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自然环境日益遭到破坏的今天,我们的美学有必要重新审视自然之于人类的意义,突破黑格尔以来美学体系艺术化带来的弊端。在人类社会初期,自然之于人来说是可敬、可怖的,但是人对自然的依赖又为自然的审美奠定了基础。本文在探讨前审美阶段中的自然的基础上,简述了中国近代文明之前自然审美史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2.
在反思因人为因素引起的生态失衡,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的现象时,一些生态环保人士提出了人类要“敬畏自然”的朴素口号。目的是提醒人们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该尊重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以保护生态环境,力求减少人为的灾害,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然而,有人却对“敬畏自然”这一保护生态环境的朴素口号恣意曲解,他们说“敬畏自然”就是“反对以人为本”、“反科学”、“反人类”等等,以此歪曲、抵毁生态环保人士的本意。何祚庥院士在《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一文中说:“我们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时,奉行的应…  相似文献   

3.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自然保护主义”和“人类中心论”分别以消极地保护自然和人类整体之长远利益作为终极目标。而“天人合一论”则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相依的内在的辨证统一的关系。今天,我们应从中吸取思想营养,以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面临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然而由于人类长期囿于形而上学的极端化的思维方式 ,从而在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认识上陷入人类中心主义、新自然中心主义 (或反人类中心主义 )以及不恰当地评价主体能动性的误区 ,进而在实践上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恶化 ,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们只有借助于辩证的思维方式 ,坚持“以人类发展为主导 ,以自然协调为基础”,并合理地发挥主体能动性 ,才能真正走出误区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从生产力的角度进行了探讨。指出以往的生产力发展是建立在对自然的无情征战和讨伐的基础上的,因而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今天发展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重视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的前车之鉴,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应该在以自然为友、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力。文中还就生产力的三要素与保护自然的关系提出了与传统观点不同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以自然为本的设计理念应沁入精髓,人类复杂性、多样性的各类生活方式应遵循自然这一主体,客观正确的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寻求自然和人类和谐共融的生存共处方式,是整个人类需要去共同面对、思考、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人教版语文初二年级下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以自然为主题,每篇以不同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都可以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本文是一篇很美又很能引人深思的文章,文学性很强,但是却能让人从鲜明的对比中读出地球日益严重的生意问题,认识到人类的破坏行为的严重性.激发我们关注自然、保护自然,增强爱护家园的责任感.更与当今的社会发展的总目标相吻合。  相似文献   

8.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 ,人类已开始对造成二者矛盾的原因进行深刻反思。在反思的过程中 ,传统人类中心主义首当其冲遭到批判。西方学者提出了诸多新的学说以作为自然保护的哲学依据 ,但这一切是以“人类”、“我们”这样的全称命题为表述形式来谈自然保护的 ,掩盖了“正义”问题。在汲取西方理念的精华 ,明确我们对自然保护的道德义务的同时 ,更需明确 :在“保护自然”的统一认识下 ,不同国家、不同地域应该有自己的保护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人类与自然的矛盾表现为人类意志与自然意志的较量。人类必须更新观念,放弃人类意志战胜自然意志的幻想,在遵循自然意志的前提下达到与自然意志的融合,使人类意志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
当今时代人类生存困限的集中表现是生态危机.这种危机是人类"家园"的毁坏,是将人类连根拔起.导致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对自在自然的"遗忘."其实质上就是人类只看到了人与自然的实践论关系而忘记了人与自然的存在论关系,只看到了自然的工具性而没有看到自然的自在性,最终否定自然对人类行为的"边界约束."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思想观念所倡导的"反自然"都是这种观念的具体反映.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历史的不同发展阶段,自然与文明应该如何调整好相互的关系?这是二十世纪生态文学的核心话题。十九世纪长篇小说《呼啸山庄》潜在地观照到了这一问题。它通过对呼啸山庄与画眉田庄两代人爱恨情仇故事的讲述,给我们提供了关于人类究竟应该怎样“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与自然、自我和谐相处的一个意味深长的隐喻。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面临着的空前危机,以及呼吁可持续发展的“碳中和时代”以不可抵挡之势的来临,要求人类必须注重自然和未来社会的长远发展。在全世界共同应对生态危机的诸多方案中,教育是应对人类世以来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关键途径,而其所遵循的伦理方法是责任伦理。这种以自然为目的、强调行为动机善性与行为结果善性的“自然责任伦理”成为了拯救发展困境的理论指引,它强烈要求人类为自然永续发展负责。反观现实,当前自然教育效果有待提升,“自然缺失”的问题仍然比较严重,距离社会期待与自然教育的应有之义仍有较大差距。旨在培养青少年对自然负责的自然责任伦理教育是碳中和时代下的必然趋势,且能够实现自然教育效果的帕累托最优状态。自然责任伦理教育的责任行动主体可以是集体也可以是个体,相应地,实施自然责任伦理教育也分为集体途径和个体途径。从个体层面来讲,作为社会公民的每一位个体,都肩负着履行保护自然的道德责任;从社会层面来讲,能够切实履行自然责任教育职责的实体主要是政府,其具体执行者又主要表现为政府举办的各级各类学校及其机构。自然责任伦理教育需要广大青少年关心自然资源及环境生态,认识人类社会之外的自然界的美,了解环...  相似文献   

13.
之所以要敬畏自然,是因为自然是独立的,是一个整体有序的系统,它不是我们能够创造的;是因为自然是无限的,我们不能够完全掌握自然的规律,因而无法预知我们干预自然的后果。敬畏自然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人类自身,为了人类能够更好、更长久地生存。既然人类自视为自然的“主人”,那就应当负起主人的责任,而不是对于自然为所欲为而不顾后果。敬畏自然,表明了人类的高贵和尊严。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代表人物爱默生在《自然》一书中颠覆了基督教反自然的传统,强调用直觉和顿悟的方式达到人与自然的融合。他的这种整体主义的自然观,启迪了一种新的整体主义的思维方式:把自然的本质归结于生命共同体,从自然共同体的高度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民胞物与。物与,是杜甫仁学精神的合理外推,而同时,大自然以其所涵载的宇宙生气昭示着人类生命应具的秩序。诗人在其诗作中以喜剧性(自由)自然意象展示了这种心灵与自然双向交流的形上内涵:自然对生命的启示,在自然的映照中对人生悲剧的理性观照与超越要求;对“天人合一”的体认,是诗人宇宙化了的泛人性(“本善”)精神。  相似文献   

16.
老子关爱人类,崇尚自然,老子确立人道自然至高无上的本然地位,大道自然包容万物惠及人类,人类自身的基础与社会构成从本质来看都是自然的,自然与人类各有不同的操守,前者有无限包容的操守,后者必须具有随顺自然的操守,老子确立了人在自然中的随顺地位,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不能支配自然、违背自然和破坏自然,因此人要严守自己的自然本分与自然操守。  相似文献   

17.
本在论证了人类旅游活动的发展、重要意义以及旅游活动特征的基础上,全面地论证了人类旅游活动对自然和人环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正确处理好人地关系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自然价值是自然物具体价值的概括和抽象。是“自然物价值的一般”。自然价值可分为四个方面:资源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审美价值和生态价值。自然价值是以自然界为载体,具有生态学意义的新价值观,它完全区别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以“人与自然环境”为主题,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和思考。《敬畏自然》从科学理性出发否定了“征服自然”,提出了人类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的观点,层层推进的论述、鲜明的对比让说理非常严密,令人信服。《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一篇报告文学,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藏于文章的字里行间,语言既富真实性,又富形象性和抒情性,值得一品。  相似文献   

20.
一花一世界,花草树木,飞禽走兽,这些自然之物或许本无情感,然而透过人类的眼睛,我们看到了五彩斑斓的世界。欧阳修说得不错:“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我们看到的种种,其实与风月无关,我们看到的,其实是我们自己的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