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运动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残疾人举重比赛竞争日益激烈,对运动员技术稳定性和合理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服务训练实践,选取我国优秀残疾人举重运动员12名(女6、男6)作为研究对象,用两台松夏M9500型摄像机对运动员的比赛进行现场平面定点、定机技术拍摄,拍摄所得录像带用爱捷运动图像快速反馈系统进行采样分析,得出相关数据,通过对所得数据的研究分析,发现我国残疾人举重运动员的技术现状及特点,同时运用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的相关知识对我国运动员的技术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优势与不足,总结规律,为充实和完善技术训练理论,改善我国优秀残疾人举重运动员的整体技术水平,进而提高运动成绩提供科学训练依据.  相似文献   

2.
男子举重挺举技术训练内容的确立马文柱挺举项目在50~60年代一度是我国举重中的强项,我国老一辈运动员黄强辉、赵庆奎、陈镜开等先后十几次打破世界挺举记录。随着世界举重运动的发展,训练水平逐年提高,近几年我国男子举重运动水平取得了历史性突破,1991年在...  相似文献   

3.
1 前言在多年的训练实践中发现,往往条件很好的14—15岁少年时就“人为”地赶成绩,不考虑自己的年龄特点经常采用男子式高级举重运动员通常采用的训练手段和方法,这样几年训练下来,运动成绩上不去还损害了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健康,这是值得思考的。14—15岁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的训练练程度和身体发展的水平与成年举重运动员有极大的差别。因此,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的训练不管是解决的任务或者是训练方法和成年举重运动员相比是截然不同的。2 实验对象和方法实验对象为14—15岁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分两组,每组5人,训练…  相似文献   

4.
西奥佐·维尔斯是一位举重专家,曾两次荣获世界冠军,后任匈牙利举重教练。他所制定的举重训练周期计划,经过六年的实施,取得很大的成功。这个计划规定一周举重训练六次,这对田径运动员来说肯定是完成不了的。因此,笔者把举重训练的时间减少到3或2天,并补充了一些适合田径运动员(尤其是跳跃运动员)的练习。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分析法,对举重运动中爆发力训练的特点及训练方法等进行分析,并指出爆发力训练应注意的问题,旨在为举重运动员科学合理地制定训练计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访问法、数据统计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福州市30名举重运动员损伤原因特点分布的部位具体深入地分析,得出有效地举重预防措施。必须从运动训练学角度出发,紧密结合举重技术和训练特点,并使举重运动员了解掌握预防运动损伤的一些有效方法,从而减少举重运动员损伤的发生和损伤的程度,提高训练效果。为教练员、运动员更好的取得优异成绩做出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7.
前言举重是我国重点开展的一个运动项目。解放后近三十年来,在党的关怀下,我国举重运动获得了蓬勃发展,曾三十次创造世界纪录。粉碎“四人帮”两年多来,举重运动又展现出新的跃进面貌。在长期的训练实践中,我国举重教练员和运动员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但不足的是,对这些宝贵的实践经验,尚缺乏系统的理论总结,使之上升为规律性的东西,对举重技术的基本原则,也未曾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与概括。在一些举重书刊与讲义中,对举重的基本技术原则,纷说不一,有些提法在概念上很不确切,似是而非,片面性较大,对举重技术训练特别是对青少年新手的培养,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在此不一一例举)。这说明,在举重项目中,科研工作(包括理论研究)已经落在实践后面,直接影响到举重运动的大治快上与赶超世界水平的速度。  相似文献   

8.
速度力量在举重运动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使我国举重运动员全面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抓好少年儿童业余训练是极其重要的一环。现在从事举重运动训练的年龄小,达到世界水平的运动员年龄也呈下降趋势。因此在抓好少年儿童的训练、提高举重水平方面,教练员如何选择适合少年儿童特点的训练内容、方法、手段等是提高举重水平的关键。本文拟从速度力量来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9.
人们提起练举重,往往认为是在练“块儿”,所以,许多人不敢涉足举重运动,怕把肌肉练硬,关节练僵,影响长跑运动.其实,这是对举重运动的一种误解.运动实践和医学研究证明,举重是发展人体肌肉力量最有效的训练方法之一.当前,随着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举重训练已不仅仅是举重运动员所独占的项目了,其他运动项目也在借助举重训练来促进其专项成绩的提高.如田径运动员,特别是跳、投项目的运动员,每年都要拿出相当的时间来从事举重训练,以增强他们上下肢、腰腹部的肌肉力量.三大  相似文献   

10.
运动训练的效果是建立在适宜运动量的基础上,运动量太小,机体的反应就小,机能状况也就得不到更大的改善;反之运动量太大,超过了运动员的负荷,则会造成运动员过度疲劳。本文在女子举重运动员力量训练中采用“最高负荷六次”训练法,从根本上提高了女子举重运动员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身体机能的生理评定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运用生理生化指标对87名国家男子举重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况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举重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尿液异常率的变化与运动训练的周期安排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两项指标的变化相对应。  相似文献   

12.
路艳梅 《体育科技》2010,31(3):54-56
运动训练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竞技运动水平的发展。而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是影响运动训练质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分析影响广西女子举重运动员训练积极性的各种因素,从教练员和运动员两个不同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找出提高运动员训练积极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刘凯  燕铭 《辽宁体育科技》2001,(3):13-13,19
运动训练的效果是建立在适宜的运动量的基础上的,运动量太小,则刺激小,因而机体的反应也小,机能状况也就得不到多大的改善;反之运动量太大,超过了运动员的负担能力,则也会造成运动员过度疲劳或伤害事故。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女子举重训练的亲身体会,提出在女子举重运动员力量训练中采用“最高重复六次”训练法,从根本上能提高女子举重运动员的力量。为验证此观点,笔者利用94年度鞍山地区体校举重班选材之机设计了以下实验。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阐述了我国举重奥运冠军训练过程中的年龄分布特征,并针对目前训练状况提出延长运动员训练寿命的合理化建议,旨在为我国举重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和制定训练计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以年龄为依据,采用数理统计和文献资料法。界定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各训练阶段。并对各训练阶段下的运动等级组成与竞技成绩进行相关分析研究,以验证训练阶段划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的专项提高阶段为16-18岁,最佳竞技阶段为19-24岁。竞技保持阶段为25-29岁;女子各阶段的来临较男子早1.2年;另外,无论从运动等级在各训练阶段上的人数分布,还是各训练阶段下运动成绩的变化轨迹,均能证明对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训练阶段的划分是正确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促进我国举重竞技水平的提高。保持我国举重项目,尤其是在女子项目和男子中小级别在世界上的优势.对不同阶段少儿举重运动员选材内容与方法的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把那些具有举重运动天赋的运动员选拔出来.进行科学系统的培养和训练,使之成为攀登举重高峰的优秀人才。随着现代竞技运动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尤其是体育先进的国家。  相似文献   

17.
举重是一项很古老的运动。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利用举石头、用一根木棍在两头扎上石块等来锻炼体力和训练士兵。官家还把举重做为武考项目。现代举重运动更是为人们所热衷,在第一届奥运会上就有举重项目比赛,训练手段也是越来越丰富,运动成绩更是越来越高。少年举重运动员是举重事业的继承者,是举重事业发展的希望和未来,如何把他们培养成为举重事业的栋梁是举重教练员深思的问题。少年举重运动员由于生理特点的局限性,在举重运动的训练上要保护少年举重运动员健康的成长发育,要科学的把握少年举重运动员的成长规律,科学的安排训练强度和运动量。仅就少年举重运动员的骨骼和肌肉两方面浅谈少年举重运动员训练。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湖北省35名男子举重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举重运动员通过赛前科学的心理训练,能使运动员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发挥较高的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19.
华彬 《体育学刊》2007,14(6):103-106
以我国现役举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以年龄为依据,分析达到各运动级别的最佳年龄段,并以此勾画出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的成材轨迹.结果表明: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年龄意义上的成材轨迹表现为:15~18岁是成为一级运动员的最佳年龄段;17~22岁是达到健将级运动员的最佳年龄段;2025岁时的竞技能力已经过渡到国际健将级运动员水平.另外,通过对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各训练阶段的年龄分布情况的分析,证明运动员各训练阶段与各等级运动员最佳年龄段的分布呈现出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举重运动成绩突飞猛进,不断提高。少年举重运动员的科学训练问题已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如何根据少年举重运动员的生理特点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打好基础,提高运动水平,已成为各级体校教练员首先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