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数学中的基础知识包括初中代数、几何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等,以及由其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一定要记熟数学的定义、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等,而有些基础知识,如法则、公式、定理等,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如何让学生得心应手地解数学题,体验到数学的美学价值,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笔者从"思想"和"方法"两方面简要分析,以供交流。  相似文献   

2.
不重视知识的理解,满足于对例题的简单模仿解答是很多中职生在学习数学中存在的问题。他们对凡是涉及到数学概念、公理、定理、公式这一部分内容的知识往往不加重视,敷衍对待,并认为反正教材上都有,记住结论就行了。可是,数学定理公式等只靠死记是记不住的。因为数学解题能力和解题方法的获得就包含在知识的发现、形成、证明这些环节中。因此,对概念公式的记忆不到位、课前不自习、上课假认真听、课后不复习等现象也是他们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3.
经过多年的农村高中的数学教学实践,根据教材重、难点和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学生的要求,笔者总结出了农村高中的数学教学思路与策略——一、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有关的基础知识及记忆方法教材的有关概念、定理、公式必须让学生牢固掌握,首先让学生知道这些概念、定理、公式产生的背景,其次要让学生理解具体内容,最后要让学生记住这些内容。这是学生的薄弱点,作为老师,我们还得帮助他们分析记住这些内容的诀窍和方法,先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找记忆规律,然后和学生一起通过编口诀、顺口溜、形象语言等等来帮助他们记忆。例如在学习函数图象这一…  相似文献   

4.
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记忆现状,包括概念、定理、公式等形式的记忆现状,对运算法则的记忆情况,解题方法、技巧的记忆状况,中职生数学学习中记忆方式和习惯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其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杨国微 《考试周刊》2013,(43):66-67
作者就在高等职业院校数学教学教学中遇到的几个难记的或易于混淆的数学公式、定理提出了形象化的记忆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数学公式、口诀,以及人们总结出来识记方法,由于它们看上去简洁明了、生动形象、容易记忆,因此深受老师和学生的喜爱.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虽然记住了这些公式、口诀,但是在解题时却不会灵活应用.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对这些公式、口诀处理不当而造成的.下面笔者结合  相似文献   

7.
数学是所有学科中逻辑性最强的一门学科,也是最难的一门学科。之所以难,主要是由于数学的变化高深莫测,对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很高。学好数学有3步:第一步是理解,要理解并且掌握每一个公式、定理的来历和推导过程;第二步是记忆,熟练记忆所有的定理和公式,最终达到可以信  相似文献   

8.
周晓旭 《教师》2014,(21):80-80
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及发散思维的,数学的运算在数学中占据主要地位,以往的数学运算让学生感觉枯燥、烦琐。教师只是一味地讲解定理、定律、公式等,加以布置练习题,使学生记忆式学习。然而时间一长,学生的记忆并非都能记住这些定理、定律及公式。长此以往,学生无法消化这些知识,达不到教学目的。在新课程的提倡下,改变以往的学习模式。要求学生自己思考知识和解决问题以达到学习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数学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科学之一,早在人类文化的启蒙时期,就已经有了数学的萌芽。但是,在大多数学生看来,数学学习是很枯燥乏味的,有烦人的数字、符号、公式、定理,还有许多让人无从下手的题目。更为重要的是,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学得的这些知识有何用处,所以学生对数学学习常常提不起兴趣。尤其对于数学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经常因为学不会就不愿意学,而不愿意学就更学不会,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是成人学校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对于这样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和成人学员数学基础知识较差等特点,怎样才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呢? 一、形象法帮助记忆理解 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是建立在一系列概念、定理、公式的基础上的。而这些概念、定理、公式又比较抽象。这对于放下书本数年,重返学校课堂的干  相似文献   

11.
正学习数学,要使学生思维敏捷,运算快而准确,在明白题意后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除了具有分析能力外,还需在提高学生记忆能力上下工夫。记忆是智力的"仓库","仓库"里有货,才能使用;货多,利用起来便利。记忆有"记"有"忆",先"记"后"忆"。它是对输入信息进行编码、贮存、提取的过程。数学记忆不单纯是背书。背书只是机械记忆方法,而数学知识中定义、定理、公式繁多,很多使用字母,单靠机械记忆不够,必须将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相结  相似文献   

12.
数学记忆能力培养浅谈张春珍数学上有很多知识是需要记忆的,如代数中的定义、公式,几何中的公理、定理等,培养学生的数学记忆能力对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有重要作用,也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一、激发学生兴趣,引导无意识记忆数学知识严密的逻辑性、系统性、对称...  相似文献   

13.
一个人如果丧失记忆能力,就无法独立生活.学习数学,自然需要记忆一些数学知识.但是,哪些知识必须记忆,如何记忆,是有讲究的. 首先,记忆概念、定理和公式要“少而精”.这就是说,要把知识分一分主次,挑选最必要的记忆.对需要记忆的,不仅要记,而且要熟记;不仅要熟记,而且还要活用.另外,知识有个以少带多  相似文献   

14.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发生过的事物的反映,是过去感知过和经历过的事物在大脑留下的痕迹。学习数学离不开记忆。掌握知识、积累知识都需要记忆,记忆是掌握数学知识的基本手段,记忆的过程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知识深化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每一个概念、公式、法则、定理、性质等都应让学生记得一清二楚,不能半点马虎。因为概念是解题的基础,性质、定理是解题的依据,法则、公式是解题的法规。学生只有牢牢掌握这些知识,才能顺利解答数学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给学生提出记忆的任务,讲清记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记忆的兴趣,以增强学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学过程的基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发展。初中生的数学思维虽然并非总等价于数学解题.但是,他们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初中数学基本念.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础上。所以.发展初中生数学思维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解数学题来实现。着眼于对数学封闭性与开放性的题型特征的认识,本文叙述了它们在三角形全等证明的教学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中学数学概念是进行数学逻辑思维的推理、判断、证明的依据.是建立数学定理、法则、公式的基础,也是形成数学思想方法的出发点.数学概念的建立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本文从数学概念教学的引入、数学概念教学理解与记忆及数学概念的巩固与运用等方面来研究数学概念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学习是艰苦的劳动,而记忆又是学习艰苦的突出表现。不能把“减负”和课程改革理解为可以放松、削弱甚至取消必要的记忆。我们反对把学习简单等同于记忆。反对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但科学的记忆是学习也是考试必不可少的环节。进入初中阶段,需要记忆的内容大增,语文名篇名段,英语单词、短语、句型,数理化公式、定理、重要数据,史地生基本概念……接踵而来,不少同学大有应接不暇之感。他们怕记,也不会记,导致成绩下降。那么,是不是说,记忆就唯苦而已,毫无乐趣可言呢?当然不是。那么,怎样才能变苦背为乐记,提高记忆效率呢?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记忆效率,下面介绍八种记忆方法。 1.理解记忆法。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牢固记住它.因此,数学中的定理、公式,法则,都必须弄通它们的来龙去脉,弄懂它们的证明过程,以便牢固记住它们。  相似文献   

19.
数学学习应是一个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弄清数学定理、公式的来龙去脉是定理、公式教学过程的关键.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尽可能地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猜想、抽象、概括、归纳、类比等发现和探究过程,鼓励学生探索其他可能的解答思路.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公式,才能真正理解,记忆深刻.  相似文献   

20.
公式与定理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掌握好数学公式与定理对学生数学思维构建、逻辑能力锻炼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由于教材设计惯性思维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常常把公式与定理作为辅助工具使用,因而淡化公式与定理教学,致使二者应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影响整体数学教学效果。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公式与定理的教学,引导学生学好公式与定理、用好公式与定理,通过改进公式与定理教学方法提高初中数学整体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