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而优则什",是古代读书人的追求.做官不仅可以光耀门楣、光宗耀祖,而且可以"一人升天仙及鸡犬"--造福亲朋好友乃至荫庇子孙后代.倾全家、全族之力读书,参加科举考试,是古代社会"官本位"思想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
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可以腾云驾雾,呼风唤雨。后以“鲤鱼跳龙门”比喻通过科举考试,金榜题名,从而飞黄腾达,身价倍增。对于一心考取功名的古代读书人来说,闯过层层考试关已是九死一生,可是,要跳过最后的“龙门”——殿试(科举考试中最高级别的考试),却还会遇到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坎儿。  相似文献   

3.
读写杂谭     
一《论语》记述孔子的学生子夏的话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句话常被误引为孔子说的,而且最常引用的是其下半句,学而优则仕。许多人还把这里面的“优”理解成“优秀”,以为是学习优秀了便可以做官,“文革”时期则据此批孔,说这是“读书做官论”。但如果照这种解法,又如何说明“仕而优则学”呢?做官做得优秀了便读书?句式倒不是不通,逻辑上却有点别扭。其实,古代汉语里的“优”还有一个很重要也更常用的意思,即“宽绰,有余力”。像“优哉游哉,聊以卒岁”“,有优无匮,有逸无罢”,便是此义。所以,子夏这话的本意应该是:做官有余暇,就…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做官是为造福一方百姓,那么,做书可以泽被天下读书人。何况,出版社的责任分工就是做书,一心做官者不要误入此门,以免两败俱伤。  相似文献   

5.
说起“仕而优则学”鲜为人知;反之,提到“学而优则仕”家喻户晓。其实两句话皆出自《论语》。全句为“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句中的“仕”有“仕途”、“做官”之意;句中的“学”则有“学习”、“学者”、“学业”、“做学问”等多重意思;句中的“优”,或解释为“优秀”,或解释为“优裕”,都说得通。全句之意是:为官者,若政绩优秀或精力优裕,可为学做学问;而为学者,若学业优秀或者精力优裕,也可为官从政。“学而优则仕”在文革中,曾被上纲上线为“读书做官论”,受到批判;  相似文献   

6.
科举考试,是古代大多数读书人出官入仕的唯一途径,而科举考试中的状元,更是万众仰慕的佼佼者。自隋朝创立科考以来,历代状元有姓名可考者,自唐高祖武德五年的孙伏伽起,到清光绪三十年的刘春霖终,共有592人。这592个状元中,亦各有千秋。现摘录其中10位,以飨读者。中国历史上唯一可考的驸马状元——郑颢  相似文献   

7.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项羽这种英雄人物。当然不喜欢读书。刘邦也不喜欢读书。甚至也不喜欢读书人。不过刘邦会用读书人,项羽有范增而不会用,汉胜楚败。这也是一个原因。苏轼这两句诗倒也不尽是戏言.因为一个人把书读认真了。就忍不住要说真话。而说真话常有严重的后果。这一点。坐牢贬官的苏轼当然深有体会。而在“文革”时期的中国大陆.一个人甚至不必舞文弄墨说什么真话.就凭他读过几本书的“成分”。已经忧患无穷了。  相似文献   

8.
发现"府报"--我国古代报纸的历史前推80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报纸的历史,有确切文献记载依据的,可以追溯到公元8世纪唐代的“开元杂报”;而现存最早的古代报纸,经方汉奇教授认定,是公元9世纪的“敦煌邸报”。 上个世纪80年代,在我国西北的居延、敦煌一带的汉长城烽燧中出土了数万枚西汉木简,经张涛教授考证,其中有一些是官方发给边燧兵士阅读的“府下制书”,这些古代新闻传播实物的发现,使得我国古代新闻传播的历史可以前推到公元前2世纪的汉武帝时代。张教授在1998—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历史上,对读书人以及国家、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考试制度,是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科举考试.科举是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贡院是举行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专用考场.作为“抡才重地”,贡院是中国唐代到晚清知识分子魂牵梦绕的一个地方,从唐宋至明清大部分政治家、文学家、著名学者都经历过贡院场屋生活.贡院建筑规模宏大,考试规制严密,是科举制度的具体象征.  相似文献   

10.
前几个月,我参加了一个研讨会。会上,福建省社会科学院的南帆说他近来常思考:为什么古代中国知识分子都想去做官,除了做官,就是做隐士,而没有另外的道路?南帆的问题,如果换一个思路来提问,我想,可以是:为什么古代中国(秦汉大一统帝国建立以后的古代中国)缺少公共知识分子?简要地回答:因为古代中国缺少公共空间。譬如缺少报业,缺少出版业,缺少公共教育……有些治中国新闻史的,把“断烂朝报”也当作新闻报纸,这是把两件貌合神离的东西混为一谈了。古代中国的教育,也与近代中国教育根本不同。中国的近代教育,其制度、理念、课程等等,都是来自西…  相似文献   

11.
潘树广 《出版史料》2001,(1):101-102
有些书籍在论及校对的历史时,认为古代称校对工作为“校雠”或“校勘”,而“校对”则是出现得很晚的词汇。例如《校对手册》(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2版)说:“校对工作我国古代就有。古代的校对工作叫‘校雠’(雠即仇)或‘校勘’。”又如《辞源》(修订本),收录“校雠”、“校勘”,却不收“校对”。按《辞源》的“出版说明”:“收词一般止于鸦片战争(公元1840年)。”此书不收“校对”,表明编者将它视为鸦  相似文献   

12.
宋代科举考试极大地激发了图书编撰、刊刻、流通诸领域的活力,促进了宋代图书业的发展。同时,宋代图书业的发展又为广大读书人提供了更多便利服务,大量图书的编印流通也为宋代社会文教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更有利于科举考试选拔出优秀的人才。宋代科举考试和图书业之间的关系是彼此为用,相互促进的。  相似文献   

13.
粉碎“四人帮”后,万象更新。 1977年,从年初《天山的红花》《秘密图纸》《翠岗红旗》等影片的公映,《南泥湾》《洪湖水,浪打浪》等歌曲的登台演唱,到10月高考制度的恢复,概不例外。1978年的“五一”劳动节,对于读书人而言,尤其值得回味。  相似文献   

14.
听说过倚老卖老,也听说过倚小卖小,没有听说过“倚中卖中”。 倚老卖老的资本是“老”,即年龄、经验、功劳、资历等。倚小卖小卖的是“小”,即年龄兼无知、无畏、反叛等等。既然“老”和“小”是可以倚卖的,那么中年人也应该可以卖“中”,何以就没有人说“倚中卖中”呢?  相似文献   

15.
我国宋代科举考试录取制度,面临全国统一录取和按地区录取人才的两难选择。本文以北宋中期科举考试中采取"逐路取人"的提出到"五路法"实施的过程为线索,梳理了宋代科举省试录取方式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我国宋代科举考试录取制度,面临全国统一录取和按地区录取人才的两难选择。本文以北宋中期科举考试中采取"逐路取人"的提出到"五路法"实施的过程为线索,梳理了宋代科举省试录取方式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浙江档案》2005,(4):40-40
郝时远在《民族研究》2004年第6期撰指出,古汉语“民族”一词在近代传入日本。在日译西书(主要是德人作)中对应了volk、nation、ethnos等名词,被赋予了现代意义。中国人主要从日译西书中接受了西方有关现代民族——国家时代的“国民”、“民族”含义,在建构现代中国和中华民族的民族主义探索中,经历了从传统“宗族的种族”到近代“民族的种族”的转化。“种族”一词作为古汉语名词,自秦汉以后普遍见诸古代献,它在近代的广泛应用,除了历史传统外,  相似文献   

18.
《电子出版》2000,(9):16-18
可能是自打圣人说过“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以后,读书人(现代称文化人)的身份便一天天的高贵起来:读书、做官、发财、特权、光宗耀祖……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既然高贵,自然也就与犯罪无缘了。不信?您没听孔乙己说的:窃书不算偷。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既然凡是好用的东西自然会有人让它传宗接代,于是,现代也便有人把它拿来:连窃书都不能算偷,那盗版软件和用盗版软件,当然也不能算偷了!于是,尽管目前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都在开展轰轰烈烈地开展打击软件盗版教育和法律行动,孔乙己的“窃书不算偷”的理论,也早已…  相似文献   

19.
一、“亲亲相隐”制度的主要内容 所谓“亲亲相隐”,又称“亲亲得相首匿”,是指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中所规定的夫妻、父母、子女以及特定的亲属之间相互隐瞒罪行可以免除处罚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揣霄宇 《新闻世界》2013,(10):303-304
两年前,“云传播”还是一种概念设想,而这种概念也如同其名称本身一样,扑朔迷离,充满神幻色彩。而如今,你拿出手机就可以使用“云端’’备份数据,你打开邮箱就可以向“云端”传送文件。很多你自己都不记得不知道的东西,“云”都帮你记下,并为你建立了一个无所不备的数据库。究竟“云”是什么,“云传播”是什么,本文旨在通过观察中外两个学者的不同时期的作品,对“云”概念加以思考并给予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