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专业的运动训练系统体现出自组织的特性,无论是教练员、运动员还是管理者都无法成为这一系统的主导力量.以协同学的思想为指导,提出了对于运动员素质的动态层次系统而言,运动员的自主性和竞赛目标的动力场是其自组织发展的序参量;而对于专业的运动系统而言,竞赛目标的动力场则是其演进的唯一序参量.  相似文献   

2.
根据协同学自组织演化的基本观点,分析了草根体育组织发展的非线性动力机制,提出了草根体育组织非线性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认为:草根体育组织具备自组织系统的非线性特征;子系统间的协同与竞争是草根体育组织发展的内部动力,而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协同与竞争是草根体育组织发展的外部推动力,最后,序参量之间的协同与竞争直接推动了系统新平衡态的形成。研究提出把强化组织自身能力建设、加强与利益相关群体合作、推动序参量之间的协同与竞争作为草根体育组织非线性动力发展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3.
竞争与协同:学生体育素质演进的自组织观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以协同学的思想为指导,基于对学生体育素质系统的特性分析,提出了这一系统包括的体育基本素质、发展素质和创新素质三个层次在内的动态结构模型,指出系统内广泛存在的竞争与协同是其自组织发展的动力,而学生的主体性则是其演进的序参量。  相似文献   

4.
体育健身娱乐市场系统演进的自组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协同学的基本思想为指导,分析了体育健身娱乐市场系统的动态演化,指出系统内存在的广泛竞争与协同是其自组织发展的动力,市场规律支持下的良性健身娱乐市场发展战略是系统演进的序参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自组织的体育健身娱乐市场系统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5.
王林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23(2):112-114,126
从高校体育教学系统的特征入手,归纳出自组织观与建构主义观两者内涵的一致性,提出在促进两种教学观有机融合的基础上,构建高校自组织体育教学系统。建议通过优化教学系统各要素,形成教学系统的开放性特质;通过促进师生间交互主体作用,产生自组织教学系统的演进动力;通过揭示高校体育内容的双学科特点,探讨其建构主义教学的双重机制与构建自组织体育教学的多元模式。  相似文献   

6.
奥运会系统自组织演进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奥运会系统具有自组织演进需要有开放性和适宜的开放度、远离非平衡态、涨落和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环境和条件.奥运会系统各子系统间的竞争与协同、序参量、涨落及其关联放大的内在随机性变量是奥运会系统演进的动力机制.奥运会系统自组织演进采取渐进和突变两种方式和途径,而非平衡混沌状态是奥运会自组织演进的未来状态.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并以协同学理论为研究工具,研究分析了现代体育教学的发展,同时找出现代体育教学发展的促进因子。研究认为:在子系统之间,体育教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协同”和“竞争”,体育教学组织系统与外界因素的“协同”与“竞争”是其发展的外在推动力,序参量的“协同”与“竞争”是其发展的核心动力。  相似文献   

8.
充满活力的自组织将取代僵化呆板的"被组织"成为教学演进的主导性力量,而自组织体育教学系统能否顺利实现演化,将取决于其内部各要素关联起来形成统一整体的特有方式。基于超循环理论,分析了体育教学系统中教师与学生、学生原有认知图式和外在传授、超循环与创造性以及拟种进化与教学突变之间的内在关联关系,指出超循环的组织形式能够将体育教学系统中的要素更为紧密的耦合在一起,互利合作、协同进化,带给体育教学系统以突变性为特点的创造性,从而引导体育教学系统不断实现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到有序的自组织演化。  相似文献   

9.
从协同学的思想出发,重新审视了体育教学中差异与同一、部分与整体、合作与竞争之间的关系.研究指出: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激发体育教学内部的自组织能力,而自组织的体育教学过程则以竞争与协同为双重推动力,以奠基于自由之上的约束为演进法则、以偶然与必然的整合为其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0.
复杂的专业运动训练系统体现出自组织演进的特色,无论是教练员还是运动员,都无法独自成为这一系统演进的主导力量.运用协同学思想,积极探索并构建了专业运动训练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协同模式.指出专业运动训练系统有序形成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是系统的开放与营造非平衡态,内在核心动力是构建非线性的竞争与协同机制,关键是序参量的形成与支配作用.协同学思想为运动训练系统和运动员运动技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把理论"金钥匙"和一种有益的思考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