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探讨空间一般力系多力矩式平衡方程,给出现既具有简明整齐的形式又便于使用的平衡方程。  相似文献   

2.
探讨空间一般力系多力矩式平衡方程,给出现既具有简明整齐的形式又便于使用的平衡方程。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 在通常的理论力学或工程力学教科书中,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都是在直角座标系下推导出的投影方程。是否投影式只适用直角座标呢?另外,在教学中经常会碰到学生问这样的问题,既然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有二方矩式和三力矩式的不同形式,那末汇交力系有否其它形式呢?若有,它们成立的条件又是什么呢?这些问题在通常  相似文献   

4.
蒋如意 《天中学刊》2001,16(5):123-123
在理论力学的学习中 ,平面任意力系是常见的问题 .由于该力系中主动力和约束力都存在着一定的任意性 ,因此其合成和未知力的求解都比较复杂 .尤其是力系中力数目比较多且分布比较散乱时 ,学生们往往不能灵活地建立直角坐标系 ,不能选取适当的矩心 ,因此即使列出方程 ,求解也十分困难 .所在 ,详细分析平面任意力系的合成及平衡条件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1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1)平面任意力系的合成 .设有一刚体构件在 F1 ,F2 ,F3,F4这 4个载荷的共同作用下 ,为一平面任意力系 .进行平面任意力系合成时 ,根据力的平移定理 ,将各力移至同…  相似文献   

5.
对平面一般力系,当其向平面内A点简化时,其主矢R’=0、主矩MA=0对力系的平衡来说,无疑是必要的,本文用两种方法论证,对平面一般力系,当主矢R’=0、主矩MA=0时,对平面内的任一点B,必有MB=0,表明满足一矩式平衡方程R’=0,MA=0对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来说,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充分的.  相似文献   

6.
平面汇交力系的解析法是用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计算未知力,其平衡方程最简单,但也最容易出错。本文就平面汇交力系解析法的应用谈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7.
一位教师提出“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为∑X=0及∑Y=0。有些习题明明是平面汇交力系的问题,为什么有人(包括不少教科书)却用只有平面一般力系才有的平衡方程∑m=0求解?”这个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灵活地选用不同形式的平衡方程,会使静力学问题的求解变得简捷方便,但是现有教材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不够。其次,如果不影响对平衡问题静定性的判断的话,对于已经学习过平面一般力系简化和平衡理论的同学来说,可以不必花费过多的力气去判断力系的种类,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前提,按一般力系的思路去求解。实际上,即使善于判断汇交力系,  相似文献   

8.
夏芳  李洪涛 《职业技术》2006,(12):104-104
引言:《理论力学》中静力学平衡方程推导,都是根据力系合力绝对值的解析表达式。这种方法易使学生解题时误以为只能用正交轴系,而且对各种力系静力学平衡方程的数目存有疑虑。为了消除以上疑惑,本文从“考虑力系的平衡是由不平衡状态到平衡状态的一个变化过程”观点出发,并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中等专业学校教学改革的需要,在二十多所机械行业中等专业学校共同研究的基础上,由基础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力学学科组组织编写了机电类“九五”规划教材《工程力学》(65~85学时)。 该教材在基本保留《工程力学》教材的传统框架的同时,对静力学部分的结构作了大幅度调整。有关平面力系内容,传统的结构是按力系的分类《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力偶系、平面任意力系》分章,本教材则是按力系的简化和平衡分为两章,且突出了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该教材以能力为本,淡化了理论及公式的推导,强化了应用。教材删除了合力矩定理、法向加速公式的推导,对圆轴扭转时横截面的切应力,梁纯弯曲时横截面的正应力,只作定性分析,由定性分析直接给出公式。对物体受力分析及画受力图,画内力图,平衡方程的应用、强度计算  相似文献   

10.
<理论力学>中平面任意力系其他形式平衡方程组的推导及其应用条件证明,按大多数教材的一般处理方法进行讲解,教师讲授比较困难.阐述了一种由特殊的典型例题出发,推导二力矩式方程组和三力矩式方程组并证明其应用条件的讲授方法,对一题多解在理论教学中的应用创新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工程力学>课程中"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的教法体会.  相似文献   

12.
在以往的理论力学教材中,都是根据力系的合力(或主矢和主矩)绝对值的解析表达式来推导各种力系的平衡方程.这一方面容易使学生在解题时只敢用正支轴系,另一方面会使学生对各种力系的独立平衡方程式的数目存有疑虑.  相似文献   

13.
用自由度的概念探讨了空间力系六矩式平衡方程及其限制条件。  相似文献   

14.
夏芳 《职业技术》2006,(6):61-61
求解静力学中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问题.是《理论力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求解一般分为四大类,即:求平衡时主动力之间的关系(增力机构平衡问题);求平衡时的距离X或夹角a;求平面桁架杆件内力;求约束反力。要顺利解决这类问题,就必须重视研究对象的选取和平衡方程选择。选法不同,虽然结论都一样(除中间铰上受主动何载外),但是,解决问题的速度却是相差很大。为了节省篇幅,这里就平衡时主动力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求平面桁架杆件内力问题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一个新的方法———过程的观点出发,分析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借助于变矢量于零的投影条件导出静力学平衡方程。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讨论力系简化理论的理论依据、力系简化方法及平面任意力系合成结果等理论力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并通过实例分析,为理解和掌握力系简化理论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7.
求解静力学中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问题,是<理论力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求解一般分为四大类,即:求平衡时主动力之间的关系(增力机构平衡问题);求平衡时的距离x或夹角a;求平面桁架杆件内力;求约束反力.要顺利解决这类问题,就必须重视研究对象的选取和平衡方程选择.选法不同,虽然结论都一样(除中间铰上受主动何载外),但是,解决问题的速度却是相差很大.为了节省篇幅,这里就平衡时主动力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求平面桁架杆件内力问题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8.
刘景艳 《新职教》2000,(6):28-28
为了增强学生能力,使中专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国家教委于1997年重新制定了中专教学大纲。新大纲规定的工程力学的学时数比原学时数减少20%左右。要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好这门课确非一件易事,我在教学中采取以下两条措施处理这一矛盾。一、坚持“有所多讲、有所少讲、有所不讲”的做法工程力学课的重点是静力学和材料力学中的四种基本变形。静力学部分中,应着重介绍静力学公理、受力分析、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平衡方程的应用以及考虑摩擦时物体的平衡。对上述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19.
力矩矢量是理论力学中较难掌握的一个概念之一,再加上力矩矢量又有其自身的矢量特性——旋进性,因此比起其它矢量(如力矢量)来说更具抽象性。在现行的绝大多数教材中,往往是把平面力系对点之矩编排在空间力系对点之矩之前,并且把平面力系对点之矩简化定义为代数量,这种做法使不少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力矩的矢量特性,对“力矩作用面”概念及“力矩的正负号规定”产生误解。本拟就力矩的矢量特性在力矩理论教学中的重要性做初步的探讨,并提出一些浅显的体会和看法,敬请同仁指教。  相似文献   

20.
设X为任意Banach空间,T:X包含D(T)→2^X为多值的φ-强增生算子,使方程f∈Tx有解。求证当T为Lipschitz时,对任意x0∈X,由含误差项的Ishikawa迭代定义的序列xn强收敛于方程f∈Tx的惟一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