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科学发展观是在基本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地提出和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什么"和"怎样发展"的问题,为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句话展开,包含着我们坚持的是"科学"的、"中国"的、"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包含着我们坚持的是社会主义的"理论""道路""制度",包含着我们要走和平发展道路、要用新发展理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多重含义。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选择是一个关系到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重要问题.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两代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各自确定的社会主义发展目标,进行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伟大探索.从毛泽东"大同"理想到邓小平"小康"社会,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模式选择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变.从这一转变中,能发现一些具有规律性的东西,这对我们今天进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有重要启迪作用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经历了"两个阶段论"、"初级阶段论"和"初始阶段论"这样一个演进过程。毛泽东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创始者,提出了"两个阶段论"。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探索的经验和教训,尤其是毛泽东的探索,邓小平创立了"初级阶段论"。江泽民深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阐释了"初始阶段论"。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高职院校要用"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理念统领教育教学工作,必须牢记"科学发展、和谐社会"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6.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过渡有"半途夭折"和"寿终正寝"两种形式,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通过资本主义的"半途夭折"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生产关系赖以存在的生产力的起点和饱和点形成了生产关系的区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区间是前后交错在一起的.在这个交错区内社会现象极其复杂,只有站在历史发展的制高点,用联系的观点和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态度,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方面的发展事实进行理性思考,才能科学认识"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  相似文献   

7.
"渐进发展"理论是列宁社会主义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向着社会主义目标"渐进发展"的理论。列宁的"渐进发展"理论随着俄国的社会实践逐渐完善和发展,十月革命期间列宁提出和形成了"渐进发展"的理论,经过国内战争时期和新经济政策时期,"渐进发展"理论走向成熟。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继承和创新了列宁渐进发展的理论,使得这一理论进一步成熟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大大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和矛盾的认识,更全面地把握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阶段性和长期性,通过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约辩证认识,进一步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理论问题的理解,从而发展和创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是我们共产党人必须继续写下去的一篇大文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的辩证统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牢牢把握"三个总"新概括和"八个必须"基本要求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继承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进行了继承与发展,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展现;对"发展理念"进行了继承与发展,是合理形态之新发展思想的中国表达;对"发展战略"进行了继承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表达;对"发展目的"进行了继承与发展,是"一切为了人民"价值指向的守正与创新。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资本主义"不争、不怕、不变"的原则。他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阐述发展外资经济的必要性、发展私营经济的重要性和"一国两制"的战略意义。中国特色资本主义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前提和基础,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服务的。邓小平中国特色资本主义观是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资本主义的存在与发展不会削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尼赫鲁的社会主义思想涉及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民主政治等方面,其实质是将资本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公平"相结合,试图走中间道路。尼赫鲁的社会主义思想在实践中遇到诸多挑战和问题,但尼赫鲁的社会主义实践是符合印度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实践,不仅奠定了印度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而且为印度未来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经验与借鉴。尼赫鲁的社会主义思想和实践,对社会主义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辩证法的批判本性是社会主义成为"科学"、科学社会主义成为"现实"的内在逻辑。它作为马克思辩证否定观的核心内容,也是认识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方法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从"不是"到"是",再到"是什么"的辩证否定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对既有社会主义模式的辩证否定,在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维度上承载着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和核心价值,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社会主义价值自觉的中国个案。以辩证否定思维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在本质论上坚持"共同富裕"与"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统一,在阶段论上坚持"全面小康"与"民族振兴"的目标统一,在特色论上坚持"中国本位"与"世界视野"的内涵统一,在动力论上坚持"动态改革"与"科学发展"的路径统一。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四个坚定不移"是辩证的统一,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不可分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四个坚定不移","四个坚定不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和壮大提供动力和保障;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含着"四个坚定不移",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坚定不移"才能得以贯彻和落实。  相似文献   

15.
从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提出到胡锦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探索经历了"探索起点"、"继续推进","深入发展"和"新的突破"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立足于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它必然要求以生态文明的标准来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科学发展"作为基本的发展战略,其发展是"绿色"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其基本历史任务,它必然要求将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作为其主要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以人为本作为其理想和价值追求,它着眼于通过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新探索,是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两个彼此独立又自成体系的理论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以及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以及怎样发展"的观点,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形成奠基于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毛泽东1956年倡导"进行第二次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起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其历史起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是其理论起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其逻辑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其产生已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邓小平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江泽民成功突破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胡锦涛成功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马克思的主要贡献,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石。延续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既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之道,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根本之道。确立"群众标准"命题,解决检验社会历史进步的最终标准,这是对唯物史观的延续;而确立"检验社会主义"命题,回答"如何检验社会主义"的问题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延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