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明 《生物学教学》2005,30(5):13-14
“问题探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1 分子与细胞》实验教材编写的一个亮点,被编排在每一节课的开始,是由图片 情景 讨论题组成。探讨中的问题,有的来自生活;有的来自科学实验;有的来自科学史;有的来自最新生物科技等,对导入新课、驱动学生主动学习有一定的作用。笔者认为,在组织“问题探讨”专栏教学时,应根据讨论题的难易、  相似文献   

2.
张琳 《生物学教学》2007,32(4):28-28
人教版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每一节,都以“问题探讨”专栏开始。这些“问题探讨”是由图片+情景描述+讨论题组成的。问题有的来自生活,有的来自科学实验,有的来自科学史,其中以切合学生生活为主,所问问题有一定深度,对于驱动学生的主动学习有一定的作用。在学科教学中,以问题(任务)驱动,引导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应是基本的策略和方式每。为此,教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方便——设置了“问题探讨”栏目并把其放在节首。以下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新的小学语教学大纲的试用,标志着我国小学语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大纲周密完备,内容博大丰富,要求明确具体。在学习中,我们瞻望语学科的未来前景,增添了许多语教学新的观点和认识。现撮要录出,有的问题没有展开。有的问题难下结论,目的是抛砖引玉,以求学好、用好新大纲,指导21世纪语教学改革,提高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在教材建设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现行教材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以现行高中数学教材为例提出一些问题,供教材研究专家及教材编写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下教材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构建的新课程体系,在诸多方面较之以前有很大的突破和创新。课程教材改革一直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教育改革的热点与难点,在其改革发展的进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其中,新课改下的教材质量与管理便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经过一段时间的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的使用,对其内容框架、文字表述、图像设计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有了较深的担忧。对高中学生而言,教材在地理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教学功能,是不可替代的。遗憾的是,教材内容有众多不恰当之处,有的甚至是严重的错误。今仅以第二册部分内容为例,谈谈我们认为值得商榷的问题,以期抛砖引玉,为教材以后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推动着化学的发展,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但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常规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实验,已经沿用多年,虽有个别实验进行过调整和改进,但总体上仍未摆脱常规实验设计思想的束缚,以至于有的实验忽视了环境保护,有的实验成功率低,有的实验现象不明显。所以,化学实验改革迫在眉睫,而针对常规实验的不足,改进传统实验形式,创新实验设计,是目前化学实验改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谈成人教育教材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为了与国际接轨,成人教育加强了教材建设,这主要表现在对专业和课程设置进行调整的同时,编写出版了一批实用性、通识性、交叉综合性教材。这些教材增加了应用性、操作性等方面的内容,但也在不同程度上减少了基础理论方面的知识。同时,出现了一些“假冒伪劣”教材,这就为成人教育教材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握成人教育教材建设发展的动向,是教材管理者应当密切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今后职业培训教材开发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职业培训教材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品种和数量都有了很大的增长。但是,我们应当看到,一方面教材建设中的一些大的问题(如怎样摆脱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的束缚,建立起新的适应职业培训特点的教材体系的问题)尚未解决;另一方面,现有教材品种数量与现代化建设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下新职业、新工种大量涌现的现状还不很适应。这些问题困扰着我们,也制约了职业培训事业的发展。因此,加强职业培训教材建设,是发展职业培训事业迫在眉睫的大事情,亟需强化。 一、大力开发各级各类职业培训教材 1.突出…  相似文献   

10.
现就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做一些分析。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对策。一、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信息技术教育的硬件问题。有的学校只重视电脑的数量,而不重视电脑的质量,因而造成学生机房的电脑比较落后,电脑配置低、速度慢,加上有的教材有过于专业,术语繁多,深奥难懂,再加上没有网络设备,电脑只能单机使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法学教材建设与法学教育的发展休戚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学教材的编写成果显著,出版了大量较高质量的教材,但在结构安排、内容安排、学术规范等方面存在不少疸。适应新时期我国法学人才培养的要求,今后我国法学教材建设的基本思路是推出一批具有较高质量和水平的个性化教材。  相似文献   

12.
电子技术实验教材建设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初步探讨了电子技术实验教材体系的建设问题,从教材建设的出发点,教材内容的合理配置和教材建设过程等三个方面,提出如何建立结构合理、完善的电子技术实验教材,对于促进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英语教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在英语能力标准,教材体系,考试评估等方面英语教育“一条龙”机制一体化的问题,论证了其推动我国英语教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并提出作者的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教材建设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本分析了目前在高职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应遵据的原则,提出了在教材内容选择、编写队伍、教材结构、组织领导等方面要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初步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历史性跨越。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良好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如何确保高校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已成为高等教育战线不得不面对的首要问题。高校教材建设工作理应为此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当前教材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还不能满足新时期高教事业的发展需要。本文侧重探讨高校教材编写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句《诗经》中的名句出自《诗经》的首篇《关雎》。《关雎》曾多次编入中学教材,汤显祖《牡丹亭·闺塾》也选入了高中语教材第四册。其中有闺垫先生陈最良吟诵并讲解《关雎》前四句的情节。对“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好”,在教材中,有的注为“hào”,有的没加注。各类练习册和教学辅导用书有的说念“hào”,有的说念“hǎo”,让人莫衷一是。时下的电视剧也经常引用。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句,剧中人物有的将“好”读着“hǎo”,有的读着“hào”.读法也很不统一。“君子好逑”的“好”到底该怎样读.有必要进行一番辨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职语存在着如下问题:(1)教材设置错位:虽然经过几次重大修改,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受高中教材的影响,还是以知识点为主。(2)教学方式不当:照一般中学的教学方法,一篇篇课分析讲解,造成学生疲倦厌烦。(3)教育理念过于强调学科的工具性,过于强调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和应用的写作训练,而忽视对人素质的关注。(4)课时设置不足,三年语,有的只上两个学期;每周四节的课,有的被删减至两节。  相似文献   

18.
1问题的提出 在一次有关如何使用初中和高中数学教材教学的培训中,34位教师围绕“统计总体”的概念以及“标准差”的使用,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针对“什么是总体”这个问题,教师提出疑惑:不同的数学教材对总体这一概念给予了两种不同的解释。例如,要了解某校教师的工资水平,有的教材把该校全体教师看成总体,有的教材则把该校教师工资的全体看成总体。不同版本的教材为什么要对总体的概念给予不同的定义,教学中应以哪种说法为准?关于标准差的使用,  相似文献   

19.
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新周期日趋缩短,职业学校教材应及时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然而,职业学校现在使用的教材,往往要滞后几年甚至十几年,更不用说教材还应具有前瞻性了。教材内容滞后于社会发展并不奇怪,教材建设本身就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从规划立项、编写,再到出版发行,需要较长的时间,有些教材还需要试用一两轮,待试用期结束时,有些内容又过期了。特别是计算机专业方面的教材,往往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财经专业、德育课等方面的教材也常常跟不上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现阶段我国各…  相似文献   

20.
蒙春荞  李英 《现代教学》2007,(11):33-34
上海二期课改高中数学新教材实施以来,不满意的声音比较多,这些声音中有的来自数学教育专家,有的来自一线数学教师。他们中的不少人甚至觉得一期课改的高中数学教材比二期课改的要好。在这一背景下,上海市康士凯数学名师培养基地本着“改革是必然的趋势,现行的教材也必须不断完善”这一认识,申报研究课题,从中数学教材最难改革的部分——立体几体入手,对此研究了德国,美国,法国的教学教材,并根据一期课改和二期课改数学教材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完善教材的建议。[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