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是语文学习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那么,如何创设作文教学情境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感知生活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观察力;从学生的审美能力入手创设教学情境;从学生的想象力入手创设教学情境;从学生的写作语言入手创设教学情境,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是小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仍存在有教师费尽心机进行作文指导,而学生所写的作文仍然是内容空洞、东拼西凑。而写作源于实际,让学生真实的感知生活,从生活中寻找素材进行写作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文章的丰富性有重要帮助。本文就以实际生活为契机,合理的引导学生感知生活、说真话、诉真情,以提高其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3.
合理分组——范文引路——收集材料——课堂展示——互改互评的作文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作文教学观念,学生走向社会、体验生活,提高了写作能力,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思考、讨论、交流、写作的作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合作中感知、思想交流、情感碰撞,进而增长技能。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获得并积累生活经验,调动他们的感官去捕捉写作素材、触发写作灵感,我在自己的作文教学中努力尝试情境作文教学法。通过合理科学的创设写作情境,引导学生用眼观察,用心感受丰富多彩的写作内容,可以使每个学生都写出文笔流畅、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下面我就结合自己上的一节作文指导观摩课——话题作文“自信”的教学设计.来谈一谈情境作文教学法最常见的四步骤。  相似文献   

5.
生活是写作材料的第一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指导观察是使学生获得作文素材、写作信息的必要手段。要想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写作素材,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作文教学中急需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怎样提高学生的这种能力呢?这就必须深入地研究学生的认识规律,探索学生发现作文素材的心理过程. 有个学生写了这样一篇作文——《吃肉粽》,讲的是端午节那天,妈妈带回来许多粽子,有肉粽、豆沙粽.这  相似文献   

7.
研究和利用学生心理,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树立写作信心,激发写作热情,是提高写作技能的重要手段。作文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给学生创设情境,选好素材,引领学生展开想象去写作文。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容易写的、感兴趣的、与生活有关的内容去写。引领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写出自己的真实体验。  相似文献   

8.
(一) 范文引路教学,对改进作文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有很多好处。首先,能降低作文指导的难度。在作文指导中,有时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常常依旧迷惑不解。如果改用阅读(或梗概介绍)一篇与本次作文类似的范文,教师稍加点拨,教学难点可轻易闯过。其次,以范文引路,能促进读写结合,有利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师指导学生带着习作中遇到的难题去学习范文,掌握范文中值得模仿的知识,再经学生反复体会、揣摩,进而巧妙地融化到自己的写作中去,为习作增色添彩。第三,范文引路教学,能激发学生写作热情。部分学生由于生活较单调,加之作文教学中存在一些弊端,视作文为“头疼事”,写作成为“挤作”。而好的范文常能为  相似文献   

9.
柳咏梅 《江苏教育》2022,(59):39-41+45
情境作文教学注重将生活与写作相关联,启发学生融通个人体验,激活学生的写作自觉,表达真切的感受和认识。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复杂情境,借助任务链,促进学生写作学习的深度体验;挖掘情境内涵,训练思维力,提升学生写作学习的思维品质;融入审美体验,提高审美情趣与品位,实现学生写作学习的审美教育;让学生在情境活动中完成写作任务,提高写作素养。  相似文献   

10.
路锐 《华章》2013,(27)
学以致用。作文是应用语文基础知识的过程,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作文教学要注意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要利用各个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体验学习过程,积累写作的素材;要深入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有写作的素材。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先生认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虽然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但有些学生不会观察生活,难以发现写作素材.针对这种现象,我在作文教学中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作文,帮助学生"找米下锅",指导他们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培养写作兴趣,提高他们收集素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一、多种形式。积累素材作文教学可以通过生活、实物、图画、音乐、语言表演等途径,创设丰富的、形象生动的、充满情趣的活动情境,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手、脑、口,使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活动过程中,同时引导学生对活动进行细致地观察。这些活动情境,既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又使学生获得愉悦的感受,从而有效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在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时,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多偏重于写作理论的讲授,忽视学生的主动体验的创新表达,忽视学生自主写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普遍怕写作文的现象,老师应更新教学观念,走进快乐作文教学;巧妙创设情境,设计游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乐学;指导学生掌握观察方法,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在生活的源泉中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相似文献   

14.
在作文教学中,我一直尝试着将情境教学运用到作文教学中去。情境教学的好处是把教材教活了,把课堂教活了,把孩子教活了,育人功能充分地体现出来,这是提高学生作文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展现情境,积累素材。小学生对作文要么冥思苦想,杜撰成文;要么无病呻吟,缺乏真情实感。究其原因,乃是学生缺乏丰富的作文素材。受生活的局限,学生的接触面很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间接获得生活经验的指导。所以,学生缺乏写作材料,无话可写,言之无物。我在教学中尝试着采用“在活动中练笔”的方法,把学生引入富有情趣的活动之中,引导他们积极主动…  相似文献   

15.
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教师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写作的瓶颈。教师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文本,走进大自然,积累写作素材,感知感悟生活细节是提高写作技能的法宝。  相似文献   

16.
樊振东 《考试周刊》2013,(55):45-45
<正>当前,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难成了广大教师公认的难题,学生生活感知匮乏,缺乏有效的写作素材,是影响作文写作能力提高的最大障碍。要想提高学生作文写作能力,广大教师应当结合农村初中的实际情况,寻找有效切入点,通过指导和带领学生深入到社会生活之中感悟,在亲身经历中激发灵感,为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奠定扎实基础。笔者在近几年的语文教学中,开展了这方面的尝试,现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要深入教材,挖掘审美教育的素材;朗读美文,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审美情趣;整体领悟,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写作指导,升华学生审美体验等,广泛渗透审美教育,从而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获得并积累生活经验,调动他们的感官去捕捉写作素材、触发写作灵感,我在自己的作文教学中努力尝试情境作文教学法。通过合理科学的创设写作情境,引导学生用眼观察,用心感受丰富多彩的写作内容,可以使每个学生都写出文笔流畅、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下面我就结合自己上的一节作文指导观摩课——话题作文“自信”的教学设计,来谈一谈情境作文教学法最常见的四步骤。第一步,“演一演,再演一演”。这是创设写作情境最重要的一步。这一步走好了,学生才会被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一上课,我慌慌张张地走进教室,一边嘟嘟囔囔的说:…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不仅可以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而且还可以缩短学生认识与实际生活的差距,把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治融汇于五彩斑斓的画面之中,使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密切结合,从而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作文课变得生动活泼。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运用电教手段,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呢?  相似文献   

20.
随笔写作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有重要价值,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通过分析统编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案例,立足以读带写、随文批注、审美鉴赏三环节,深入研究随笔写作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在随笔写作引导中落实教学目标,发挥随笔在锻炼语言能力、积累写作素材方面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