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关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要求,地方高校应该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在落实培养目标时要突出应用型本科教学的实践性,依托企业,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同时加快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并提出创业教育应与专业教育相融合。  相似文献   

2.
应用型本科院校以突出培养职业能力、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主。通过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当前实践教育、校企合作、教学理念改革等要求,提出了优化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地方化催生的产物,担负着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据此定位,提出并实践"本科学历学位]+职业技能素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其具体作法是: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强化本科职业教育;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学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举;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推进学业与职业的互动;推行职业资格证书,统筹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为应用型本科教育提供保障;强化实践,突出能力,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校地(企)合作,联合培养,达到"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管析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素质、教学方法、实验教学、科研实践等方面探讨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途径和措施,指出应用型创新人才应具有过硬的实践能力,敏锐的创业意识,突出的技术创新,较强的竞争实力,突出技术应用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灵魂。  相似文献   

5.
应用型本科教材建设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面向21世纪经济建设的需求,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作为高等教育应该及时转变观念,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应用型本科教育”就是在这种需求下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应用型本科(尤其是理工科)主要培养从事生产第一线工作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其培养目标是加强工程意识的培养,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实践教学和突出工程训练,要求学生毕业后去生产第一线从事设计、制造、运行、研究和管理工作。围绕上述培养目标,应用型本科教育以“应用”为主线构建自己的教学体系,并且结合各省或各行业特点设置专业方向,以便更好地为…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很多高校提出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理念。应用型本科教育有不同于研究型、教学型、技术型本科教育的特殊内涵和基本特征。在实践当中发现应用型本科教育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极端认识:一是认为实践比理论重要;二是认为仅靠学校教育就能培养出应用型人才;三是认为好就业就是人才培养质量高。而造成这种极端认识的原因主要为:二元思维定势、对学校教育的功能认识不准确、教育中充斥着过多工具理性。因此,必须采用系统思维来看待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准确把握当代学校教育的功能,批判工具理性的思维方式,这样才有利于应用型本科教育健康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热点课题。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目标的地方本科院校,构建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其转型发展面临的重要机遇。本文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国际标准,介绍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培养方案等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应用型人才培养:新建本科高校的根本任务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我国新建本科高校是指1999年之后为应对高等教育扩招而建立的高校。新建本科高校在服务层面上,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在学科专业建设上,着重发展应用型学科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突出产、学、研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方法上,突出实践教学,注重让学生在"做中学"、"通过做学习"。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新建本科高校的根本任务,新建本科高校是应用型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加强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9.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必须面向国家战略发展需求,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教育改革的侧重点,民办高校是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推进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与作用,提出扎实推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举措,着力推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0.
张萍  陈春霞 《考试周刊》2013,(27):162-163
<正>1.引言我国物流行业的高速发展,对物流行业从业者的素质和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高素质、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历史重任。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宽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求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以扎实,更要求具备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培养的人才在进入企业工作  相似文献   

11.
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大检阅,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催化剂。社会需要大批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级技术型人才。而高级技术人才培养不仅需要适度、够用的理论知识,更需要扎实、专业化的实践知识。因此,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级技术人才的基础性保证。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我国正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紧缺,近几年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强劲,高学历人才成倍增长,这些高学历人才拥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却缺乏实践操作技能。面对如此严峻的社会现实,国家政府对职业技术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异常之高,与此同时,国家加点了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2017年,李克强总理强调“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德技并修,努力造就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产业大军。”针对我国特殊的国情和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对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进行一系列“中国化”的实践,找到适合我国高等艺术类职业教育发展需求的“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其一,知识经济社会需要大量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其二,知识经济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更高层次的人才;其三,知识经济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不断改进创新.  相似文献   

14.
实践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很重要,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教师借助科研基金项目和企业的实际产品,提取符合实践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题目,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巩固理论知识,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职业素质,为企业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张娟 《教育教学论坛》2020,(18):341-342
为促进设施园艺产业发展,更好地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针对设施园艺学课程特点和人才需求,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人才培养、硬件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课程改革和优化。经过二年的实践,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取得了巨大进步,教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6.
高等院校专业技术人员是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并在高等院校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或专业技术管理工作的人员,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现代化人才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力量。科学的人才考评机制有助于激发专业技术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创新型人才的发展。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日益重视人才考评工作,专业技术人才考核评价机制正在不断建立健全,对此,研究考核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建设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生产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必须以能力为本位,加强高职教育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构建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切实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本文阐述了构建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原则及实践构想。  相似文献   

18.
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其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发展既需要发现知识和探索客观规律的研究型人才,也需要运用专业知识和客观规律到实际生产之中,为社会直接创造利益的应用型人才。新建本科院校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既有共性要求,也存在个性特征。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践中,合理确定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素是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顺利进行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特殊教育强调专业性、理论性、实践性与操作性的统一,培养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应用型本科师资是当前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传统高等特师培养出的教师,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对多样化特殊教育人才的需求。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特殊教育专业应该立足服务地方特殊教育事业并基于自身发展要求,在人才培养定位、课程设置、教学工作等方面积极尝试改革,培养兼具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专业化人才。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应以重点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依赖于各专业具体课程教学内容的相应改革。法学专业中的行政法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涉足教学内容之量与质的两个向度,其中量的变化展现在新的主干课程与方向课程的生成;质的变化蕴含于理论深度的削弱与实用性知识的增强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