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中宣部、广播电影电视部、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全国记协联合发出《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向“有偿新闻”现象发出“最后通谋”,使广大新闻工作者为之精神振奋,并在学习贯彻中引起深入的思考。有偿新闻现象困扰新闻界久矣。记得1991年我在北京参加新华计第七期新闻干郑填训班时,曾听到浙江来的一位小同行感叹地说,参加这两个月的培训,自己要损失几千元。我颇为吃惊,一打听,原来他所说的损失是因为搞不成有偿新闻了。当时,有偿新闻之风还只是在沿海与南方一些省份流行,但不久,南风北渐,很快蔓延全国。当年,全国记协便…  相似文献   

2.
2001年8月11日,家住舟山市定海区的一位老妇丁某,收到了一份从法院寄来的判决书。判决书上清楚地写着:“依据婚姻法规定,原告丁某享有房屋继承权。”手持判决书,她老泪纵横,感叹道:是法律为我伸张了正义,是档案为我作出了公证,讨回了公道啊!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原告丁某,六十多岁,几年前再婚,老俩口婚后的日子过得安安稳稳,不料,2000年其老伴因病去世,抛下她一人守家度日。年迈的她除了照料自己的生活以外,还不时地给予老伴的原配子女一些生活上的照应,尽着继母的责任。然而,这几个子女却另有想法,认为继母所居房屋权…  相似文献   

3.
老百姓现在说:“一批工程上马,就会有一批干部下马”,“一批管理办法出台,就会有一批干部发财”。福建一个县的县委书记说:“当官不发财,请我也不来。”河南一个县的一名工程师撰文反映他那个贫困县里大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县委书记非要把人家抓起来判刑不可,法院左右为难,向县委书记汇报此人无罪,书记大怒,气冲冲地训法院:“你们都是一群笨蛋,弄了七八个月,弄个无罪!给我判三年!必须判。”  相似文献   

4.
元月中旬,武汉监狱印刷厂青年犯人龚尹平给我写来一封信,说这几年由于周妈妈等社会亲人的关怀以及监狱管教干部的教育,他在学习和工作方面进步较快,去年还出席了全省劳改积极分子代表大会,政府已给他减刑三年。龚尹平原是武汉市的一名中学生,因犯抢劫、强奸罪,于1979年被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12年徒刑。他信中提到的周妈妈名叫周瑞珍,是湖北日报编辑部的一位编辑,下面要讲的就是她怎样热情帮助一个犯人改造的故事。 1982年元月,我写了一篇报道黄梅县向铺乡烟铺  相似文献   

5.
6月11日,陈水扁穿一身黑色西装,出席聆听二审判决。当台湾“高等法院”审判长邓振球宣布判20年徒刑时,陈水扁的肩膀微微动了一下,显得很镇定。这一判决让他心情大好,因为比起一审的无期徒刑,邓振球显得友善多了,这也让陈水扁数度吹捧邓是“人权法官”。  相似文献   

6.
沙洲  黑丁 《新闻天地》2011,(5):33-36
2009年3月11日,一个蓬头垢面的中年男人走进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一开口露出被香烟熏黑的门牙说:"我欠下别人几个亿的债,这辈子是还不上了。你们法院判了几十起,也抓了我好几次,我已经家破人亡,我想以命抵债又觉得对不起人家,你们找个罪名把我判了吧,这样我心里还会好受些!"  相似文献   

7.
常听一些老新闻工作者说。采访是一门学问,七分采访,三分写作,采访成功才能写出好作品。我曾有过一次难忘的采访活动,那是报社派我去完成一篇人物通讯,报道对象是一位已故两年的中年妇女。一天,她值夜班时与一盗窃犯搏斗,不幸壮烈牺牲。人们对她的死有不同看法,虽然法院已作出判决。事情已过了两年了,给采访带来了许多困难。采访中几度受阻,但经过努力最终还是把稿子写成了。在这次采访中我又一次感到调查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对这位中年妇女的死,人们有不同的看法,甚至有人提出被害人不是为保护国家财产死的。但是她是在值班期间与歹徒搏斗时被害的,这一点法院的判决是作了肯定。我的采访点应放到死者与夕徒搏斗原因、经过上,这是通讯的主体部分,离开了这一点,文章难于构成。  相似文献   

8.
王玉顺 《新闻界》2001,(6):46-46
1990年4月中旬,我参加广元市市人大、市政协工作会的报道。期间,广元市委、市政府领导与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座谈。会上,一位从事妇幼保健工作的政协委员发言说,她诊治了一名患有性病的婴儿。经询问,其父母自称是在某温泉洗澡时被传染,并传染给婴儿。她建议,有关部门应加强性病的诊治、防患工作。获悉这条新闻线索,我立即对该政协委员进行采访,并写了一篇消息在报上刊发。事过几月,该温泉负责人以报道不实为由,向报社索赔,并起诉到法院。后经法院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但给报社造成了一定损失。随后,报社领导和我在…  相似文献   

9.
一天晚上,咸阳市一个出租车司机拉了一位小姐在火葬场下车,小姐给他的是一张百元假钞,他不但没有挣到小姐的40元钱,而且还找了她60元钱。于是司机逢人便讲:“小姐给了一张假钞,我把他拉到火葬场,还倒贴她60元。”这话一传十,十传百,竟传成了“小姐给了一张冥钱!司机找到停尸房,发现她是一具僵尸,手里拿着60元。司机吓疯了。”地方公安局有人听到小姐给了一张冥钞后,也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我国报纸上出现了一件新鲜事,叫“有偿新闻”。怎样看待“有偿新闻”?这是当前新闻工作中一个值得考察的问题。一目前我国报纸上出现的“有偿新闻”,大体上可以分为四大类: (一)零售类。这类“有偿新闻”大多数是记者干的。办法是:你给我钱,我给你写稿。这类“有偿新闻”交易都是秘密进行,悄声无息,极为神秘。 (二)批发类。这类“有偿新闻”大多数是报社编辑部门干的。办法是:由编辑部门出面,找有钱的单位和有钱的个体户“赞助”,与“赞助”者联合“主办”或“合办”或“协办”报纸专栏。近年来,由于这种批发类“有偿新闻”很多,有钱的单位和有钱的  相似文献   

11.
在我的一生中,被我称为老师的人可谓多矣。然而随着日月的流逝,有的疏远了,有的淡忘了。但决定和影响我一生的老师恐怕无论如何是不会在心中消失的。人民日报高级编辑、国内政治部副主任尹品端就是这样一位永远矗立在我心中的老师。她10余年孜孜不倦地教诲我,领我一步一步走进新闻这块神圣的殿堂。每当想到这些,感激之情油然而生,几欲涉笔成文写下这段情谊,但苦于整日忙忙碌碌终未如愿。近日收拾书橱,又见尹老师十年来给我的近百封来信,重读那业已发黄的信笺,禁不住思绪万千,往事又浮现在眼前……(-)1984年由于工作需要,我报…  相似文献   

12.
简讯     
西德汉堡法院不久前裁决,给予伪造希特勒日记案的主犯,原《明星画报》记者海德曼判处四年零八个月徒刑;给予同案犯康拉德·库乔(军事关系史料收集家)判处四年零六个月徒刑。判决书说,库乔伪造了60本希特勒日记;海德曼明知内幕,却把日记推荐给《明星画报》杂志,骗取了高达734万马克。《明星画报》杂志从1983年5月把日记作为特大新闻开始连载,但不久发现是伪造,便停止刊登。另外,库乔的妻子也协助丈夫参与了这一案件,被法院判处八个月徒刑。原美国的著名经济报纸《华尔街日报》记者R·佛斯达·瓦朗兹被控告在该报“股份公司投资”专栏上,泄露股票情报而捞取私利,经纽约法院公开审理判决,判处记者瓦朗兹  相似文献   

13.
不能忽视隐性有偿新闻有偿新闻可分为公开有偿新闻和隐性有偿新闻。前一种有偿新闻,是被宣传单位拿钱在报台买版面、时间,有票有据;后一种有偿新闻,是被宣传单位给个人“奖偿”,无票无据,作者、编者私下得利。隐性有偿新闻比公开有偿新闻的危害性更大。第一,更严重...  相似文献   

14.
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要看一看姐姐生前留给我的那本《新闻与成才》。在我的心目中,姐姐是一位善良文静的女孩,她很爱写作,时常对我说长大要当作家。在她的影响下,我也对新闻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当时家里穷,姐姐只上到初三就辍学了,但她一直没中断过自学。1986年秋天,我高考落榜,万念俱灰。然而,不幸接踵而来,姐姐经医院诊断患了血癌,已到晚期。那是一个令我终生难忘的晚上,姐姐深情地对我说:“小军,你不能气馁,你有文化,往后会有出息的,这本《新闻与成才》是我上初中时李老师送我的,现在送给你,她会给你带来好运…  相似文献   

15.
涉世未深的女大学生轻信了富商的甜言蜜语后,成了富商包养的“二奶”。两人相处过程中,女方先后收受了男方给付的21万元。富商的妻子得知后,以丈夫的“二奶”不但侵犯了她和丈夫的合法夫妻关系,也侵犯了她对共同财产的处分权和所有权为由,请求法院判“二奶”归还这21万元,并公开赔礼道歉。以往,一些地方发生的类似状告“二奶”返还财产案,均以法院判决返还而告终,而南京市鼓楼区法院审理后,从保护财产权的角度出发,于2005年12月13日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判决:“二奶”享有接受馈赠等权利,驳回原告诉求。据悉,这样的判决在全国同类型案件中,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6.
电话寻找“死刑犯” 2003年3月17日上午,一位史先生向本报打来电话说,他有一个朋友杀了人被判处死刑,临死前这个朋友有一个想法,想把自己的肾捐献给社会,并请求受捐治好其妻子腿上的肉瘤。史先生留下一个电话号码。“死刑犯”捐肾救妻,此事有些蹊跷,记当即拨通史先生留下的电话号码。接电话的是一位女性,她说没有史先生这个人,更不知道什么“死刑犯”欲捐肾救爱妻的感人事情。正当记失望地准备挂断电话时,电话中忽然传来一位男子的声音:“喂,你好,我是这家酒楼经理,您有什么事?”  相似文献   

17.
世新 《新闻世界》2007,(7):42-42
据《世界新闻报》报道,艾森豪威尔二战中曾有过一段鲜为人知的罗曼史,与女部下一起朝夕相处恋爱了4年。她给他开车、当秘书;他送她巧克力,共赴家庭晚宴。  相似文献   

18.
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节目中,有一个“快乐传真”,六位嘉宾在听不到声音的前提下,依据前一人的动作表演来判断表达的内容,再用理解后的动作表演给下一人,如此传递,到最后一名嘉宾表演时,其理解的内容与原意往往面目全非,内容也大相径庭,动作的极大反差,引得观众捧腹大笑。然而,每当我看完笑过之后,却会产生一种苦涩的感觉,它使我想起现实生活中一些类似快乐传真形式所产生的结局不仅没有任何快乐,带来的只有痛苦和难堪。我的好友吴某,在一个只有十来个人的小单位当领导,十年来,他托人从厂家购买了一块价值百元的晴伦地毯…  相似文献   

19.
一封表扬信     
《西安档案》2007,(6):26
2007年6月15日,一位中年妇女手里提着一个小包急匆匆地来找高陵县档案局副局长任兰英。见到任局长后,她一边从包里取出一封信双手交给任局长,一边激动地连声说:“谢谢!谢谢!谢谢你们档案局的王亚娟同志帮我爱人解了燃眉之急。”看了这封信后,任局长才了解了事情的大致经过。  相似文献   

20.
刘斌 《新闻与写作》2007,(12):42-43
在同事眼中,54岁的冯存礼是一位快乐的长者、快乐的领导.走进他的办公室.经常能看到他谈笑风生的样子.听到他爽朗的笑声.每逢节日,他总要给每位部下发去一条幽默风趣的祝福短信.感谢大家一段时间以来的辛勤工作。部下与他相处.不觉得他像一位领导,更像一位和蔼可亲的师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