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志平 《编辑之友》2010,(10):29-31
一媒介融合的内涵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Ⅰ·浦尔教授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1]最初人们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地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但此后,先是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媒介形式开始向数字媒介转变,所有的传播技术都快速地融合成了数字形式,互联网逐渐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介融合.再往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WEB2.0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博客为代表的新的媒介形态的出现,使得当下的媒介融合正日益超出人们的想象,呈现出诸多的全新特质,并逐渐成为推动媒介化社会形成的核心动力.  相似文献   

2.
李霞 《新闻爱好者》2008,(12):39-40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I·浦尔教授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最初人们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地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但此后,先是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媒介形式开始向数字媒介转变,所有的传播技术都快速地融合成了数字形式,互联网逐渐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介融合。此后,网络技术的推动,又使得媒介融合得以脱胎换骨,  相似文献   

3.
媒介融合趋势下电视媒体的内容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媒介融合趋势下,传统电视行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发生了很大改变。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电视的新境界已经成为无可避免的现实,手机电视、网络视频等新媒体不断尝试以多种传播方式挑战电视行业一直引以为傲的视频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受众对媒介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偏移。对于电视而言,如何在生产、传播、增  相似文献   

4.
媒介融合通常是指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其实质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最初对媒介融合的理解主要集中在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的融合交汇,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传媒业、  相似文献   

5.
吴小坤 《视听界》2009,(5):47-49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媒介融合的进一步深化,传统的电视产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适应新的媒介环境,技术革新势在必行。作为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媒体行业最发达地区之一的香港,其电视产业正经历着数字化的发展历程。那些电视媒体是如何迅速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又有哪些因素在香港电视产业的数字化发展中发挥了作用?这在当前我国电视产业利用数字技术谋求新发展过程中是值得借鉴的。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电视媒体与新兴的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密切结合,呈现出多种新的电视媒介形式。新兴的电视媒介整合了多媒体的优势,创造出更多新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杨慧 《新闻世界》2012,(6):59-60
新技术层出不穷,或催生出新媒介,或推动已有媒介的新变化,而这些变化的结果都会深切地影响我们的生活,电视媒介走到了数字互动电视这一站,那么数字互动电视,到底改变了我们的什么?是对以往推出式播放方式的改变,还是内容的更加变换多彩……而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传统的电视媒介究竟能否继续整装前行,这就是本文将试图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武非  窦志春 《传媒》2021,(17):56-58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全面高质量发展,当代艺术也迎来了创新变革的机遇期.其中,数字技术的出现与应用为视觉艺术传播带来诸多可能性,同时不断推进新兴数字媒介实现多元化变革.本文结合数字媒介环境对视觉艺术传播带来的不同层面影响,针对视觉艺术传播的发展现状和创新趋势,展现视觉艺术借助数字媒介在艺术媒介、活动、受众、技术等方面实现的传播创新.  相似文献   

9.
数字媒体时代的电视媒介呈现了新的特点,对动漫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动漫产业的发展要依托电视媒介,结合电视媒介的新特点,互动为先,设立开放式动漫产业互动平台,建立全新的动漫产业发展模式,开启数字虚拟生活新方式。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新媒介的发展,新媒介环境对传统的电视体育解说提出了相当大的挑战。当然,挑战的同时机遇也同样存在。新媒介环境下的电视体育解说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值得研讨。一、传统媒介中的电视体育解说所谓的电视体育解说,在《电视体育解说》一书中,给出了这样的定义:"以电视为媒介,依靠画面语言和有  相似文献   

11.
李淑芬 《青年记者》2006,(14):80-81
随着我国体育运动在世界体坛上的出色表现,人们对体育新闻、体育信息的需求大大超过以往,刺激并催生体育报刊、体育广播、互联网、体育频道报道量的几何增长。尤其以体育专业杂志和电视体育频道为代表的体育媒介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相对而言,目前体育依托最多的媒介仍然是电视。2003年央视一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布的“中国体育和体育赞助调查”结果显示,北京、上海、广州三地9成以上居民主要从电视媒体上获得体育信息从体育报纸、体育杂志、广播电台和互联网获取体育信息的比例均在5成以下。现代竞技体育和电视媒介的结合或“联姻”极大地促进了体育产业的成熟与发展。其中,电视体育广告是电视体育市场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电视体育广告不但可以为企业带来高额利润,还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因此,它是业内人士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电视体育节目伴随着电视媒体的市场化运作、大众文化背景下受众需求的转变以及主流媒体的导向支持,在电视节目的浪潮中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具有个性特点发展道路.可以说,电视体育节目是对电视本位与体育本位的双重回归.面对新媒体时代全新的媒介格局和受众需求,我国电视体育节目的发展道路势必走向全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阅读欣赏”作为一种传统的学习模式,是一个人学习和成长的必要过程,无疑具有颇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应用好现代数字媒介版式设计不可忽视科技元素和审美元素,研究全面合作创新的规范、机制,意味着“阅读欣赏”这一传统优质学习范式将在赋予新的特质后强势复归,对推动我国数字媒介版式设计发展和提高全民精神文化修养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俊峰 《新闻战线》2015,(5):223-224
以电视节目为主要形态的传媒产业成为了时下最具影响力的媒介产物,电视节目以新颖的表现内容、独特的表达方式对各类产业、事物进行表达;将传统体育与电视节目进行融合发展,是促进电视产业与体育文化发展的主要措施,《武林大会》恰恰是一个成功的案例。本文通过对《武林大会》节目的策划特点进行深度剖析,为我国传统体育电视类节目的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5.
刘丹 《东南传播》2014,(12):4-8
数字技术改变了人类传统的内容生产模式和传播模式,也改变着人们获取内容的渠道,手机由最初的通讯工具变为集娱乐、学习和社交等功能为一体的多媒体终端。随着Wi Fi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手机电视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论文从MPA模式(mobile phone appropriation)出发,根据受众的群体特征,着重分析手机电视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障碍和制度障碍,考量手机作为一种常用媒介终端应当如何与电视终端无缝连接。只有当手机电视突破技术与制度的藩篱,最大程度上满足使用者对于"电视"的高清、流畅等特点的需要,才能实现其良性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6.
项目背景 互联网时代的媒体格局正在发生着质的变化。传统的以报纸、纸质杂志、电视、广播为媒介的新闻传播业,受到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媒体的巨大挑战。数字媒体逐步取代传统媒体的地位和作用,受众的信息消费需求逐步向数字化、移动化、多终端方式转化。  相似文献   

17.
李军 《新闻窗》2014,(2):21-21
媒介融合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环境下媒体界的必然发展方向,我国部分媒体已经出现了媒介融合的趋势,部分媒介通过并购、整合、重组已然完成了多元化的新闻融合。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广播、报纸、电视必然与网络媒体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18.
电视转播与体育发展:以NBA电视转播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体育对电视媒介的依赖日渐加重,体育运动和体育产业因为电视媒介的推广获得大步的发展,同时,体育比赛的转播也成为电视媒介必不可少的内容。本文以NBA及其电视转播的发展为例,阐释电视转播与体育发展如何相互作用并且从NBA的电视转播中归纳出其在实际应用中值得借鉴的几个方面,以期对现阶段我国体育电视的发展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9.
吴知音 《新闻传播》2023,(16):104-106
随着Web3.0时代的到来,信息环境的不断开放令整个新闻传播行业从信息生产到内容渠道的传播均发生了巨大变革。如今,数字媒体平台的不断发展,对电视、广播等传统大众媒介造成了非常巨大的冲击,迫使这些传统媒介不得不进行改变,以适应碎片化、个性化的受众需求。时政新闻,作为国家、政府个体间动态变化的报道消息,技术的深化令时政新闻朝着可视化的动态叙述演进。本文结合数字环境下的媒介环境特点,对时政新闻的可视化发展进行主体、形式、内容的相关分析,以探索融合发展的可能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20.
全媒体是媒介融合发展的新形态,这一语境加速了媒介之间的激烈竞争.报业由于不具备电视、互联网在音、视频方面的优势,因而对实现全媒体的目标更为迫切.报业网站迅速打造自己的全媒体新传播平台,充分挖掘网站在声、画传播上的巨大效应,在报业面临多重危难的时刻寻求发展机遇,大型体育报道将为报业战略转型提供难得的发展契机.继北京奥运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