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我是名学美术的学生,画了许多画。很多人都自称懂得现代艺术。他们总是告诉你某幅画的意思。当然,许多画并没有什么意思。它们只不过是些漂亮的图案。我们喜欢它们就像喜欢漂亮的窗帘料子。我认为小孩往往比任何人都更擅长欣赏现代画。他们观察得更细致些。我妹妹只有7岁,但她总能评价出我画的好坏。昨天她到我房间来。  相似文献   

2.
我小的时候,曾祖母讲过一个故事,人死了之后,像旅行一样在路上走。走着走着,看到路口摆了两碗酥油。一碗黑,一碗白。酥油白的好吃,细腻香醇;黑的粗粝,苦,酸。  相似文献   

3.
案例1、美国孩子画苹果,老师拎来一篮鲜果,由孩子们任拿一个去照着画;日本孩子画苹果,先由老师拿苹果让大家观察一番,再让学生照着画;我们中国孩子画苹果,则是由老师先在黑板上画一个标准苹果,然后规定先画左、后画右,这里涂红、那里涂绿……结果,只有中国孩子画得最像苹果,而日本孩子画得则像鸭梨,美国孩子画得或如南瓜,或如葫芦。  相似文献   

4.
秦文君 《山东教育》2005,(23):95-95
萦袅从来就把我当成她的好友,我俩常常说些好笑的话,旁若无人地笑成一堆;有时两个人一同去看电影,挨着坐还要手拉手,好得就像一个人。  相似文献   

5.
没有去意大利之前,听人说意大利美得像画一样,但看了罗马,逛了威尼斯,似乎也没觉得哪里像画。只有到了Burano(布拉诺),这个世界上色彩最鲜亮的地方,在街道上、小桥下一走.才感觉融入了一幅重重的、  相似文献   

6.
春姑娘     
3月5日晴春姑娘,像一个可爱的画家,画绿了山峰,画美了水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一棵浓密的树,站在太阳里,像一个深沉的人,面上耀着光,像一脸的高兴,风一吹,叶子一浮动,真像个轻快的笑脸;可是叶子下面,一层暗一层,绿沉沉地郁成了宁静,像在沉思,带些忧郁,带些恬适。松柏的阴最深最密,不过没有梧桐树胡桃树的阴广大。疏疏的杨柳,筛下个疏疏的影子,阴很浅,像闲适中的消愁。几茎小草,映着太阳,草上的光和漏下地的光闪耀着,地下是错杂的影子,郁着一团绿意,像在低头凝思o  相似文献   

8.
今天,我给外婆画张像。 “外婆,您坐好,让我给您画张像,把头偏过来些。行了,咱们开始咯!” 瞧,淡淡的眉毛下,一双似醉的眼睛深陷人眼眶,充满了慈爱。记得那次我生病了,连饭都吃不下,空着肚子去了学校。午休时,才感觉到饿得一点力气也没有了,而教室门口奇迹般地出现了您的身影。  相似文献   

9.
“飞白”,原为一种书法艺术,笔画中间露出一丝丝的白地、无墨、断丝。就像画家画画,总要留点空白,叫“虚实相生”,如画鱼不必画水,目的是留给欣赏遐想的余地;音乐家演奏,也要留点空白,叫“无声胜有声”,目的是让听众于无声处想音乐,充分增强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就像人写章,用笔“挫顿”,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目的是让读从有尽的字中体会无尽之意;象戏剧表演中的“静场”、  相似文献   

10.
苦瓜     
我家的院子里种了苦瓜,细长的苦瓜藤上挂着许多苦瓜。有直的,像接力棒;有弯的,像月牙儿苦瓜穿着淡绿色的衣服,身上隆起的许多小疙瘩,像癞蛤蟆的皮。我摘下一条长苦瓜,把它切成两半,就成了两只长长的摇篮,里面睡着许多小宝宝,还盖着棉花被呢!挖去棉花被和小宝宝,妈妈用刀切成一小片一小片的,像月亮饼。炒熟了吃一块,有点苦,但凉丝丝的,很好吃。苦瓜$江西省吉水县实验小学二(3)班@彭舸  相似文献   

11.
魔力热身拿起画笔画张像吧拿起笔来,给你敬佩的人画张像,或给你喜欢的人画张像,或给疼爱你的人画张像……既留下他们让人难以忘记的形象,也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最后别忘了给这幅画起个有文采的题目哦!  相似文献   

12.
小水珠     
我坐在池塘边,池塘中央有一块假山石,石呈三角状,布满着碧绿碧绿的草儿。假山中间,是一个喷头,上面钻了八九个孔,一旦冒出水珠来,还有点特色呢!突然,我的眼前迸出一簇簇小水花儿。定神一瞧———呀,喷泉真的冒水啦!瞧,这个小水珠蹦得多高。像什么?———像细雨,太大了些;像珍珠,嫌小了些;像雪粒,又薄了些———我无法比拟。它玲珑剔透,它轻快活跃,它富有生命力。对于它,我找不出一个恰当的词语来形容———我可爱的小宝贝!水珠纷纷洒下。轻风吹来,它过轻的身体被微风卷起,飘飘扬扬,慢慢降入塘水之中,它多么像自然界的…  相似文献   

13.
有一个教育界人人熟悉的画苹果的故事:大意是说,美国的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时,提上一袋苹果,一人分一个,让学生看、摸、闻甚至咬上几口,然后开始画苹果。结果,大多数学生第一次画出来的像西瓜,第二次画出来的像梨,第三、四次画出来的才像苹果:中国的教师教学生画苹果,只带一支粉笔,先对全班学生讲画苹果的注意事项,然后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示范,学生照着老师的样板画出来:结果,所有的学生第一次画出来的就像苹果(引白《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相似文献   

14.
青年画家沈威峰的《葡萄秋虫》,是我非常喜爱的一幅画。常常在我回味一些比较活泼,或者说比较有生气的课例的时候,我总想打开画册欣赏这幅画,因为从这幅画里,我悟出了一堂好课应具有的韵律感。这幅画采取传统的倒三角构图方式,左下方留出大片空白。一只栩栩如生的秋虫窥视着空白处,像在寻觅着什么,又像在用它清幽的鸣声将空白填满,遂使“无画处皆成妙境”;它头上那两茎细若游丝的触须,更带给人几多遐想!那用浓淡两种墨色绘出的虬枝,用枯笔勾出的老藤和用泼墨渲染的阔叶,以及那用多种笔调巧为点染的葡萄,都给人一种伸手可触的…  相似文献   

15.
开心乐园     
似像似不像 这两幅画初看起来毫无其同之处,但却有7个地方画得相似,你能找出来吗?  相似文献   

16.
彭安清 《江苏教育》2001,(17):12-13
“我家的孩子越来越爱惜粮食,热爱劳动,关心他人了……”;“我家的孩子更加聪明了,不仅爱动脑,而且爱动手,好几件小玩意儿,做得蛮像,还挺有创意的……”;“我家的孩子皮肤虽黑了些,但脸蛋总是红扑扑的,不挑食,饭量大了……”;“我家的孩子的审美情趣提高了,不仅图画画得很有生活趣味;而且作也写得有血有肉……”经常在街头巷尾或家长学校听到上述种种议论,真令我感到欣慰和自豪。孩子们的种种变化充分证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地制宜,立足实践,走“农、科、教一体化教育”之路,对学生道德品质、化知识、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等素质的全面提高,对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创造潜能的开发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像一首优美的诗,合辙押韵,琅琅上口;似一幅迷人的画,生动传神,形象逼真。其实,它非诗非画,却有诗的韵昧,画的色彩。这就是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首创的“词串识字”。  相似文献   

18.
十万个为什么之各种矛盾版1.何老师,我要问些麻烦的问题:迷恋电子游戏、看太多言情和武打小说、过早谈恋爱、追星等,我们都知道这些事是非常浪费时间的,可是这些事情就偏偏那么的有趣,让人沉迷!我们也知道很多口感好吃的东西,其实是非常没有营养,甚至吃多了对身体有害的,像  相似文献   

19.
一封家书     
老爸:你过得可好?我和妈有吃有穿,你不用担心。反倒是你,省吃俭用,工作又累,总让我们不安。每次打电话告诉你要吃好休息好,你都当成耳旁风了。切记,要吃些高营养的东西,如牛奶、鸡蛋、鱼、肉之类;多吃水果蔬菜。钱要花到,生活质量才会提高;妈前天买了两大袋梨,总共才八元(约两角一斤),很好吃。秋季你也多吃水果,别吝啬得像个小气鬼,跟自己的身体过不去;我们不怕你花钱,就怕你花得太少,记住了吗?看到我写信用的纸了么?是叔叔上次回来带的。我有收藏这些纸本的爱好,不知何时才舍得用,给老爸写信先用几张,过一把“纸…  相似文献   

20.
观丹青妙手作水墨山水是一种享受。大处浓云泼墨,酣畅淋漓;小处勾画寥寥,笔笔成趣;该点染处,用笔得法,神韵飞扬;显主体处,匠心独运,画龙点睛。笔者对丹青不算内行,但也看出些门道,觉得很主要的一点是在层次的布排上,作画过程中的种种手段,很多都是在层次上下功夫。欣赏者也需看出画的层次方能得其妙处,否则很难读懂中国的水墨丹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