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科学的日益深入,研究领域的逐渐扩展,新兴学科的不断涌起,高校文科学报的学术传播媒介作用正越来越显示它的强大作用。通过学报这块发表科研、教学成果的园地,学术成果不断为社会所承认,为四化建设所服务;被十年“文革”践踏了的作者队伍,也正在学报这块园地里重新组合、壮大,特别是为数不少的青年学者的处女作也正通过学报为世人所知,并展示其内在的潜力和扎实的功底。然而这些均离不开甘作他人嫁衣裳的学报编辑,编辑也正是通过自己默默无闻的劳动,运用学报这一形式传播  相似文献   

2.
我是怎样﹃操作﹄稿件的︽植物学报︾编辑部王葳我从事《植物学报》的编辑工作5年有余。5年多的辛苦没有白费,在“给他人作嫁衣”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改造了自己。现在,我可以自豪地对人宣称:我不仅是一名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综合性专业学报的编辑,而且是一名极力...  相似文献   

3.
王伊洛先生发表在《编辑学刊》1992年第1期上的《试析职业编辑与古典编辑概念》(以下简称王文)我以为有欠全面。王文提出了职业编辑与古典编辑两个概念,认为:“近现代的编辑工作,是一种以传播为目的的社会性行业,从事这一活动的编辑家们把传播真实、新鲜、有用、有趣的信息作为自己毕生从事的职业,并以此为谋生的手段。这种编辑,更确切地说应该称呼为——职业编辑。”而古代编辑活动“与职业编辑有着极大区别”。文章概括了古代编辑活动的四个特点:“第一,古代编辑活动往往是个人或数人业余半业余的志趣活动。”“未能形成一种独立的社会性行业。从事编辑活动的学者们并不以此谋利,也不把这种类型的编辑活动作为维持生计的手段。”中国古代编辑史上  相似文献   

4.
一般说来,人们普遍认为,学报是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但是,人们对于学报编辑的认识则就有些众说纷坛了。有人说,学报编辑是“收发员”;有人说,学报编辑是“文字匠”;还有人说是“校对员”。真可谓五花八门。从表面上看,这些说法似乎相去甚远;但从本质上看,这些说法又确乎是基本相似的。相似之处正在于这些说法都忽视甚至抹杀了学报编辑人员在学报工作中的能动作用和主体意识。本文认为,学报编辑在学报工作中并非处于被动地位,而恰恰处于主导地位。学报编辑在工作中要具有极强的主体惫识。  相似文献   

5.
试论学报编辑知识结构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理  陶路 《编辑学报》1992,4(1):40-42
现代科技高速发展,据统计仅科学门类就有2000多个,科学技术文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突飞猛进地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学报编辑要想做好本职工作,必须适应形势,跟上时代的步伐,尽可能多地了解所涉及领域内的科技发展情况,掌握新学科的基本内容。诚然,在这种“信息爆炸”的年代,要想使自己成为达·芬奇式的全才人物是不可能的,甚至退一步讲,使我们成为某一学科领域里的全才人物都是不可能的。要求学报编辑在工作之余去学习、掌握众多的知识,困难很多,关键是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知识结构;知  相似文献   

6.
在编辑学理论大厦的建构中,最引人注目而争议又颇大的一个问题是编辑概念的界定。从八十年代初编辑学的明确提出,到目前已出版数个大型专业期刊和几十种专著,在不同领域从事编辑活动的专家们,依照各自的经验,从多个角度对“编辑”这一理论主题作了富于独创性和启发性的探索。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编辑概念,也为后人的进一步研究提  相似文献   

7.
对读、写、编相结合的思考卢传裔高校学报是学术理论刊物,而学术理论刊物的研究领域是极其广阔的。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学报编辑,不仅要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而且要有较高的知识业务修养,否则是难以适应学报编辑工作的。不少人把编辑称作“杂家”、“通才”,要求编辑...  相似文献   

8.
徐敏 《编辑学报》2011,23(1):85-86
从事编辑工作2年来,我切身体会到编辑工作不为人知的辛劳,也深深感受到辛劳过后的成就感与满足。"要做一个好编辑"这个信念牢牢扎根于我的内心。编辑部里老编辑们的多年经验和言传身教,同事们平日里的热烈讨论和摸索实践,使我对"编辑"这个岗位的内涵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对如何在这一领域实  相似文献   

9.
文章论述学报编辑应该成为“学术活动家”。作者首先阐述了“学术活动家”的内涵和应该具备的素质;接着从学报编辑是公共学术空间的具体管理者,学报对学术研究具有引领作用,说明学报编辑成为“学术活动家”的必要性。最后对学报编辑队伍的建设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努力拓宽学报编辑的学术视野,二是建立“学术活动家”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0.
孙景峰的专著《学报编辑工程论》,是一本实践性强、创新度高、材料丰富、内容翔实,对学报事业有一定指导意义的书,值得每一个关注学报事业的人去阅读。 1.实践性强。作者从事学报编辑工作14年,精通学报编辑的各项业务,因此,作者能抓住学报编辑长期困惑的问题进行探讨和论述,如第一章“学报功能论”中的学报如何反映本校的科研成果,如何为教学服务,如何发现人才、促进科研;第三章“学报审稿论”中的审稿要不要向内稿倾斜,向青年作者倾斜,向特定专题倾斜;质量面前人人平等是不是可以变通;学报审稿人的职称能不能低于作者的职称…  相似文献   

11.
文科学报编辑“学者化”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文科学报的“选题”问题文科学报是综合性的定期学术刊物;学报编辑人员,不管是从事文、史、哲、教、政、经、法等任何一个学科,都需要力求“学者化”。这当然是一个要求较高的提法,但无论从编辑工作或人员修养等哪方面来说,编辑人员必须一定程度的“学者化”,却是没有疑义的。把文科学报编辑工作理解为排排文稿、划划版式、改改文字等技术性工作,那是片面的、陈旧的观念。把一本向国内外发行的综合性的定期学术刊物的学报,编成一本一本的校内人员学术成果综合论文集,也是一种片面的,不可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论"编辑学者化"的生成机理与理解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学者化”反映了高校学报编辑的“无主体”状态 ,它是高校学报编辑求得社会公正的一种集体有意识的诉求。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一在于编辑自身的学术路向 ,即走向“学者型编辑” ,使编辑的职业与专业学术互动 ;二在于理顺学报体制 ,落实学报编辑的学术身份 ,使编辑的学术使命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13.
不疑教诲     
跨出校门就进出版社,一干十余年。意识里“工作”等于“编辑”,“单位”等于“出版社”。人就这样被自己固定下来。多年来,老编辑们每每教诲:编辑工作是大学问,是大文章。三十岁  相似文献   

14.
年过半百的曹仁义获得了“范长江新闻奖”自然感慨万端。他把诸多感想浓缩成这么几句话:“我们这代人从小到大杆是党培养的,一辈子都与党有一种割舍不断的感情。是党给我们创造了条件。”他的激动里还有另一层意思:“我从事新闻工作28年,基本上都是当编辑。一个默默无闻的耕耘者获得此项奖励,这对我和我身边的编辑们都是一种认可。”的确,就象多数观众只知道演员而不知道编剧一样,许多听众也只知道播音员而不知道编辑。老曹说:“这不是一种‘苦,吗?不过,想追求知名度,我就不当编辑了。”曹仁义属于创造型、开拓型的编辑。这些年,他总是不断地给自己提这样的问题:“我能再干点什么?”  相似文献   

15.
呕心沥血办一流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陈浩元我当学报编辑是自觉自愿的,这也许跟我中学时编过黑板报,大学时主编过《见习小报》,平时爱写点“豆腐干”文章有关。我确实打心底里喜欢编辑这个行当,把它看作党和人民的事业的一部分,越干越有兴趣,...  相似文献   

16.
《今传媒》2002,(6)
编辑要有编辑学方面的知识, 更要有所从事的编辑学科的专业知识。编辑是个“杂家”,是个综合型人才,编辑还应是个“专家”、“学者”。 渊博的专业知识是编辑胜任专业编辑工作的前提。厚实的编辑学知识,使编辑工作游刃有余的得以施展。编辑看稿时,涉及到的知识范围之广是其他领域无可比拟的,所以有人说编辑是个“杂家”,但我认为,编辑首先应是个“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7.
所谓编辑工作,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从事精神产品的征集、选择、整理、加工,促成其发表或出版,使之有效传播的工作。编辑工作的主要特点包括了导向性、中介性和隐匿性。①编辑的中介作用是由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决定的。“编辑作为一个社会群体,代表社会的利益,实现特定的社会要求和期望,从事的是一种文化积累、文化传承的精神活动。它对人的发展起着手段性、工具性的作用”,②即中介作用。编辑工作的中介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原始文稿向出版物转化过程中的中介,称为物的中介。第二是人的中介。在信息传播的系统中,编辑在编辑活动中面临着诸多的社会关系,主要包括作者、读者、审者、编委会(主编)四者的关系。编辑处于四者关系的关节点上,无论是作为活动主体的编辑,还是作为活动过程的编辑,都具有典型的中介特征。学报编辑也不例外。在学报的编辑出版过程中,编辑这个社会角色完全处于整个编辑活动的中介位置上,是一个有强烈主体意识的中介角色。只有充分发挥好其中介功能,才能使编辑活动有声有色,才能使学报永远具有不断前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武汉大学出版社的同仁们将研究、总结编辑出版工作经验的一本论文集命名为《作嫁集》,朱家万先生著文题日《为人作嫁终不悔》。在我从事编辑工作的漫长岁月里,“为人作嫁”这个字眼不知听过多少遍!然而在不同场合,它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含意,有社会人士对编辑工作的贬抑,有编辑本身的自怨自艾,但更多的时候,是人们对编辑工作者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的肯定和赞扬。武大出版社的同仁和朱家万先生写书著文当然是属于后者。  相似文献   

19.
市场化是学术期刊的坟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刊养刊”其实是编辑部自己搞创收而已。因为在大学里,国家政策明文规定:学报编辑与教师在物质待遇、晋升职称等方面一视同仁。所以,“以刊养刊”是名,搞自己的额外创收是实。这种做法有百害而无一利。  相似文献   

20.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副编审孙景峰著《学报编辑工程论》2000年8月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九章对涉及高校学报功能、特色、审稿、编辑、改革、质量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是学报编辑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成果。《学报编辑工程论》的主旨不是构建“学报编辑学”的理论体系,而是将学术创新放在首位,本着“详人之不详,略人之不略,言人之不言”的指导思想,循着“学报编辑学”的框架系统地提出自己对其中各个环节的看法,对现有的“学报编辑学”在更高层次上进行探新与补充。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会长、《北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