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的学问     
对新华社的通稿经过“据”后见报,这是报社编辑常用的一种方法。它的优点在于:使容量大小不等、读者对象不同的报纸,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可能,采用国家通讯社的电讯稿。然而,这“据”中很有学问。在高明的编辑笔下,经过“据”,电讯稿便去芜存精,变得短小精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社会效果。可在另一类编辑手中,则有可能“据”掉了电讯稿的“灵魂”,让人读后不得要领,瞠目结舌!请看典型一例:2005年8月22日某报刊发的消息《中国已拥有4枚地层年表“金钉子”》,是根据新华社电讯稿“据”成的。然而,当读完消息全文后令我很不满足,不禁要问:“中国的这…  相似文献   

2.
2011年11月2日,北京某报在A12版右侧刊出三条新华社的电讯稿。从对这三条消息的编排、制题,足见编辑颇费匠心。然而,正是由于过于追求形式上的整齐、协调,才使其中的一个标题在内容上有了歧义。具体情况是:  相似文献   

3.
新华社电讯稿在地方党报的要闻版上怎么安排,各报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稿件多少,也表现在位置长短、标题字号等方面。研究探讨地方党报要闻版对重要电讯稿的安排问题,有利于提高地方党报的办报质量和在读者中的声誉。对此,本文谈点粗浅认识。一、要充分认识重要电讯稿在地方党报要闻版的地位和作用。地方党报要闻与新华社电讯稿争版面的问题一直存在。有的同志讲,地方党报就应以地方要闻为主,除非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如党的代表大会和中央全  相似文献   

4.
去年11月17日,辽宁丹东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刊登了中国女排以三比二战胜日本队,夺得世界冠军的新闻。这条新闻不是来自新华社的电讯稿,而是综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消息。  相似文献   

5.
新华社十月二十五日播发的电讯稿《苏联公布苏共党纲新修订本草案》,是一则难度较大的出色的国际消息。这则消息的突出优点,首先是重点抓得准。苏共党纲新修订本草案长达五万多字,涉及范围很广,既有国内问题,又有国际问题;既有理论问题,又有实际问题。而且有些问题还很复杂、敏感。记者从这些重大、众多的问题中,抓住关于“共产主义”提法的修改这个问题加以突出报道,并与赫鲁晓夫时期的旧党纲相对比提出这是“重大的修正”,一语道破了苏  相似文献   

6.
同一新闻事实,登在不同的报纸上,相差之大,令人吃惊。去年10月22日,工人日报刊登的新华社电讯稿说:“去年底因领导渎职而造成三十五万公斤蒜苗腐烂的北京市南苑冷库,经过整顿已呈现生机。”同日,北京日报在发表同一消息时写道:“去冬今春,南苑冷库曾烂掉十六万七千四百公斤的蒜苗……”。两则消息写  相似文献   

7.
《铜陵有色一冶推出“领导忌语”》,是新华社合肥8月19日的一条电讯稿,载于8月20《长江日报》第三版。这也许是一条普普通通的消息,可我却一连看了好几遍.觉得它颇具特色:篇幅短小、表达活泼、内容清新。这条消息全文300多字,可谓短矣。然而,通篇却活泼生动,极富可读性。标题新颖活泼引题《恶语伤人六月寒》,引用古谚,揭示本消息与使用口语有关。《铜陵有色一冶推出》,起陈述作用。正题“领导忌语”四字,使用小  相似文献   

8.
南京电视台拍摄的《迎接检查,菜场三天不开业》这条电视新闻在南京、江苏、中央电视台相继播出后,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新华社江苏分社发了电讯稿,国内先后有数十家报纸、电台转发了新华社的这条消息。几天后,南京市有关领导在一次大会上指出,电视台已报道了市容评比检查中搞形式主义的问题,要引起注意,接受批评,改进工作。很快,市里即修改了检查评比的方法,减少了不必要的检查评比。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后起之秀的综合性晚报正迅速成长为新闻界的一支生力军.晚报因截稿晚(当天中午前),比日报(多为凌晨)消息在时效性上占很大便宜,特别是在重大国际新闻报道中,更显优势.与此同时,这也给晚报国际新闻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紧张的时间内、有限的版面上唱出“好戏”、“大戏”?一般来说,地方报纸(无论是日报还是晚报)的电讯稿件主要是来自新华社或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电讯稿件往往都经过了记者、编辑和有关领导的精心筛选、认真加工和层层把关,可以说,每篇稿件都有其重要性和可读性.但由于版面的限制,任何一张报纸都不可能把所有的稿件都刊发出来,这就需要各报编辑对稿件进行权衡取舍.虽然对同一稿件,不同的编辑有不同的看法,权衡起来有轻有重,但大致上还是有个相对的标准.作为晚报,取舍编辑国际新闻稿件起码应做到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0.
8月4日,不满12岁的中国小姑娘伏明霞在第二届友好运动会上勇夺女子10米跳台冠军,新华社西雅图专电,称伏明霞“成为最年轻的‘跳水皇后’”。8月6日,国内报纸大都刊发了这则消息,其中有的采用了电讯稿的说法,读后心里总觉得不是个滋味。  相似文献   

11.
新华通讯社是我国最大的国家级新闻单位。它发往世界各地和全国各地的电讯稿具有极高的权威性,极强的可读性。极快的时效性,是各级党报和各种新闻媒介必不可少的重要新闻源。那么。作为地市一级党报,应该怎样选编新华社电讯稿呢? 一是重要性。新华社传给地市党报的电讯稿,比传给中央和省级报纸的电讯稿数量较少,内容较短。但遇国内外重大事件、重要  相似文献   

12.
对微博的再认识无可否认,微博正日益成为一种新的媒体(媒介)形式.但是,在微博火爆的背后,其内容真实性却不像传统媒体因有制度化的审查体系而得以充足保障.也正因此,由微博引发的多起"涉假新闻事件"已引起人们高度关注.比如,2010年12月6日晚8时许,新浪微博有人传播"金庸去世"消息,不明真相的网友疯狂转发.某刊物负责新媒体的一位编辑下班后看到这条微博,于是在家登录该刊新浪微博官方账号,以该刊名义发表类似内容的微博.因为没有注明转发,很多网友误以为是该刊核实并首发的消息,出于对该刊传统媒体公信力的信任,纷纷信以为真,于是大量转发.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时事报道的舆论导向、信息传播、服务受众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其地位也就越来越显著。作为地市报的时事编辑,怎样办好时事版是有待探讨的问题。 多数地市报采用新华社电稿时间不长,加之仅4个版,电讯稿的位置一般不固定,地方稿、广告一占,电讯稿只有填空的份。这样一来,有些重要新闻该上一版的上不了,还有不少事件性的报道,从事件发生、发展到结局有很长一段时间(如领导人出访、奥运会、世界杯等),有些报纸因为版面的问题或是其他原因,没报道事件的起因,猛一下来个结局,使读者摸不…  相似文献   

14.
朱封金 《新闻前哨》2002,(12):41-41
时事编辑的新闻眼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时事版的风格、读者群的定位。不同的新闻眼光,就会选择不同的新闻稿件,产生不同的效果。一位优秀的时事编辑在发现新闻上,总有其独到的眼光,善于从人们司空见惯的“普通事实”中,去发现有重要意义的新闻事实。新华社每天的电讯稿有一百多条,如何在这一百多条中选择稿件,是对我们时事编辑新闻眼光的一种考验。时事编辑如何才能“慧眼识珠”?一、要在常见的新闻中捕捉鲜活新闻。2002年4月29日电讯稿中,有一条稿件,引题是《国务院总理朱基签署第303号国务院令》,主题是《公布了〈国…  相似文献   

15.
今年2月,就两篇国际新闻未被采用的问题,我们总编辑专门向时事处查问,并同编辑人员一起研究了《解放日报》国际版的特点,详谈了自己对国际报道选稿标准的意见。这件事令我感触良深。长期以来,由于报社“老总”的眼光总是盯在国內报道上,时事编辑中形成一种传统观念,即把发国内电讯稿当作“硬指标”,惟恐漏发了稿件;把发国际电讯稿当作“软任务”,惟恐多占了版面。这种倾向十年内乱中尤为明显。当前,根据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新形势,总编  相似文献   

16.
这篇文章的“触发点”来自2月28日河北日报社内部小报《党报人》上的一篇“读报评报”。文章说的是:2月23日《河北日报》上刊出了一则新华社电讯稿,用了这样的标题──上副题:我外交部发言人就美方称中国协助伊拉克修建防空系统事发表谈话指出;主题:美方指责中国是别有用心。这个主题有毛病:既可理解为美国的行为“别有用心”,又可理解为中国被指责为“别有用心”。同日《经济日报》此消息的标题──上副题:美称我协助伊拉克修建防空系统;主题:外交部发言人指出这是别有用心。这就不会产生歧义。《党报人》的这种讨论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大兴安岭这场火,来得猛,烧得凶,不仅向我们的护林工作、管理体制、领导素质提出了迅雷不及掩耳的挑战,而且也对各个新闻单位的应战能力、通讯技术、报道水平及队伍素质来了一次突如其来的检验。笔者注意阅读了五六月份的新华社、中新社电讯稿和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解放军报、经济日报,并了解了中央电视台的报道经过,想就几个问题在两社四报一台之间做一点比较。欣慰与遗憾5月7日发生大火,新华社于5月8日发出了这一消息。同一天,中新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解放军报也分别发出了自己的消息。中新社还同时发出了从国家气象局得到的卫星云图显示情况,显得技高一筹。海外21家华文报纸转载了中新社的首条新闻,创  相似文献   

18.
对新华社的通稿经过“据”后见报,这是报社编辑常用的一种方法。它的优点在于:使容量大小不等、读者对象不同的报纸,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可能,采用国家通讯社的电讯稿。然而,这“据”中很有学问。在高明的编辑笔下,经过“据”,电讯稿便去芜存精,变得短小精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社会效果。可在另一类编辑手中,则有可能“据”掉了电讯稿的“灵魂”,让人读后不得要领,瞠目结舌!请看典型一例:  相似文献   

19.
海外简讯     
美出版业2001年裁员情况 据美国《出版商周刊》报道,该刊在回顾2001年刊登的裁员消息后发现,过去的一年中美国出版业的裁员人数达到7300多人。这个数字并不完整,因为仅包括了该刊公开报道的数字,也许还有几百甚至上千个工作职位由于公司的兼并和削减业务而被砍掉。另外,这个数字还不包括一些独立书商因关闭自己的书店造成的裁员。 2001年,零售部门遭受的打击最大,传统书店  相似文献   

20.
孙永芳 《新闻前哨》2006,(12):29-29
2006年3月7日晚10时许,荆州市江陵县白马寺复员军人周大军在温州见义勇为与夕徒搏斗,3月8日凌晨英勇牺牲。3月9日下午,荆州日报县市新闻版电子邮箱收到江陵县通讯员的来稿,但此时,新华社的电讯稿和《楚天都市报》的消息都已经出来了。作为地方报纸,由于我们在信息获取渠道上没有优势,因此影响了我们对突发新闻进行报道的及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