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新闻杂志是报道、解释国内外重大时事新闻的杂志,形式以深度报道和评论为主.封面相当于新闻杂志的"头版",是新闻杂志的"门面".一些世界知名的新闻杂志,如美国的<时代>、<新闻周刊>,德国的<明镜>,英国的<经济学家>等,都很重视杂志封面的设计制作.在我国,一些新闻杂志也在借鉴国外新闻杂志封面设计的基础上形成了各自的模式,体现出不同于其他新闻杂志的个性.  相似文献   

2.
美国与他国之间发生的战争历来是新闻媒体注的焦点和专家学者讨论的热门话题.美国媒介在战争新闻报道方面的立场片面性、以及美国媒介屈从于本国政府而阐述的观点而大多是在反映华盛顿和五角大楼所倾向的看法,一直受到学者的批评和指责.近年来由具有国际战事记者背景的英国学者率先发起的“和平新闻”报道思路,倡议新闻学教育在课堂上向未来的记者传授如何试图做到与“战争新闻”大相径庭的“和平新闻”报道,在国外新闻传播教育界正在逐渐形成一种“气候”,但目前似乎尚未引起国内有关学者的注意.本文拟在梳理美国媒体于近年来的战争新闻报道现状的同时,也试图对“和平新闻”这个新生理论及其职业实践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一种观念形态都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观念并非从天而降,它来自于人们的实践,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读完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已故院长F·L·莫特的《美国新闻事业史》更加深了我这方面的认识.我发现这部历史著作有一个很显著的特色,这就是当它叙述美国报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时,总不忘探索当时报人心目中新闻观念的变化.这对我们研究美国乃至西方新闻观念的发展变化是很有帮助的.以下试图借助它所提供的丰富史料,就时效观念的形成、新闻之成为报纸的主体、客观报道形式的由来以及新闻的煽情主义和人情味等方面,理出一个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4.
季苓 《青年记者》2009,(18):54-55
新闻杂志是报道、解释国内外重大时事新闻的杂志,形式以深度报道和评论为主。封面相当于新闻杂志的“头版”,是新闻杂志的“门面”。一些世界知名的新闻杂志,如美国的《时代》、《新闻周刊》,德国的《明镜》,英国的《经济学家》等,都很重视杂志封面的设计制作。在我国,一些新闻杂志也在借鉴国外新闻杂志封面设计的基础上形成了各自的模式,体现出不同于其他新闻杂志的个性。  相似文献   

5.
新闻增值不仅仅是个理论上的问题,而且对实践亦会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目前新闻界存在的诸如对受众不重视,对传播效果不闻不问,只重视信息的数量,忽略信息的质量,乃至简单地把新闻当成宣传等,在很大程度上与不重视新闻增值有关。因此重视对新闻增值的研究,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郎劲松  刘睿 《现代传播》2004,(1):108-110
新闻观念的革新与新闻实践的探索密切相关.从1845年世界上第一个新闻学研究所的正式建立,到20世纪初美国的一些大学设立专门的新闻院系并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新闻传播学的研究一直伴随着新闻实践而发展,同时新闻传播相关理论的出现也在促进新闻实践的不断拓展.伴随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型,新世纪的中国新闻传媒正在发生历史性变革,思想观念的进步与媒介实践的创新不断相互碰撞、相互引领.  相似文献   

7.
2013年初,美国传媒业界、甚至国际传媒业界较为关注的一条新闻是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斥资约5亿美元收购了美国时事电视台(CurrentTV).美国时事电视台创办于2005年,是一家以新闻为主题的有线电视台.该台的创始人是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以及乔·海特,近年来因为收视表现不尽人意而陷入经营困境.而半岛电视台在美国的发展一直不是很顺利,主要是落地情况不理想,因此两者一拍即合.半岛电视台收购时事电视台后,计划将其改为半岛电视台美国分台(Al Jazeera America).这次收购是半岛电视台美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电视的对外传播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8,(8):68-77
我国新闻史学界有一种共识,中国的新闻教育是从美国横向移植过来的。这其中,"密苏里帮"之中国成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般认为他们是美国新闻教育移植到我国的实际操盘手。本文通过考察汪英宾、黄宪昭、梁士纯和马星野的教学实践和新闻实践,发现这种移植是有限的,他们只是将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具体的、也是最容易模仿的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引入中国,但美国式的新闻理念、新闻专业主义并未随着"密苏里模式"一同进入中国的新闻教育场域。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新闻工作和新闻教育事业.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于没有正规的学习条件,所以,培训新闻干部主要是通过新闻工作的实践,但在环境允许和形势需要下,解放区还是陆续办了一些短期的新闻干部训练班和新闻学校.这方面的范例之一就是大众日报社.  相似文献   

10.
杜楠  刘贺 《新闻爱好者》2010,(2):123-123
美国的广告业是全球最发达、最典型的,这除了和美国的社会体制和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以外,同广告在美国的新闻发展历史也密切相关。因此,透视、探讨美国广告的早期发展历史和概况对了解美国新闻发展历史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新闻实践>,顾名思义当以实践为主,但<新闻实践>并非停留在一般的实践经验介绍,而是重视传媒业前沿的成功实践总结和对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从中也贯穿某些前沿理论和学术观点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2008年秋天,带着骄傲和好奇,我第一次作为专业人士参观了美国的新闻博物馆(Newseum).早在2005年,我就通过互联网知道了有个新闻博物馆,自那以后,就很希望某天能亲身体验一番,这也成为我在美国一年访学计划中的一项重要日程.  相似文献   

13.
"公共新闻":一种公共领域的新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伟 《新闻知识》2006,(1):22-24
“公共新闻”(public journalism),又被称为“公民新闻”(civic journalism),是发轫于美国,激发了美国新闻传媒为此做出一系列探索性新闻实践,在澳大利亚也引发了一系列争议的一种新理论形态。本文对公共新闻学与传统新闻学的新闻理念作一比较,文章认为美国新闻界对“公共新闻”的关注、争议和实践探索,是美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传播状况对传媒角色——“公共领域”阐释和思考的结果。并试梳  相似文献   

14.
周陈程 《今传媒》2015,(2):152-153
美国新闻史的发展与新闻专业主义的渊源颇深,从早期的政党报刊到黄色报刊,再到后来的商业化报刊的发展历史,即是新闻专业主义由产生到发展的历史。梳理新闻专业主义的诞生发展与美国新闻史的演进之间的关系很有意义。本文认为,美国新闻史的发展为新闻专业主义提供了自然的语境与实践。相应的,新闻专业主义并非天然存在,而是在媒介、政府、社会、商界的架构体系之下,彼此掣肘妥协和制衡的产物。同时,这个架构体系也为新闻专业主义发展提供了动力。  相似文献   

15.
高校新闻教育的困境与突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新闻教育,从1918年北京大学创办我国第一个新闻学教育和研究团体--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算起,已经走过了90个春秋.90年来,中国的新闻学以美国模式为主要模板,并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参照美国高校的学科制度,在新闻教育中引人传播学的实践,于1997年成立了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虽然在学科建制上我们照搬了美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模式,但是在践行过程中,对美国模式的精髓却学得形似而神不似,画虎类犬.  相似文献   

16.
我既不会画漫画,也没有研究过漫画,但我很喜欢漫画,很支持在报上刊登新闻漫画。在我主持人民日报工作期间,人民日报是比较注意刊登新闻漫画的。我离开人民日报之后,人民日报和人民日报海外版对新闻漫画仍然是比较重视的。十年内乱是一个十分黑暗的时期,充满着荒唐、丑恶、血泪和冤恨。因此,在十年动乱结束之后,拨乱反正的任务是十分繁重的,我们宣传工作者在这方  相似文献   

17.
新闻写作课作为新闻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业务实践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诸多的教学方法当中,案例教学无疑是使用最广泛、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原因很简单,案例教学通常是以呈现的新闻事实为基础,让学生在活生生的新闻事件中去理解新闻写作原理在实践中的运用,当然也就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高校新闻教学的误区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以来,高校新闻教育在办学数量与办学规模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教学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高校新闻教学囿于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训练不够;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不重视.高校新闻教育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多开展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加强新闻实践能力的训练,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19.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其创建者沃尔特·威廉姆斯(Walter williams)确立的"学习新闻最好的方式是动手实践", "新闻工作是一个世界化职业"的教育理念,以及贯彻其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密苏里方法",百年来在世界新闻教育界享有盛誉.对中国新闻教育事业影响深远.当下,其搭建多层面多样化实践平台,坚持全球化教育视野,建设理论与实践互为支撑的师资队伍,从细微处入手促使学生确立诚信意识遵守诚信原则的做法,值得国内新闻教育界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移动互联网升级发展,传播速度更快,传播途径更宽,传播主体扩散至每个人.媒体更应坚持新闻价值选择标准,新闻道德伦理的基石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在新闻实践工作中,个别媒体只重视新闻价值而忽视新闻伦理道德的情况时有发生,客观上造成了新闻价值和新闻伦理的内在冲突,表现为新闻价值与新闻伦理失衡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