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日益发展的当今社会下,中国舞蹈的创作离不开社会文化的根源,我们在发展中要坚持不断创新、继承和发展,舞蹈艺术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在生活及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舞蹈在创作中的个性就是,编导对自身生活体验及对社会发展的认识,进行二度再创作,从创作中表现出行为艺术。社会中的生活劳动、发展认知、历史及民族特色都是中国舞蹈创作的核心和根源,也是舞蹈文化个性的突出部分。  相似文献   

2.
“双创”即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努力实现“双创”。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因其独特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与学术价值,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创作是舞蹈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如何在创作过程中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创作的重要命题。文章立足新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创作,从其前期准备、内容立意、形式创造三个方面阐释“双创”理念下新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创作的实践路径,以期为创作高质量的舞蹈作品提供参考,也为在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创作中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民间与专业、东方与西方的借鉴与融合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3.
王阳 《华章》2012,(12)
舞蹈艺术的多元化、多样化发展,成为80年代的主流首先,舞蹈创作题材多样化了.附属于极左政治的单一创作模式被摒弃之后,舞蹈编导们极大地扩展了自己的艺术视野,舞蹈题讨,促进了舞蹈观念的更新.同时也应当 注意的是舞蹈创作中重技术、技法、技能,而忽略作品的思想文化内涵与品格,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所以它拥有丰富的舞蹈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民族舞蹈传统.值得注意的是当今的舞蹈作品却很少能从中看出这些文化,再加上对西方编导技法的运用不够完善,以至于导致了中国舞蹈“原地踏步”的态势,面对如此严重的问题,我们应如何反思呢?  相似文献   

4.
以肢体语言来表达人类情感的舞蹈是人类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门艺术形式.群众舞蹈来自广大人民群众,是从日常生活中创作、提炼而表现社会现实的艺术精华.随着舞蹈艺术的发展和社会文化要求的不断提高,群众舞蹈创编只有在对现代社会新时期特性的把握、突破传统舞蹈内容和范围以及舞台表现手段变化等方面大胆探索,才能不断创作出优秀作品,适应与满足现代社会文化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  相似文献   

5.
舞蹈艺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欣赏舞蹈中所体现的美好情操和高尚人格是净化精神世界、陶冶情操的一种审美活动.但现今大多数非专业欣赏舞蹈艺术的人们均缺乏综合知识的沉淀,平时的文化积累也不够.没有相当的文化积淀,就难以做到以审美的眼光来看待舞蹈艺术.因此,面对这一问题,本文则是要引导观众不断强化审美感受,提高自身的审美素质,学会用审美的眼光来欣赏舞蹈艺术,让观众能够通过作品欣赏真正地认识、感受到舞蹈中所体现的美好情操和高尚人格.那么想要让观众从舞蹈欣赏的角度来进一步了解您舞蹈所传递的文化内涵可通过多个方面来进行,那么,最主要也是最直观的便是通过外在的肢体语言解读舞蹈内涵美.  相似文献   

6.
随着艺术文化的不断兴起,舞蹈文化也不断涌现在我们生活当中。舞蹈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它是通过人体肢体动作来表达人物思想感情并把情感传达给观众,使观众感受舞蹈的灵魂之美。而现在的舞蹈发展受到了传统舞蹈的阻碍,一些舞蹈动作缺乏时代感并难以突破传统思维。所以对于舞蹈编导而言,要创作出新颖独特的舞蹈动作是一大考验。对此本文对舞蹈编导如何创作出新颖独特的舞蹈做出了以下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文化艺术的蓬勃发展以及高校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舞蹈编导类专业也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新学生,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于全国各地的艺术院校,而且也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略的客观存在。但是由于大多数学生在音乐教育课堂舞蹈创作中存在诸多不足、舞蹈创作相关专业教师与教材有待进一步完善、学生缺乏舞蹈创作学习与创新能力等诸多问题的存在使我国高师舞蹈编导教育面临较大问题。笔者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可行性建议,期望为我国高师舞蹈创作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8.
民族舞蹈是具有鲜明地域性、民族性特色的艺术瑰宝,产生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劳动活动中.与宫廷舞相对,民族民间舞蹈因为植根民间,由劳动人民所创,在艺术形式上表现出灵活生动、不拘一格的姿态;在艺术风格上表现出生活化、俚俗化、简单化等特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是现代艺术创作发展和舞蹈教学重要的艺术灵感来源.要保留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风采,最好的形式莫过于对其进行传承与发展,在原有民族民间舞蹈形式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舞蹈精髓,根据当代舞蹈审美原则对其进行改编创作,并推广到舞蹈教育领域,进一步传播与发展民族民间舞蹈魅力.民族民间舞蹈不仅是视觉艺术中的优秀代表,同时也是传统民间文化的突出代表,在继承发展民族民间舞蹈过程中,有必要对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内涵、文化风格、文化传播机制进行分解研究,以便为更好地传承发扬民族民间舞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非遗舞蹈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遗产的身体记忆与动态的物质载体。秧歌作为民间舞蹈的核心要素,提取秧歌元素应用于舞蹈作品的创作中,不仅是非遗文化与艺术的一种融合展现,更是对地域性非遗舞蹈的艺术创新。文章以晋南舞蹈西石花鞭中的秧歌元素创作应用为中心,分析其秧歌元素的价值,探讨秧歌元素在舞蹈创作应用中的困境,提出秧歌元素在舞蹈作品创作中的应用路径,以期对当代舞蹈艺术创作与非遗舞蹈文化的传承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吴晓邦,怀着进步的思想,在新舞蹈的道路上,苦苦追求,成为新舞蹈艺术的先驱.他用舞蹈的步伐走过自己的人生之路,用身躯的律动写下新舞蹈艺术的篇章,用不屈不挠的毅力和百折不扣的信念开拓了一项崭新的事业,无论从舞蹈创作与表演到舞蹈理论与艺术思想都为中国的舞蹈奠定了崭新而有深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创新已经成为了新环境下时代发展的代名词,舞蹈作为一种动态的艺术,需要创新精神赋予其不竭的生命力。现阶段下,舞蹈艺术的发展已经摆脱了传统的创作方式,不在一味地承袭和模仿传统的舞蹈创作,而是更加注重创新精神在舞蹈领域的应用,创作出了一系列极具时代特色的舞蹈,受到了大家的喜爱和追捧。  相似文献   

12.
李婷 《考试周刊》2008,(25):204-205
舞蹈是以人体动作为"语言"的艺术,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人民大众的艺术.本文通过舞蹈创作实践,提出舞蹈创作者需要深入生活,积累素材,提高自身修养,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舞蹈作品.  相似文献   

13.
红色舞蹈起源于20世纪上半叶,从那时起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当代舞蹈艺术的主流样式之一。它以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式,演绎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百年奋斗的伟大历程,凭借自身独特的舞蹈形式和精神内涵吸引着社会主流群体的目光。正因为经受了历史的洗礼,红色舞蹈才能够被社会大众所广泛接受和认可。当今时代背景下,在我国舞蹈界推行红色舞蹈具有重大的文化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红色舞蹈所承载的艺术气质和民族精神是很多其他类型的舞蹈无法相比的,因此,我国舞蹈界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红色舞蹈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更要不断深入研究其教学理念和方法,以收获更多价值深远、更具深度的文化成果和更具广度的社会效应。本文简要阐述了新时代背景下红色舞蹈的教学理念和内在价值,分析了红色舞蹈教学的重要性,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有效开展红色舞蹈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甘肃歌舞剧院创作的《丝路花雨》开辟了敦煌舞创作的先河,也第一次将敦煌舞这种独具风格的舞蹈形式带到了世人面前,让观众认识和熟知了我国的敦煌舞蹈。此后,也激发和鼓励了更多的舞蹈家们参与到对敦煌舞的艺术探索和创作中来。现今,敦煌舞无论在表演,还是教学方面都逐步的完善,形成了自身的机制和流派,具备了其他舞蹈形式难以超越的艺术特色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5.
多姿多彩的小学舞蹈是舞蹈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舞蹈艺术发展的基础。只有赋予小学舞蹈创作的时代精神,才能使它永葆艺术的魅力。这就要求今天的小学舞蹈编导必须注意儿童舞蹈自身的艺术特点,具备运用儿童舞蹈语言来表达作品内容的能力,这是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舞蹈语言是其它表达方式都无法尽情宣泄表现的一种肢体语言,受到社会的关注、政府的支持和人民的喜爱,舞蹈行业发展呈现良好的态势.舞蹈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同时舞蹈作品的创作又受到主流文化、市场经济、社会舆论等方面的影响,创作时应积累专业素材,综合各门类艺术与社会背景,同时注重民族文化差异性,强化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真正做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相似文献   

17.
美是一切艺术的本质特征,也是舞蹈艺术的精华,舞蹈失去了美的基本特征,也就失去了它的基本品格。舞蹈美感是对舞蹈艺术的审美感受,是进行审美活动的基础,舞蹈创作、舞蹈表演和舞蹈欣赏都离不开舞蹈美感。中国民间舞有着民族特有的美感特征,作为舞蹈教师,应该重视对民间舞美感的探究和领悟,使民间舞舞蹈教学真正适应舞台表演的需要,适应舞者自身和观者身心愉悦的精神满足的需要,进而适应艺术传承和创新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霸王鞭舞"流行于大理白族自治州,是一种能够反映大理白族独特文化特征的民间舞蹈,白族当地的民风、民俗与民间艺术特征也依附于其独特的舞蹈语言中。本文通过对白族民间舞蹈类选的取舍与提炼,借鉴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探讨"霸王鞭舞"在历史进程中如何形成自身的艺术特质,并如何确立自己的形式语言和艺术表现力,从而在吸收现代艺术与文化影响的研究过程中形成自身特有的舞蹈风格。  相似文献   

19.
复杂多样的文化传统和生态环境对原生态艺术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各种形态的舞蹈从原生态源流留到现代社会,逐渐成为当今民族智慧的结晶,原生态舞蹈作为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其自身的永恒性和基础性的意义.本文论述了区域性民族舞蹈与原生态舞蹈之间的关系、民族舞蹈对原生态舞蹈的提炼以及民族舞蹈遗存的原生态文化特征和传承方式等内容.  相似文献   

20.
一部好的舞蹈作品能让欣赏者读出它所隐含的文化,那无疑又是一部有深度的作品。文化修养对舞蹈创作的影响因素表现在四个方面:文化的含义与文化修养,文化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文化对舞蹈创作的作用,良好的文化修养是舞蹈创作的基础。文化修养对舞蹈创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舞蹈创作过程不仅仅表现出舞蹈创作者的专业素质,更重要的是反映其文化修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