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墨者黑     
黄永达 《垂钓》2005,5(2):69-69
我和女友很谈得来,可她就是对我钓鱼持有异议,认为钓鱼是浪费时间、毫无意义的事,叫我多花点心思在事业上。她讲的似乎也有道理,但我想其根源在于她从未尝试过垂钓,所以根本无法领会垂钓的乐趣。  相似文献   

2.
刘强 《钓鱼》2004,(17):26-26
对于垂钓,我是“土八路”,最多也只能算足个“假洋鬼子”而已。我没有机会参加“大师们“开办的“垂钓学习班”,也无缘参加花样繁多的钓鱼比赛,只是闲暇时间看看书,读读北方的《垂钓》、南方的《钓鱼》,有时看看电视里的垂钓知识讲座,到一些钓鱼网站瞎逛,只有周末才能去过过钓瘾。  相似文献   

3.
2006年6月17~18日.“2006年全国钓鱼锦标赛(西宁站)”在青海省西宁市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隆重举行。这是在高原首次举行全国钓鱼锦标赛,也是2006年中华名人垂钓俱乐部主办全国钓鱼锦标赛系列赛的第一站。在全国锦标赛举办之前,还进行了“2005年全国钓鱼锦标赛总决赛”,中间还进行了青海湖放流的公益活动。这一系列与垂钓相关活动的开展,在我国西部掀起了一股垂钓热。  相似文献   

4.
赵涵 《中国钓鱼》2006,(6):75-75
《中国钓鱼》杂志一直是我们钓迷的良师益友。许多初学垂钓的朋友,喜欢把她称为“教材”,我以为并不过分。纵观《中国钓鱼》杂志20多年的日益更新,从“幼小”成长为“壮年”,无不与《中国钓鱼》杂志的编辑、作者、读者密切相关,有汗水,也有泪水。所以,我们越喜爱《中国钓鱼》杂志,也就越珍惜和关注《中国钓鱼》杂志。  相似文献   

5.
妻子本不喜欢钓鱼,她看我双休日东奔西走的“苦”于垂钓,便对我说:“钓鱼还不如买鱼吃呢。”我想妻对垂钓无兴趣,定是未尝到钓鱼的乐趣。于是我寻找与创造机会,携妻去垂钓了仅两次,妻便对垂钓的看法大为改观,再继续一次,妻的钓兴更是一发不可收。  相似文献   

6.
张东明 《钓鱼》2004,(23):11-11
11月14日,春城昆明天气晴朗,风和日丽,气温在22℃左右,《钓鱼》杂志社“读者杯”全国钓鱼巡回赛云南分站赛为美丽的春城又添风采,吸引了许多云南省及周边地区的《钓鱼》杂志的热心读者,160多名垂钓爱好者一大早就兴致勃勃地来到了该省有名的垂钓基地呈贡县桃源垂钓山庄,参加属于自己的垂钓盛会。  相似文献   

7.
杨天举 《钓鱼》2007,(5S):64-64
据《中国商报》载:美国订立的“钓鱼法规”,在许多州已详细到“繁琐”的程度。以马里兰州的“钓鱼法”为例,总共就有50多条款,其中包括须持“垂钓执照照”才能在野外垂钓.  相似文献   

8.
有的渔友平时自由垂钓收获较大,经常是满载而归,但在钓鱼比赛时成绩却不理想,总难取到名次。为什么同样是钓鱼差别就那么大呢?我想关键的问题是:钓鱼比赛是“人等鱼”,自由垂钓是“人找鱼”,两种钓鱼的方式截然不同。钓鱼比赛规定抽签定位,无论位置好坏或有鱼无鱼,你只能在那里定点垂钓,等鱼上钩。而自由垂钓的方式就不一样了,哪里有鱼就到哪里去钓,到处搬家追踪鱼群,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名钓鱼爱好者,从第一次钓鱼至今,少说也有了40年,但真正迷上钓鱼,也就是十来年的事。钓鱼的次数多了,获鱼的数量品种多了,钓友之间有关钓鱼的话题也就多了,于是就生出诸如垂钓座右铭之类的东西来。钓友们把我的“渔而不食,钓而不工”的座右铭戏谑为“违心论”,我却笃信不移,并拟此文以正言。鲜鱼煮成的汤,其美味令神仙也垂涎三尺,何况凡人!不去食用钓获的鱼?鬼信!是的,放着美味不去享用,那才是天字号的傻瓜哩。我是说,钓鱼之目的不在于吃鱼,而在于修炼身心,陶冶情操。中国几千年的垂钓文明史,并没有多少如何烹饪…  相似文献   

10.
平原 《垂钓》2005,5(11):66-66
钓鱼“玫瑰”钓鱼好像是男子汉的天下,可是世界上最佳的钓手却是美国的一位生长在垂钓世家的女子。这位生长在德克萨斯州德的42岁的中年女子从小酷爱钓鱼。1986年她钓到一尾22千克的德银剑鱼。刨下当年的世界记录。自打那儿之后,她先后创造过20多项世界记录,其中最高记录是钓到一尾206千克的银剑鱼王。  相似文献   

11.
辛延明 《垂钓》2001,(10):7-8
挪威一名“垂钓好手”不但钓鱼了得,就连重达二百多磅的男子也可钓上来。这名高手日前在钓鱼时发现一个老翁随水浮流,于是立即运用高超技巧,将这名老翁“钓”出鬼门关。  相似文献   

12.
顾珠英 《钓鱼》2010,(3):59-61
两个钓迷,一拍即合 我的那位俄罗斯同事左拉蒂娃,经常翻看我带去的《钓鱼》杂志。她告诉我,她业余时间喜欢到河湖上垂钓,而且还是伊尔库次克市钓鱼协会的一名副会长哩!她说,在俄罗斯有一支庞大的垂钓队伍,单就伊尔库次克市,就有钓鱼组织40多个、垂钓爱好者2000多人呐。  相似文献   

13.
马建华 《钓鱼》2005,(20):36-37
自“台钓”传入大陆后,经过成千上万钓手的不断改进以及钓鱼媒体的大力推广,大陆钓手的技术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其钓法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立的垂钓方式——悬坠钓。可以亳不夸张的讲,现代的悬坠钓法已经摆脱了最初“台钓”的框框束缚,成为了一种崭新的垂钓技术。但直到现在,仍有大批钓友将其称为“台钓”,部分钓友直到现在仍然用“台钓”的基本理论来指导自己的钓鱼活动,众多的钓鱼刊物虽然也展开了对现代悬坠钓法的技术性探讨,但系统性介绍悬坠钓的文章不多,而部分介绍悬坠钓的理论文章又过于深奥,  相似文献   

14.
“贺岁杯”钓鱼大赛募捐活动在深圳举行印度洋海啸灾区牵动了全世界人的心,也牵动了常与海打交道的钓鱼人。1月16日,由深圳市钓鱼协会、公安部边防局深圳生产基地、深圳市红十字会共同发起的钓鱼界情系海啸灾区“贺岁杯”钓鱼大赛募捐活动,在风景优美的深圳市双龙生态庄园钓鱼竞技场举行。这次活动吸引来自广东、福建、甘肃、陕西四省的150多名垂钓高手同场竞技,  相似文献   

15.
钓鱼与健康     
王春华 《钓鱼》2007,(6S):68-68
据考,在上古时代的农牧时期之前,钓鱼就是人们最基本的生存方式之一。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渔猎时期”,已足以说明钓鱼与人类生存的关系了,所以,中国有“垂钓古国”之誉,钓鱼之风更是出了名的,皇帝中不乏垂钓爱好者,舜少时曾钓鱼充饥,周穆王西征途中还不忘在黄河中钓一阵。汉昭帝白天钓兴未尽,夜里还掌灯而钓。  相似文献   

16.
东子 《中国钓鱼》2000,(3):11-11
位于北京市区东南方的碧春垂钓中心是中华名人垂钓俱乐部的垂钓基地,也是北京市钓鱼协会的比赛基地。 碧春垂钓中心地处朝阳区垡头,附近有公交车,交通较为便利。它以大棚内垂钓为主,棚内有一口能容纳60多人同时竞技的鲫鱼池,还有两口休闲地,并配有餐厅、钓具小卖部和停车场为钓友提供很多方便。这里每年冬季都举办比赛,由北京市钓鱼协会主办的“碧春杯”北京市钓鱼(冬季)锦标赛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对北京市竞技垂钓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碧春”──冬季竞技钓好去处@东子  相似文献   

17.
孟昭宁 《钓鱼》2004,(9):45-45
笔者垂钓整整10年,每每觉得体力较以往有很大改观。得意之际,总以为是垂钓带来的好处,所以对钓鱼更是如醉如痴,自诩为“钓鱼发烧友”。这样过于投入而又没有节制的后果是身体得不到好好的休息,一朝病发近乎不可收拾,痛定思痛,虽然疾病不是由垂钓而来,但狂热的垂钓影响了休息,降低了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则是显而易见的。我对自己多年来不健康的垂钓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得出垂钓健身“五不宜”,特细述于后,钓友们应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8.
严明 《垂钓》2002,2(6):50-52
“一人一竿在手,池塘钓鱼不发愁”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而休闲钓鱼活动的广泛开展,垂钓水域的不断拓宽,钓竿种类的愈来愈多,都为钓鱼爱好者选配钓竿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张仲斌 《中国钓鱼》2006,(12):68-69
一年一度的冬季叉闯入了我们的生活,钓鱼人打破传统的观念,所谓“冬季是钓鱼的淡季”这一思想的束缚,勇敢而又顽强地走出温暖的居室,携带着钓具,走向广阔的垂钓世界。冬令垂钓除了钓鱼外,锻炼身体增强体魄,寻找垂钓的欢乐,过一把钓鱼瘾等也是许多冬令钓鱼人的共识。但是,冬季气候确实还是挺寒冷的,钓鱼人外出垂钓,做好疾病的防治,也应提到议事日程。冬令野外,对钓鱼人最主要的威胁是寒风、寒冷、潮湿,即风、寒、湿,是致病的因素。对我们钓鱼人来说,最常见的疾病就是腰腿痛。  相似文献   

20.
余淼 《钓鱼》2004,(13):11-11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2004年英国“享受垂钓”展会。“享受垂钓”是英国每年举办的规模最大、涵盖面最广、完全面向钓鱼爱好者的展会。观众不但能够在展会上购买到最尖端的创新渔具产品,还可以与钓鱼大师们交流心得,了解垂钓的技巧。正如展会组织者泰勒所说的那样,“享受垂钓”展会是“最大的交互式展会,钓鱼爱好者们可以在这里获得最新产品,聆听英国最有声望的钓手的教诲”。虽然二月的英国还很寒冷,有些地方仍在下雪,但热情的钓鱼爱好者们还是从欧洲的各个国家聚集到这里。在开展的3天,共有28541位钓鱼爱好者入场,较去年增加了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