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讨论宫颈细胞学涂片配合阴道镜检查用于基层医院早期宫颈癌的初筛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4年5月至2005年10月在我院门诊就诊,并愿意接受早期子宫颈癌筛查的对象共计1 820例,进行宫颈细胞学涂片配合阴道镜检查,对子宫颈病变进行筛查,以组织学诊断为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诊断CIN符合率为66.00%,阴道镜检查对CIN的诊断符合率为91.55%,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阴道镜诊断CIN的敏感性为91.55%,特异性为84.13%.结论:采用宫颈细胞学涂片配合阴道镜检查适合于基层医院,特别是开放地区,用于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  相似文献   

2.
TCT检测及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及The Bethesda System(TBS)细胞学分类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检测宫颈细胞并进行TBS细胞学分类诊断,将诊断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以上病变均列为阳性病例,病例均在阴道镜下行活检,将细胞学检测结果与活检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对223例行TCT及阴道镜下活检与组织病理学诊断:鳞状细胞癌(SCC)100%(12/12);高度病变88.23%(15/17);低度病变88.44%(38/45)。结论:TCT技术应用于宫颈细胞涂片筛查,与传统的巴氏图片相比明显提高了涂片的满意率及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TBS报告方式内容直观、易懂、具体、客观,TCT检查异常的病例配合阴道镜病理检查进行诊断,能及早发现宫颈早期病变,尽可能防治宫颈癌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制片技术在早期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2005年9月-2006年9月应用液基细胞学制片技术对572例患者进行细胞学检查。结果572例患者取材均为满意涂片。按照国际进行的TBS分类标准分类,检出异常结果有: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12例,不能排除高度病变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H)1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LL)1例,宫颈鳞癌(SCC)1例。结论液基细胞学制片技术早期宫颈癌的防治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Thinprep液基细胞学在宫颈癌筛查的准确性。方法:1881例受检者同时做宫颈常规脱落细胞涂片巴氏染色、液基标本采集和阴道镜活检.细胞学诊断采用TBS分级系统,阳性诊断包括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病变,所有检查均双盲进行。结果:Thinprep液基细胞学检出100%(12/12)的鳞状细胞癌;93.2%(69/74)的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其中CIN396.8%(30/31),CIN290.7%(39/43);72.4%(92/127)的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常规脱落细胞学检出100%(12/12)的鳞状细胞癌I90.2%(66/74)的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其中CIN396.8%(30/31),CIN286.7%(36/43);71.1%(91/127)的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Thinprep液基细胞学对鳞状细胞癌和CIN3的分级准确率分别达100%和87.1%,常规脱落细胞学涂片对鳞状细胞癌和CIN3的分级准确率分别达100%和85.0%。结论: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方法较比常规脱落细胞学检测敏感性高,尤其是对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  相似文献   

5.
宫颈糜烂是妇科常见病,临床治疗颇为棘手,其方法标准更是难以掌握。1992年2月—1996年2月我院对86例患者用虎蜂膏局部用药,并在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定期作宫颈涂片的细胞学检查进行疗效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在86例宫颈糜烂患者中,中度糜烂53例,重度糜烂33例。宫颈细胞学检查,巴氏分级Ⅱ级76例,Ⅲ级8例;Ⅳ级2例,此2例患者均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已婚妇女对子宫颈癌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子宫颈癌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当地30-59岁之间的所有已婚妇女进行子宫颈癌防治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子宫颈癌早期可否治愈、性行为能否传播和是否有巴氏涂片检查等三个方面,认知程度最低的年龄段分别是50-、30-和35-;63.20%的初中或以下的女工认为身体健康可以不做相应的检查.结论:不同年龄段和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女工对早期子宫颈癌是否可以治愈、是否有巴氏涂片检查和性行为能否传播的认知有差异,另外,受教育程度还影响女工参与健康检查.  相似文献   

7.
宫颈是极易患病的部位,尤其是宫颈癌,现仍占据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严重地危协着妇女生命安全。 宫颈癌的早期表现不典型有时与慢性宫颈炎不易鉴别,但宫颈又易于暴露的部位,便于检查和取材。目前,在我国展的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具有简单易行,无痛苦,花费少,患者易接受的优点,对于宫颈癌的早期  相似文献   

8.
我站自2006年1月~2007年1月,对宫颈糜烂患者432例采用溃疡散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32例,年龄21~46岁。治疗前均行白带常规检查及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排除霉菌、滴虫感染及宫颈癌和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9.
巴氏细胞学、宫颈细胞学诊断方法和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对子宫颈癌的筛查与诊断,在不同的时期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子宫颈癌筛查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所需设备价格低廉、操作方法简捷,在基层医院子宫颈癌筛查与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除合格的细胞学或病理学医生外,已经毫无障碍。  相似文献   

10.
<正> 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均为中心医院门诊及住院病人,有完整病志记录,经医生提出细胞学检查要求的乳腺疾病患者1000例。年令为14~76岁。1.2 检查方法常规消毒后,用三点取材法,均匀涂片2~3张,用瑞氏法或 HE 染色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TCT(液基薄层细胞学)与阴道镜下活检的吻合程度,分析不同医生的诊断吻合度,最大限度提高TCT作为宫颈癌筛查手段的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07年2月至2010年9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妇科体检TCT异常病例3 226人次的TCT诊断报告与阴道镜活检诊断结果进行比较,以病理活检作为最后诊断。结果:三位主治医生中甲的阅片吻合率为73.98%,乙的吻合率为77.04%,丙的吻合率为82.30%,总的吻合率为78.18%,三者间比较差异极显著(χ2=22.42,P〈0.000 1)。结论:1)TCT细胞学检查与传统的细胞学方法相比取材方便,无创,确诊率高,是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方法。2)医生经验在诊断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养,适时培训是提高TCT确诊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TCT、阴道镜在宫颈肿瘤筛查中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肿瘤筛查中液基细胞学检查(TCT)、阴道镜下活检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2.12-2005.10月间张家口市及周边地区9250例已婚妇女进行常规细胞学检查,可疑宫颈病变3536例患者行液基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液基细胞学筛查检出阳性涂片212例,占82.2%(212/258),其中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占15.1%(32/212),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AIL)占65.6%(144/212);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占79.8%(14/16),鳞状细胞癌(SCC)占100%(22/22)。阴道镜检查阳性例数为242例,占总数的93.8%(242/258);经病理确诊为CIN及浸润癌者共197例,占TCT异常者92.9%(197/212),占阴道镜异常图象81.6%(197/242)。年龄分布上,以28~35岁发病者所占比例最大(48.5%)。结论:在宫颈病变的早期筛查中TCT联合阴道镜下活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研究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导致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必要依据。方法随机选取10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结果分为阴性组(n=36)以及阳性组(n=64)。结果阳性组患者宫颈上皮内病变几率明显高于阴性。两组对比结果显示差异显著。每组随机抽取20例患者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阳性组出现湿疣细胞形态高于阴性组。结论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所致宫颈癌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显示组织形态具有显著特征,故对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进行病理研究分析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76年起采用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方法,除1980~1984年间隔时间较长外,其余均为每隔两年对已婚妇女进行一次宫颈癌普查。截止目前为止,共完成了7次14624人次。本文以7次普查资料对阴道脱落细胞涂片在普查中的作用及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对208例乳腺肿块病人术前行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结果159例病人针吸细胞学诊断阳性,49例诊断为阴性(其中假阴性15例),无假阳性针吸细胞学诊断。全组病人均予以相应的手术治疗,针吸细胞学结果与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对照其符合率91.4%(159/174),其假阴性率为8.6%(15/174)。本文根据经验对针吸细胞学检查的应用,临床意义,其假阴性结果的原因分析,该检查对生存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讨论,从而展示了针吸细胞学检查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自1992年以来采用近红外线扫描诊断非泌乳期乳腺炎38例,并且详细介绍近红外线扫描对其检查的方法、类型特点、结果判定与近红外线扫描同类型乳癌鉴别要点,及近红外线扫描检查辅以针吸(穿刺)细胞学检查可以提高其诊断率。全组病人经手术后病理证实:近红外线扫描诊断符合率763%;近红外线扫描辅以针吸(穿刺)细胞学检查符合率为97.4%。充分显示近红外线扫描对本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宫颈上皮细胞异常及宫颈癌与组织学诊断的符合程度。方法:采用TCT进行宫颈癌前筛查者6 000例,筛查阳性行阴道镜下定位活检病例135例,对6 000例TCT结果及135例宫颈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 000例患者阳性284例,阳性率4.73%,284例阳性病例中,ASCUS 134例(47.18%),LSIL 47例(16.55%),ASC-H 40例(14.08%),HSIL51例(17.96%),SCC 9例(3.17%),非典型性腺细胞(AGC)3例(1.06%)。135例宫颈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慢性炎症25.93%(35/135),CINⅠ15.55%(21/135),CINⅡ13.33%(18/135),CINⅢ35.55%(48/135),浸润癌9.63%(13/135)。结论:TCT检查是筛查宫颈病变的重要手段,但只是宫颈病变规范化治疗的第一步,其结果与组织学检查存在不一致,应遵循"三阶梯诊断程序",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宫颈炎症是妇科常见病之一,根据文献记载患宫颈糜烂者有1.5%可患宫颈癌,所以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宫颈炎的治疗。 了解宫颈表面的细胞学结构及宫颈创面的愈合过程是正确掌握治疗宫颈炎的基础,所以首先应了解官颈及官颈创面愈合过程。 一、正常宫颈表面有浅层的复层鳞状上  相似文献   

19.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在发达国家中发病率排名第三,在发展中国家高居首位。近年来,随着宫颈癌早期筛查项目的不断开展,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大大降低。然而,宫颈癌发病越来趋年轻化,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尤为重要。宫颈癌的临床治疗主要是基于临床分期,磁共振是宫颈癌的首选影像学评估手段。随着高场强设备的不断推新和扫描序列的不断优化,常规磁共振检查技术,功能磁成像技术如弥散加权成像、动态增强扫描技术等对宫颈癌的术前诊断备受关注,可为宫颈癌诊断与治疗疗效评估提供有力保障,辅助临床医师做出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文章就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在宫颈癌的诊断及疗效评价等应用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乳腺肿瘤组织印片细胞学检查与组织病理学定性诊断符合率,探讨印片细胞学检查在临床病理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01—2008-01月采用印片法观察123例新鲜离体乳腺包块,与组织病理切片诊断结果对照分析。结果:总体定性诊断符合率95.93%(118/123),其中恶性肿瘤96.3%,良性肿瘤为95.2%,误诊率为2.44%。结论:组织印片细胞学检查是组织病理学诊断一种有效的补充,也是对术中切除组织筛检定性的一种快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