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国以来的黄河三角洲移民 ,可以说是其移民史上的第二次高潮。究其原因 ,主要与黄河有关 ,与当时的社会情势有关。就其性质而言 ,新中国成立前的移民 ,主要为生存型移民 ,而其后的移民 ,则多为发展型移民 ,这一时期的移民与历史上各朝代的移民有很多不同。  相似文献   

2.
清代冀东地区移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东地区在清代是向东北移民的主要迁出地之一,冀东移民在中国移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冀东地区靠近东北,地理上的优势给冀东地区的百姓创造了便利条件,使冀东移民在直隶移民之间占有相当的比例。  相似文献   

3.
陕南化是一种由移民构成的化。这些来自于周边不同地城化的人们,在同一块地域居住时。通过民间艺无意识地选择了自然从容、欢乐愉快、不固执己见、甚至于带有一些享乐特色的生存态度和情感方式。这种选择在宁强的端公戏、洋县的孝歌等民间艺中得到普遍的化认同,从而形成陕南民间艺特有的化整合模式。其化整合的特点是:其一,陕南的移民尽管带来了原有的地城化的积淀,但并不是固执地坚守原来的化价值观念,而是以顺应的心理去对待化的撞击,尽量地做到与时俱进。其二,容易认同与新的生存状态联系紧密的新的生存态度,亦即新的化内容,而不大容易改变原来的民间艺形式。其三,陕南移民在对原先的民间艺形式的保留中,还是要少量地吸收其他地域民间艺的长处,以适应化的整合。陕南的移民做出的这种化选择与陕南的自然环境有关,更与陕南人的社会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4.
秦汉江南人口流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时期,江南地区少数民族被政府大量迁到江北,中原地区的人口大量流向江南。流向江南的人口分突发式移民和渐进式移民,突发式移民主要是由政府行为或灾荒所致,渐进式移民则与北方中原地区人口密集而资源相对不足有关,当时江南的滨湖地区地广人稀,是吸纳中原移民的主要地区。中原人口流向江南导致江南人口的增加,从长期趋势看,渐进式移民是江南人口增加的主体部分。中原人口流向江南开始了江南的开发,也使中原文化流向江南  相似文献   

5.
关于非法移民,国内学术界长期以来研究的重点对象是中国向外非法移民问题.罗刚教授《云南边境民族地区非法移民问题及其治理研究:以河口瑶族自治县为例》一书,将“非法移民”研究的侧重点从传统研究中国公民非法移居外国,转向研究外国人非法移居中国,并将外来非法移民问题放置到主权国家非传统安全的框架结构下进行考察.该书理论方面的贡献主要有将“三非人员”纳入外来非法移民范围、总结了云南边境民族地区非法移民的基本特征、提炼了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外来非法移民的成因并分析了民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从高考移民现象引出移民问题,在对移民问题进行分析中知道其原因是各省市高考分数线差异,进而对高考分数线差异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最后提出增加投入、调整区域差异和寻求效益与公平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南昌教育》2004,(3):31-32
近一两年来,“高考移民”现象以及因“高考移民”而引发的各种问题。渐渐浮出水面,为人们所关注。随之而来的,高考分数线要不要统一的讨论,也愈来愈热。“两会”期间,记者采访了几位从事教育与教育管理工作的委员,请他们谈谈对相关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移民教育是当前许多国家面临的一个困难课题.纽约市作为一个世界瞩目的移民城市,其移民教育的状况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介绍影响纽约市移民儿童教育的有关因素,主要集中在入学状况、学业成绩、学习动机以及政府在移民教育方面的政策上.  相似文献   

9.
上一期,我们主要从移民政策方面讨论了有关移民的问题。当我们从移民政策和自身条件确定自己能够移民了,就应考虑自己是否适合于移民、最适合移民到哪个国家了。本期我们主要介绍移民需要考虑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0.
移民是生产技术和化的载体。历史到钦州湾地区的移民以政府组织的政治怀和军事性的移民为主,以自发的无序移民为辅,因经济原因而迁来的自由移民到明清之后逐步成为主流。移民的到来,传播中原先进化、加快钦州湾区的开发、促进民族融合,使钦州湾地区逐步跟上了中原地区的发展步伐,并形成了具有明显的广东民系特征同时带有壮族等民族色彩的居民格局,呈现多姿多彩的地方化特色。  相似文献   

11.
宁夏"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工程,是自治区党委、政府保障改善民生、构建和谐富裕新宁夏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陶乐镇位于平罗县城的东南方,现在主要以生态移民居住为主。随着移民学生的逐年增加,学校的教育现状也在悄然地发生着改变,与此同时,学生在学习中也呈现出了一些问题,本文就移民地区学生学习化学困境中的学生因素进行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2.
明清以来,大量的农业移民在短时间内大量迁徙至土默特地区,使该地区生产方式、民族结构和文化观念逐渐发生改变。农业经济方式的开始与扩大,使原有的以游牧经济为主的物质民俗发生改变;以汉民族为主的其他民族的人口的大量移入,使该地区民族结构以及以血缘为纽带人身隶属为主要关系的部族社会民俗发生变化,移民文化观念的植入(前期主要是汉民族,后期包括满族、回族等),使原有的精神民俗渐渐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13.
古代社会里,中央政权通过“移民实边”加强对边疆治理,人口迁移多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海南因琼州海峡阻隔而“孤悬海外”,历代政府对其治理政策缺乏连贯性,政治移民与自发迁移相伴进行;路径选择上,阶段性明显:西汉以降,中央政权开始对海南治理,移民路径有较强的官方色彩;宋元之际,经济中心的南移,移民呈现出明显的自发性;外来人口的不断迁入,岛内形成移民线路有两条,一是黎族人向岛的中部地区迁移,一是向海外移民。海南是典型的移民社会,对其移民迁移路径研究将有助于了解海南开发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4.
《世界教育信息》2008,(10):11-12
根据意大利教育部预估,2008-2009学年度意大利将有约70万移民学生,按照这个增长趋势,2011年移民学生将达到100万。移民学生主要来自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和摩洛哥,主要分布在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15.
一、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经济全球化导致了国际人口迁移新特点的出现,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传统的从较发达地区流向不发达地区及新开发地区不同,从20世纪60年代起,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是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亚非拉发展中地区向欧美、大洋洲发达地区迁移。另一个特点是,国际移民成分的多样化。随着新的国际分工的出现,不同的劳动力满足了不同的市场需求,由此构成了多样性的移民群体。经济全球化为具有技术专长的人才提供了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因此,技术移民剧增成为全球化的一个突出现象,并呈膨胀之势。…  相似文献   

16.
上海是一座具有移民传统的城市,目前正在迎来新一轮的国际移民潮。国际移民的涌入形成了上海多元文化共存的格局,也带来了文化冲突的可能,因此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是上海建设和发展国际化都市的主题之一。在多元文化的融合中,以何种语言为主要媒介进行融合,这不仅是一个与多元文化存在与发展方式有关的语言问题,更是直接关系到这一多元文化融合的性质和趋向的问题。随着上海国际移民数量的增加,国际移民与本地居民共同生活的社区将大量出现,上海有必要以社区为中心大力开展汉语国际推广。  相似文献   

17.
马援在出兵交趾过程中,促进了岭南地区内河通道以及北部湾海上通道的建设,一方面促使岭南地区与中原地区的交往从传统的以战争为主要动力的阶段向以和平贸易、移民为主要动力的阶段转化,另一方面,使北部湾地区逐渐从一个相互封闭的地理区域转化为一个受地区分工主宰的经济区域。上述转变对北部湾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移民而言,1858-1884年是加拿大历史上所谓自由移民时期。然而在自由移民的外表之下,排华的暗流却涌动不止。对这一时期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地区的排华及华侨的抗争等情况,我国学术界目前还缺乏应有的关注。本拟就此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北宋是河洛地区一个重要的外来人口的迁入时期。河洛地区的移民来源主要有三种途径:周边国家的降民;因自然灾害自发移民或由政府安置在当地的外乡人;移居当地的士大夫或致仕官员。地广人稀的自然条件和优越的人文环境是移民迁入河洛地区的重要原因。移民的到来一方面促进了当地人口的显著增长、农田的大力开发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河洛地区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20.
当今美国移民儿童的学校教育在受教育机会的平等性、移民儿童的学校适应性、学校的教育质量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既与移民的文化适应模式及受教育程度有关,也与社会环境外部因素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