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21,(95):118-120
实验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初中物理教学中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思维,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主要途径。物理教学中的虚拟实验指的是用计算机代替传统实验各操作环节的硬件操作环境,所取得的效果等于或者优于真实环境的实验。随着多媒体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动画制作软件等构成的虚拟实验演示课件,为学生学习物理实验知识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一些经济能力有限的学校,实验器材和实验设施不够完善,所以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实验相结合,建立虚拟实验室,可以对传统实验进行有效补充。鉴于此,文章主要对虚拟实验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探究,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一些具有危险性、耗时较长、不易实际操作和对环境有危害的实验,需要借助NB虚拟实验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以初中物理“焦耳定律”习题课教学片段为例,采用NB虚拟实验辅助习题教学,使学生跨越时空,在仿真实验环境中经历与再现知识的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3.
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虚拟实验是实验教学的一种方式。实践表明,虚拟实验在某些方面优于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探讨虚拟实验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物理仿真实验指的是利用数字建模来进行虚拟仿真实验环境和虚拟仿真仪器的设计。在医学院校中学生可以在虚拟的实验环境中自发地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仪器的操作以及实验参数的拟定,从而将真实的物理实验过程进行模拟。本文在对物理仿真实验的相关理论进行探析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物理仿真实验在医学院校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和方法,这对于为医学院校学生创造自主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5.
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做实验为学习基础的重要学科,尤其是一些物理概念和规律必须通过做实验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和理解。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进行虚拟实验,以弥补传统实验教学的局限性,达到强化学生物理知识的教学目的。在虚拟实验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发挥虚拟实验教学的最大价值。文章在总结实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深入探析案例,提出了虚拟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6.
初中是学生物理学习的起始阶段,实验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帮助学生建立概念、认识规律、培养物理思维的必要手段.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由于一些实验室设备短缺、所授课时有限等诸多问题,导致学生无法动手实验.同时受新冠疫情影响,线下教学无法正常开展,经常只能线上教学,也使得学生实验课无法正常开展.将NOBOOK虚拟实验软件应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课堂上教师进行仿真模拟演示实验,开展丰富的实验教学活动,学生课上课下也可以自己DIY实验,有效促进学生实验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虚拟实验与实际实验的一个显著而本质的不同就在于其虚拟性。正是由于虚拟性,才使虚拟实验具备了实际实验所不具备的特殊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实验设备与空间,节约了资金,改善了实验条件。事实证明,将虚拟实验和真实(实际)实验有机结合起来.互为补充,是物理实验教学的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论物理虚拟实验与真实实验的互补作用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本文结合虚拟实验发展和研究的现状,首先介绍了虚拟物理实验的概念、特点及其局限性,接着说明了真实实验的历史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作者结合具体例子给出了虚拟实验和真实实验“虚”“实”互补的四条建议。  相似文献   

9.
宋春艳 《考试周刊》2014,(76):131-131
物理实验一直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中心环节,随着新课改的发展与深入,它的地位愈发凸显。很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重视让学生通过实验体验和学习,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有本质区别,这也是中国教育日益发展的证据。那么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到底怎样发挥它的巨大作用呢?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教师把它作为教学首选工具呢?本文从三个角度阐述了初中物理实验的重要作用:第一,通过实验设问引入,吸引学生的眼球;第二,通过实验实化概念,加深学生的理解;第三,通过实验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0.
物理教学倡导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值得深入地探讨,本文从尽量让学生参与演示实验;适当运用多媒体;利用身边的物品做实验,丰富实验资源;重视物理教学中的小实验;搞好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托力这几个方面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NB虚拟实验是基于教育信息化时代需求的产物,符合新课标理念。在初中理化生教学中,充分发挥NB虚拟实验直观性强、互动性强、安全性高等优势,可以有效解决实验教学中的痛点、难点和盲点,使其成为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辅助工具。借助NB虚拟实验开展初中理化生教学要注意两点:虚实结合,提高教学效率;以虚辅实,不喧宾夺主。  相似文献   

12.
蓝勇谋 《广西教育》2022,(35):122-124
本文结合数字化实验的优势,论述让数字化实验更好地服务物理教学的策略:寻找开展数字化实验的灵感,开发更多有利于物理教学的数字化实验;将数字化实验和传统实验有效融合,使两者优势互补,以求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初中物理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物理教学的需求,亟待变革.初中物理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具有较强的操作和实验的性质,应该在教学中予以重视.不同的教学模式所呈现的教学效果不尽相同.为了适应和满足新课程的新标准和新要求,应该将实验教学法充分运用到初中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考虑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4.
梁喆 《学周刊C版》2019,(3):129-130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计算机运算能力的日益强大,云计算和数据中心的兴起,促使大数据时代的快速到来。大数据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物理教学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运用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各种平台,既发挥了大数据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合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与实验过程中,又创新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新模式,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物理学习。  相似文献   

15.
初中物理是初中阶段一门十分重要的必修课程,由于其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而备受教育界的关注。因此,对于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的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研究意义重大。基于此,文章先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深度三个方面阐述初中物理实验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再简析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定义和优势,最后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生活化的物理素材等方面分析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以供相关人士交流。  相似文献   

16.
虚拟实验和真实实验的耦合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拟实验和真实实验之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两种方式紧密配合且相互影响.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用耦合的原理,分析了虚拟实验和真实实验的内容耦合和功能耦合;依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分析了虚拟实验和真实实验对培养不同教学目标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构建二者的耦合教学模式,该模式充分体现了在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动作技能和情感态度等综合能力的作用.最后以诊断学中的"血常规实验"为例,阐述了该模式在实验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谈虚拟实验及其教学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在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真实实验存在一些弊端和局限性,同时远程教育的特点也使得学生不方便到教学机构的实验室做实验,所以虚拟实验系统的研究已经提上日程.虚拟实验可以弥补传统实验的缺陷,也可以作为传统课堂的扩展和远程教学的补充.虚拟实验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真实实验也具有其不可替代性,二者应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8.
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教学中,由于班级人数多,演示物理实验时,学生常常看不清楚实验现象而对物理教学失去兴趣。用实验录像或Flash动画等方式进行实验教学,不具有交互性,而且实验现象不逼真,不能很好地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随着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虚拟实验凭借其真实的质感、灵活的交互,解决了演示实验难的问题。本文根据实验教学的需要,利用Cult3D技术开发了通电、断电自感虚拟实验。  相似文献   

19.
文章深入分析了体验式学习的概念、内涵,体验生成的心理机制及过程,针对当前初中物理电学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体验式学习核心理念为指导,以动漫为表现形式,构建了初中电学虚拟实验系统,创设了电学体验的虚拟情境,并阐述了电学虚拟实验系统的功能模块和详细设计.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内容初中毕业年级物理电学实验部分。二、教学设想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做好实验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到了总复习阶段,由于不可能将所有实验重做一遍,因此,如何有效地复习实验是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能提供一个虚拟的实验室、虚拟的仪器和器件,学生不会因担心损坏“仪器”而缩手缩脚,克服了许多硬件实验的不便之处,可进行任意次的重复,既能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因其趣味性强而大大提高学生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学习和探究,是进行实验总复习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