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语精读课堂沉默现象非常普遍,学生的沉默妨碍了他们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使得教学活动无法正常进行。文章以话轮沉默理论为基础,运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以及访谈等方法,并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探讨,找出学生在日语精读课堂上保持沉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探索打破课堂沉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英语课堂中的话轮沉默为研究对象,以关联理论为基础,从课堂话轮沉默的交际意向及语境效果两个角度,对课堂话轮沉默进行认知语用分析。并指出课堂话轮沉默的理解需在关联理论宏观调控下进行解读,这样对教师从根本上读懂课堂话轮沉默,不以消极的态度来对待沉默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话轮在大学英语课堂的表现形式,以及英语课堂会话的参与类型。对课堂活动中的起始话轮和反馈话轮进行了全面分析,同时初步认识课堂上话轮转换的特点,提供了调动学生参与话轮积极性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话语分析中话轮转换的基本理论,结合课堂中的实际情况,对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中的话轮、话轮转换、话轮转换的类型以及话轮转换策略做了初步探讨.旨在帮助师生学会利用话轮转换的知识及相应策略,从而提高大学英语口语课堂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以英汉会话语篇中的话轮沉默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会话分析理论、合作原则对话轮沉默现象解释的利与弊。关联理论为话轮沉默的认知语用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但是这种解释是建立在对词汇意义的词汇语用的思考下进行的,词汇语用现象特别是语用充实为话轮沉默的关联分析做了铺垫。而对话轮沉默中的词语的使用和理解不仅仅是词汇意义的内涵与外延问题,也是一个认知语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话语分析的角度,通过跟踪观察研究对象在话轮分配活动中的话语行为,以及对高职院校研究对象开放式采访后发现:(1)在话轮分配活动中,相对平等的话轮分配"迫使"沉默学生参与讨论;(2)话轮分配活动可增强沉默学生口语交流的信心并提高其口语交际能力。最后,探讨在话轮分配活动中相对公平地分配话轮和建立学生自信心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李春琦 《文教资料》2014,(15):185-186
话轮作为会话的基本结构和重要特点,影响会话的顺利进行。本文以大学商务英语课堂真实会话语篇为语料范本,探讨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参与的商务英语课堂会话中,教师如何运用保持话轮、出让话轮及恢复话轮等语用策略掌控话轮的有效更迭,保证会话语篇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话轮沉默是会话语篇中常见的现象,有丰富且深刻的含意,其意义产生于它所依赖的话轮及其会话含意。以"现场采访"语篇中的话轮沉默为研究对象,结合日常会话沉默的理论体系来研究"现场采访"过程中出现的沉默。在此基础上,利用关联理论及认知语境来探讨沉默在这种特殊语境下丰富含义的生成和理解机制。  相似文献   

9.
话轮沉默是指在自然会话中,会话一方在结束当前话轮之前已经选定下一会话人,但被选者却保持沉默。该沉默作为当前的话轮而属于被选定的下一会话人。话轮沉默经常出现在日常生活中,汉语语境也不例外。话轮沉默具有语用学特征,它违反了合作原则,又具有信息意向、交际意向和一定的关联性。运用会话含义理论和关联理论解读话轮沉默,对于沉默的整体性、系统性的研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语用学中Sperber&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和Levinson对"话轮沉默"的分类标准,对美国著名女作家伊迪斯·华顿的代表作<纯真年代>中主要人物之间"话轮沉默"的第三类"沉默单独充当话轮"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包括话轮沉默的认知语境,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以及语境效果三方面,并且认为关联性不仅能够让文学作品中听话人能够了解对方沉默的交际意图,而且从读者的角度来说,读者通过分析人物的沉默现象还能够挖掘人物的心理,理解作者想向读者传递的真正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11.
独立学院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其生源,学习环境,学生心理状况,学习目标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当前对于英语课堂教学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日益关注的课题,但对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精读课堂研究少之甚少,所以本文的研究选取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三本院校英语专业精读课堂上的话轮沉默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何使课堂活跃起来,为以后更好地开展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精读教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话轮沉默是一种常见的非言语交际手段。话轮沉默的关联性在明示一推理框架内.其语用功能在交际过程中具有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而交际意图需要语境预设才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3.
孙启耀  伊英莉 《函授教育》2002,(3):48-50,55
本文探讨了话轮在大学英语课堂的表现形式,以及英语课堂会话的参与类型。对课堂活动中的起始话轮和反馈话轮进行了全面分析。同时初步认识课堂上话轮转换的特点,提供了调动学生参与话轮积极性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吴慧琦  徐婷 《海外英语》2014,(18):261-262,283
无声语言—沉默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对沉默意义的准确理解有助于人类交际的顺利进行。该文以经典美剧《绝望主妇》中的会话沉默为语料,展示出会话沉默的三个以话轮为基点的分类,着重借用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进行分析,以期对沉默做出正确的"有声解读"。  相似文献   

15.
无声语言-沉默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对沉默意义的准确理解有助于人类交际的顺利进行。该文以经典美剧《绝望主妇》中的会话沉默为语料,展示出会话沉默的三个以话轮为基点的分类,着重借用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进行分析,以期对沉默做出正确的“有声解读”。  相似文献   

16.
张云霞 《考试周刊》2009,(3):127-128
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的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只有个别学生说话,而其他学生则保持沉默不语的现象,造成其他学生消极被动的原因可能是一种语言现象,即由于不能把握话轮替换的特点造成的。本文对此进行研究,并主要分析如何利用好“话轮转换”机制,来有效地组织口语课堂或小组讨论。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话轮沉默和肢体语言的特点,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析话轮沉默这种无声言语交际与肢体语言产生的语用意义是否相同,从而分析其内在联系、不同点与重合性。  相似文献   

18.
话轮是日常会话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会话的显着特征,对它的研究一直吸引着很多学者。本文重点介绍了大学英语口语会话话轮转换过程中的关联解读方式,以实际英语课堂中生生课堂会话的转写语料为例,解释了话轮转换中的关联性、关联原则及认知语境的构建方式,并通过借助大学英语口语会话来分析,解释话轮转换过程中所产生的关联。关联理论中的认知环境、语境假设与最佳关联等内容对大学英语教学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可改进口语和听力教学,提高学生的口语、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19.
作为非言语交际手段之一的话轮沉默是交际中常见的现象,同时,也是最容易被我们忽视和误解的,以致引起交际失误。综观国内外语言学界,关于话轮沉默的研究较少,且有诸多不足之处。本文试从前人研究的薄弱环节入手,在关联理论和认知语境等相关知识构建的平台之上,结合英汉会话语篇中有关话轮沉默的例子,探讨其丰富含义的生成和理解机制。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大学英语课堂话轮分配与学生参与的情况,讨论课堂话轮分配技巧对学生参与言语互动的重要性,发现课堂上教师话轮分配方式的局限性和话轮分配量的不足是影响课堂交际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掌握话轮分配技巧对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