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香格里拉旅游圈"包括四川的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藏的昌都和林芝、云南迪庆等地,其中的核心区域被称为"康巴"地区,道孚县即位于康巴地区的中央东部地带,拥有道孚藏族民居、扎坝走婚大峡谷、玉科草原等独特的景观.但同康巴其他地区一样,道孚旅游发展时间短、基础设施落后、旅游人才匮乏.本文在大量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道孚旅游的品牌策略、文化旅游产品策略、自然旅游产品策略等,对廓清道孚旅游发展思路、开发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区域旅游发展差异是一种客观和普遍存在的现象。1998~2007年10年间江苏省旅游发展的空间变化呈现如下特征:区域旅游发展差异逐年增大.表现为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和13个地级市之间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不断扩大: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差异呈现出集中性和地带性特点,江苏省旅游发展水平可分为五个梯度区,即旅游发达地区、旅游较发达地区、旅游发展一般地区、旅游欠发达地区和旅游较落后地区。旅游发展差异受到旅游资源禀赋、区位差异、文化观念、基础设施、政策导向、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江苏环太湖地区的旅游发展为例,运用主导旅游资源相似的临近地域旅游发展的"竞合模式",探讨协调区域旅游空间竞争和合作的关系。介绍竞合模式的内涵及其实施的基本条件,并论证江苏环太湖地区实施竞合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江苏环太湖地区旅游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运用空间经济联系和地缘经济关系及其匹配理论是研究城市或区域规划的热点。以粤西地区为研究对象,在广东省的范围内分析城市群内部和城市群与外部的空间经济联系和地缘经济关系及其匹配状态。结果显示,粤西三市不是规范的经济区域,而是作为支撑珠三角区域的经济腹地存在,城市间同质化竞争严重。以该结论为基础提出了粤西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旅游产业化发展的今天,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已经成为促进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源泉.珠三角地区作为我国最主要的旅游区域,实现区域旅游的协作是未来该区域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在实现区域旅游协作的同时,能够实现旅游人力资源的区域共享,有助于提升珠三角地区的旅游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旅游产业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旅游形象受到更多的关注。民族地区的旅游产品包装成为旅游形象展示的重要窗口,其设计优化尤为重要。基于旅游食品包装乡土性与现代性博弈的视角,民族地区旅游产品的包装设计要注重从"乡土"到"现代"的转变,充分融入地区民族文化元素,创新结构设计,通过一款创新盒型,打开一方市场,带动区域的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已在金融、交通、生态、文化等领域深入合作,康养旅游作为破解疫情下旅游业发展困境的突破点,有必要纳入区域协同范围。为推动成渝地区康养旅游高质量协同发展,分析了区域康养旅游协同发展的基础,针对康养旅游综合竞争力不足、区域康养旅游发展失衡、康养旅游协同效应不强、康养旅游人才匮乏等问题,提出建立内外部协作协同机制、促进区域康养旅游一体化、构建区域康养旅游生态圈、培育康养旅游专业人才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推动基础教育高质最发展行动方案》《广东省"新强师工程"实施办法》《广东省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帮扶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等文件精神,充分发挥"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学员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推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了2021年"百千万人才...  相似文献   

9.
田华  向志虹 《职业技术》2006,(24):44-45
“大香格里拉旅游圈”包括四川的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藏的昌都和林芝、云南迪庆等地,其中的核心区域被称为"康巴"地区,道孚县即位于康巴地区的中央东部地带,拥有道孚藏族民居、扎坝走婚大峡谷、玉科草原等独特的景观。但同康巴其他地区一样,道孚旅游发展时间短、基础设施落后、旅游人才匮乏。本文在大量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道孚旅游的品牌策略、文化旅游产品策略、自然旅游产品策略等,对廓清道孚旅游发展思路、开发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白马山开发武当武术文化旅游,意在弘扬武当武术,传承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内涵,与武当山旅游互补,推进武当武术的产业化发展,为十堰乃至全国、全世界提供真正意义的中国"武当武术旅游"与健身、养生旅游场所,提高武当山与整个十堰地区旅游核心吸引力与竞争力,促进区域旅游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运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讨论了中国区域旅游差异化发展现状,将我国31个省区按区域旅游发展综合实力强弱划分成四类地区,利用变异系数、首位度、基尼系数等指数对四类地区进行分析得出:我国区域旅游呈非均衡发展、旅游收入省区差异显著、旅游企业分布不均、旅游教育和就业状况地区差异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2.
冷点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以皖北旅游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旅游从观光旅游提升到休闲度假旅游阶段,为冷点地区提供了"升温"的机遇,本文从考察旅游冷点地区的特征与类型入手,以安徽皖北旅游区为考察对象,研究旅游冷点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提倡整体开发的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省政府领导下的跨市域联动开发体制,市场主导下的多元化旅游投资与开发机制,系列化与品牌化的旅游产品开发体系。  相似文献   

13.
海南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民族人文资源,且把旅游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在建设自由贸易港和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的背景下,海南民族地区迎来了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新机遇。文章在分析海南民族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区域旅游合作的策略,为海南民族地区旅游业一体化发展提供参考,并为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跨县域旅游合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上游地区旅游资源协作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江上游地区是中国西部地区旅游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其旅游资源协作开发和旅游产业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全面推进长江上游地区旅游资源协作开发的基本途径,包括长江上游地区旅游资源协作开发管理体制,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化管理运营模式,成都旅游经济圈、川西北旅游经济圈、重庆旅游经济圈等旅游资源开发及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5.
主要分析粤西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探讨其发展的可行性,进而分析粤西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出粤西地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肇庆市康乐中路大型古墓群是近期粤西地区一项重大考古发现。对其进行原地建馆保护,对于有效保护文物、开展科学研究、弘扬岭南文化及在合理利用的基础上促进肇庆旅游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运用分形理论从等级规模和空间结构两方面探析了粤西地区城镇体系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粤西城镇等级规模分维数q为0.9884〈1,说明粤西地区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较为分散,首位城市的垄断性弱,小城镇数目较少,处于中间位序的城镇数目较多,城镇体系结构不完善。城镇空间关联维数D为0.9304〈1,说明粤西地区的城镇体系在空间分布上比较集中,空间联系较为紧密,城镇之间具有加强联系、共同发展的先天条件。据此提出了粤西地区城镇体系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蒙东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在蒙东地区发展全域旅游最能够彰显蒙东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色.充分突显蒙东地区发展全域旅游的优势及先决条件,突出蒙东地区的独特区位优势和区域内优秀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资源以及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文化资源,积极引导和拓宽全域旅游发展路径.在做好文化传承的前提下,以"全域旅游"视角下发展蒙东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协调发展为着眼点,通过政府间的引导来加强蒙东地区的区域文化互动和区域间的联合旅游推介.注重区域合作打造四季文化旅游精品资源,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坚持在文化传承基础上进行特色文化的创新发展.系统整合蒙东地区旅游资源打破蒙东地区行政区划界限,进行区域合作形成系列旅游,为整体打造蒙东旅游业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9.
泛珠三角旅游文化特色可以大致划分为"绿色"、"红色"、"蓝色"、"金色"四大板块,这些色块之间同时又存在交叉浸润的现象,这都是"调色板"效应的自然现象.但作为一个区域的旅游发展来说,重点是要找出自己最鲜明、最独特的色彩.分析泛珠三角区域旅游文化特色,就是为各地的旅游发展找准方向,为区域旅游合作构建和谐的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西部旅游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通过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西部地区旅游竞争力进行动态定量研究,结果显示:西部地区整体旅游竞争力在不断提高,但是区域差距呈增大趋势。西部地区旅游业仍然处于不均衡的发展状态,部分地区旅游市场波动性较大。因此,西部各地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在市场、资源、制度和基础竞争力方面采取相应举措,以不断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