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鄂 《教育教学论坛》2015,(13):120-122
"机械设计基础"是高等院校面向机类、近机类工科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是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本文在论述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的基础上,针对应用型本科技术人才培养要求,结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内容及其特点,提出了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课程设计、实验教学的改革方法,以促进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表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对促进专业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抓手,对北京化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实验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践,包括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评价方法的重构。实践结果表明,改革后,专业实验课程的实施提高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在专业基础课程上的改革现状,论述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举措,阐述了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上进行项目化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详细叙述了对该课程进行实践教学的项目化设计方法、项目化教学内容以及实践教学的效果.实践证明,项目化的实践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4.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应该因地制宜适应各种机械类专业院校的特点而对其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教育教学改革,从而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重庆重工业基地的特点,并结合我校具体情况对机械设计课程教育内容做了一些改革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一门重要的实践类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根据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指导体会,提出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对教师的要求,包括“三师型”等。分析了课程设计各环节中的新思路,为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引入科学管理,并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建材机械设备安装与维修》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的教学改革,以及加强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建材机械方向)课程建设的途径。通过该课程改革与实践,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加强学生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为卓越工程师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机械设计教学中学生应用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当前机械设计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针对课程教学中突出对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的教学方向。从教学过程的控制与要求及教学结果的验证几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为通过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应用与创新能力,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并对具有应用实践性质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电类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对电子信息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作用,为此,以北京工商大学深化教学改革为契机,针对电类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多平台、多层次电类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逐步增加实践内容的深度和难度,实行了相互衔接的阶梯式实验教学环节。实践表明,该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素质和工程能力得到逐步提高,最终有效地实现了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模拟电路》是电力工程类各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它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该课程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引入了CDIO教育理念,并将该理念应用于模拟电路这门课程的一系列教学改革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为学生在电子电气领域的从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我校理论力学、机械设计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 ,介绍了新课程体系的构成和改革教材的特点 ,总结了教学改革在加深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11.
试论研究型课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改革是当前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作为校本课程的一种特殊形式——研究型课程,有利 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将成为深化学校课程改革的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2.
课程改革中隐性课程的作用不容忽视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作为整个课程的一种表现形态和组成部分,隐性课程日益受到了教育界的重视,但重视程度不够。本文从隐性课程的性质、作用以及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的相互关系入手,探讨了隐性课程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特殊功能,以及改革、完善显性课程,探索、重视隐性课程、发挥隐性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教育学是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 ,公共课教育学的改革应深入到教育学知识结构的优化中 ,为此 ,必须确定公共课教育学合理的课程目标 ,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来选择和组织该学科的知识 ,更新观念和内容 ,使其知识组合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整合给音乐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带来变革中小学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音乐课程的教学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当下,高等师范院校如何搞好民族音乐教育,如何进行民族音乐课程改革,是一项重大的高职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从高师民族音乐教育教学的现状出发,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针对问题的解决对策,以期推动高师民族音乐教育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应用"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课程自身的特点,将职业技能竞赛融入该课程的理论与改革实践,可进一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e curriculum reforms of outcomes-based education and the mechanism of a national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in South Africa, also referring to New Zealand, in terms of the kind of learners they instantiate and therefore the kind of teachers needed for learners of that sort to be able to learn. Distinguishing between performance and competence models of pedagogy and analysing their implicit pedagogical logic, the article arrives at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curricular reforms initiated in South Africa embody incompatible logics, which can only lead to confusion. The article ends by reflecting on the ideal of the self-regulating learner pursued by much contemporary curriculum reform, concluding that there are distinct and different kinds of selfregulation fostered by different pedagogical models.  相似文献   

18.
信息社会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需要我们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信息技术基础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特别是提高认识,转变教育观念,更新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作为甘肃省的甘南藏族地区,这项改革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前,大学课程设置中必修课课程内容多、学时少、分科越来越细,再加上学科自身的特点,一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的途径很难迁移到课堂教学中来。文章以物理公共素质选修课为载体,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理念,对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方法、评价方式进行合理设置或改革,探索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章拟从新课程标准的视角,在全面认识传统课程评价优缺点的基础上,引进科学先进的课程评价理念,改革传统单一的、只注重教育结果的量化课程评价方式。探讨构建一个“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整合”的、侧重教育过程的高师英语课课程评价模式,以适应新时期人才标准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切实提高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