何开设,甚至是否开设选修课尤其是人文素质选修课,一直争议不断.本文认为高职教育中,素质教育仍是应有之义,应继续从全面育人的高度构筑高质量的选修课体系.在此过程中,选课应尽量体现学生主体性,设课应放手让教师各显其能,另应把有限的选修课教学与经常性的学生活动、固定的学生社团组织相结合,积极参与建设校园文化,以氛围育人.  相似文献   

17.
校际选修课自开设以来,深受学生和社会好评。这是一件利生、利教、利校的有意义的举措。但五年来,校际选修课的缺考率却出现持续走高的势头。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反思缺考现象,提出了完善校际选修课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当前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修课的问题出在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而"变味"成统选课,"选修"与"必修"的比例不协调,"选修"课的开设条件不成熟,包括教材编写质量不理想、教学方式方法失当、教学管理水平不高等。因此要对选修课全面开展反思:为什么要开选修课和怎样开设选修课?要尽力找到相应的良策。如:积极创造开设选修课的教学条件,不要盲从与滥开;保证必修课的时量与质量;对选修课开设的功能定位和方法、选修课教材编写与使用力求体现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积极总结与积累选修课开设的经验与教训;多开展对选修课的科研活动和成果交流;妥善处理选修课与高考的关系、与必修课的关系、与综合实践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校际选修课自开设以来,深受学生和社会好评。这是一件利生、利教、利校的有意义的举措。但五年来,校际选修课的缺考率却出现持续走高的势头。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反思缺考现象,提出了完善校际选修课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笔者曾在本市的高三数学研讨活动中,开设了一节试卷讲评的公开课.课后笔者认真听取了与会专家的点评意见,对提高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性进行了认真的反思.这里谈一谈自己的探索与体会.试卷讲评课不是简单地按顺序纠错和机械地复制答案,这样的课必然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尽管很多老师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