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让语文课堂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课程的实践过程中,“语文味”这三个朴实而厚重的字眼,作为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逐步得到了人们的认同。“语文味”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语文味儿”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然而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促进语文味的生成,确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就语文课堂如何生成“语文味”,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中学语文教学界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由此理解,杂学在语文教学中应有一席之地,因为生活是由各种学问组构成的综合体。所谓杂学,只是相对于正学而言。语文教学的正学指的是音形义、字词句、语修逻等语言文字和主题、材料、结构、表达方法等写作知识及能力训练,换句话说,就是汉语言文学学科专业知识及技能。这以外的各种学问就可以称为杂学。反映在语文教学中,杂学不仅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中学语文教学界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由此理解,杂学在语文教学中应有一席之地,因为生活是由各种学问组构成的综合体。所谓杂学,只是相对于正学而言。语文教学的正学指的是音形义、字词句、语修逻等语言文字和主题、材料、结构、表达方法等写作知识及能力训练,换句话说,就是汉语言文学学科专业知识及技能。这以外的各种学问就可以称为杂学。反映在语文教学中,杂学不仅  相似文献   

4.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探索中,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语文教学不应该是语形教学,不应该是语法教学,也不应该是语义教学,而应该是语用教学,于是纷纷提出了“语用型教学”或“语用型课堂”这一教学主张.  相似文献   

5.
史峰 《辽宁教育》2013,(12):95-96
语文本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学科,语文教学本应该是“满堂精彩”的课堂。但事实上,语文及语文课在很多情况下已经成为“枯燥无味”的代名词。课堂教学方式呆板僵化,让学生失去学的兴趣,让教师失去教的激情。如何让语文课堂教学“满堂精彩”?特级教师王君是一位有教学“谋略”、思维活跃的老师,她在语文课上常有“满堂精彩”的高招——  相似文献   

6.
著名特级的课堂教学令普通教师顶礼膜拜,稍加考量不难发现:特级们的语文课堂内蕴丰富,颇具深度.反观咱们自身的常态教学,直如白纸,味同嚼蜡.但在教学实践中,只要教师一旦触及深度,便有所谓的“专家”评头论足:小学语文姓“小”名“语”,要简简单单、扎扎实实,无需花架子.笔者以为,小学语文不仅要基于儿童的现实认知,更应该超越儿童的现有水平,指向未来.小学语文教学所需要的深度,不是语文知识的深度,将繁、难、杂的内容介入阅读教学;也不是思想意识层面的故意拔高,将成人的意志强行灌输给学生,逼迫着学生去接受;更不是无限度地拓展延伸文本的外延,在无形之中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那小学语文需要怎样的深度呢?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儿童,学习主体也是儿童,因此语文的深度即应该基于儿童视角下所能企及的程度.只有这样,才能在不违背儿童现有水平和认知规律的前提下,确定小学语文教学应有的深度.  相似文献   

7.
仅有初中学历的上海市嘉定二中的钱梦龙老师,之所以能够成为具有很强的业务能力和丰富教学经验的特级教师,是与他本人几十年来刻苦的自学分不开的。八○年第九期《语文学习》以《学海无涯有渡舟》为题,刊登了钱老师谈自学的文章,他认为,自学就是为了做好两件事:一是给自已缸里加“水”(增加语文知识的储备);一是想办法提高自己“半缸水”的利用率(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一、关于语文知识的学习。钱老师认为,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成为“杂家”,就是要掌握广博的知识。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不怕“杂”,就怕“窄”。“窄”的结果必然是孤陋寡闻,教学上就不可能有活跃的思维和  相似文献   

8.
一、意义语文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活生生的语文素质。“活”,应该成为语文教学最显著的特点。教材,仅仅是教学的媒介,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载体,教师和学生都不应该成为教材的奴隶。只有对教材作个性化的处理,教材、教师融为一体,带着活生生的知识能力训练体系走向学生,才能真正体现语文教学“活”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的话:语文与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因此,语文教学应该打破学科本位,而向生活拓展;但是另一方面,语文是一门课程,课程应该有自己的“本体”和“专责”,因此语文教学不应无限泛化。我们应该既反对没有生活的语文课,也反对没有语文的语文课。于是问题又集中到了“语文教学的语文性”这个问题上。应该说,目前我们并没有足够的学术积累让我们完全回答好这个问题,但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能帮助我们看到目前语文教学的许多困境和弊端。本期“热点”刊发的这两篇文章,通过对“语文课程内容”、“语用”等的讨论,对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我们从他们的文章中,能受到一些什么样的启发呢?欢迎大家参与热点栏目的讨论,下期讨论的话题是:网络究竟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什么。  相似文献   

10.
刘台芳 《小学语文》2010,(12):22-24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阅读教学所占的课时多,教师花费的心血大,然而,教学的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杨再隋教授认为当前语文教学存在“虚、闹、杂、偏”四大重症,小学语文专家崔峦痛批语文教学患上了“夜盲症、多动症、高热病、浮肿病”。所以,有必要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低效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本文对语文教学现象和日常生活需要以及“读写听说”关系的分析,认为应该重视“说话”教学,提高“说话”能力培养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1.语文不等于文化,但语文教学不能没有民族文化的传承,否则,这“语文”就不是本民族的“语文”,这语文教学就是无根的语文教学,而由此培养出来的人也是无根的人。2.语文教学中的“对话”不能局限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课文(文本)之间的对话,更应该是学生与古今先贤、中外大师、名著经典的对话。也许,由于年龄、阅历、知识等的限制,学生还不能与他们进行有效的“对话”,那不要紧,那就不妨先:学会倾听。3.语文教学的过程不能仅仅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过程,更应该是净化心灵、涵养人文、提升境界、引导学生“诗意地栖居”的过程。师:…  相似文献   

13.
现在的低年级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现象还大有存在,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关注不够,那么,教师究竟应关注些什么呢?笔者认为,学生的“听”、“说”、“读”、“写”、“演”应该是我们的“关注点”。教师只有落实好这些语文教学的“关注点”,低段语文课堂的教学必将行走在高效之路上。  相似文献   

14.
80年代以来,我国中学各门学科的教学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孕育着新的转机。中学教学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这是应该引起我们从事中学教师培训工作的同志深切关注的。语文和数学教学中的这种动向尤为引人注目。 先说语文教学,首先是语文教学的观念在不断更新。1986年国家教委制定的新的《语文教学大纲》提出了一些新观念。例如:语文教学“应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观念;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的任务应该理解成“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观念;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内容”,是教学层面的概念,“是实现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的工作中介、活动对象和教学凭借”。“从教的方面说,主要指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在教学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它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既包括对课程内容的执行,也包括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对课程内容(正的或负的)创生。”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学“应该教什么”)和语文教材内容(语文教学“用什么去教学这个应该教的东西”)有一部分可以直接进入语文教学内容的范畴,但也有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多次读魏星老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反思【寻求语文的敞亮境界】》后,心潮澎湃。新课程实施,“惰性的平衡”被打破以后,课堂中的“浮”、“虚”、“闹”、“杂”等诸多问题也来了,剑底是“什么把语文遮蔽了?”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研究的核心是“语文”、“教”、“学”.就是说,在语文教学研究中对“语文”学科特质研究至关重要,研究应该是胸有语文的,是为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而进行的,而作为“教学”视野中的研究,又应该始终聚焦于教与学两方面的研究,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出发点,也是研究的重中之重.在具体从事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有许多对关系需要厘清,否则,就难以将语文教学活动做得到位、做出实效,也就妄谈教得顺心和学得更好了.前几年学界一直在对语文教学中的有法与无法、预设与生成进行探讨,终于形成了清晰的共识,那就是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语文教学需要预设,而教学过程必须是动态生成过程,无论是预设还是生成都需要对学情有较为准确的把握.随着对“教学内容确定”及文本意识、问题意识、教学智慧等其他语文教学问题研究的深入,有很多原本似乎搞清楚了的问题也觉得需要反思反思了.  相似文献   

19.
简约是种美,语文课堂也是如此。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语文教学出现各种各样的误区,语文课堂的“语文味”逐渐丧失,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降低。笔者从教学重难点、教学框架的建构、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的开掘四个方面阐述,认为应该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自然朴素的语文课才是真正有效的语文课。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大纲》中的第一句话是“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何谓“工具”?查辞典得知,简言之,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器具”,人们用它进行生产劳动或交流思想。既然语文是“工具”,而且是“基础工具”,无疑,语文教学最基本的目的任务(当然还有其它任务),应该是使学生掌握这个工具,并且运用这个工具去学习,去工作,去生活。笔者认为,语文教学的真谛,应该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语文这个工具,并运用于现实生活。 然而,遗憾的是,我们的语文教学恰恰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