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在解放军报社工作期间,有11个年头在理论处当编辑。理论处的几任领导叶寒青、林平、吴牧华、卢文华和许多老编辑的品格和工作精神,给我很多教益,至今难以忘怀。翻阅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解放军报》的《思想战线》专版,在文章作者中,可以见到一个经常出现的名字———李嘉。这是理论宣传处编辑常用的一个共同笔名,与这个笔名类似的,还有李增之、黎佳、施佳等等。处领导、编辑自己撰写的文章,有时也用这类笔名。当时,《思想战线》专版刊登的稿件,许多是部队做实际工作的同志撰写的。这些同志生活在部队,实践经验丰富,部队现实…  相似文献   

2.
邓忠铭 《大观周刊》2013,(4):255-255
提出“探究学习”已久,可是真正实施的又有几人,所以在此提出鄙人的一些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踏入“风浪圈”言微作者简介言微系笔名,原名束纫秋,他的笔名还有越薪、荆中棘等。1919年7月生于江苏丹阳。原读私塾,后进银行工作。1938年起从事文艺创作。1957年入上海新民报(晚刊)任副总编辑、总编辑。“文革”中晚报被迫停刊,1972年入辞海编辑...  相似文献   

4.
说署名     
在报刊上发表作品,然后署上作者的大名,如今似没有什么忌讳的,一则表示“文责自负”,二则证明此文是我的“专利”,三则在某些人心目中这是一种“资本”“荣耀”。是故,一般都十分计较署名权。可近来笔者发现,在一些地方报刊上,往往能看到在署名上出现的不怎么正常的现象:有的在文章上只署“本报记者”,没有实姓名;有的在“本报记者”后面虽有名有姓,却是个假名字,或者只署个“笔名”;有的记者编辑从发表报道时起,就不用自己的真名而用“笔名”。 在报刊上出现这类现象,我以为有两个原由: 其一,记者编辑自有“难言之隐”,…  相似文献   

5.
几家报纸对鲁迅使用笔名的数量说法各异,莫衷一是,使人不知该相信谁的。《中国教育报》1999年11月2日第4版,《鲁迅笔名浅谈》一文中说:“鲁迅用过的笔名达140多个。”辽宁的《青年知识报》1999年11月3日第三版,在题为《鲁迅的笔名与爱憎》一文中说:“鲁迅的笔名共有130多个。”《天津老年时报》2001年9月15日第四版,在题为《鲁迅笔名知多少》一文中说:“鲁迅使用的笔名大约有158个。”上述三报三种说  相似文献   

6.
作者小记刘建民,笔名:小流. 共和国诞生后两个月,我来到这五彩缤纷的世界上。1966年初中毕业后,童年的理想被“文化大革命”无情地破坏了,开始了动荡的生活.先到农村插队两年,后考入昆明军区话剧团,巡迴演出在西南边陲。这时候,有机会接触了二十几个兄弟民族、视野也从书桌上移到了祖国这大千世界. 复员后,在北京一家工厂里当干部,后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做编辑。  相似文献   

7.
三言两语     
三言两语从“催”到“等”所想到的凡当了几年编辑的,都有约稿、催稿的经历,我亦如此。这几年,承蒙几家出版社和杂志社的错爱,我也跨身于“作者”之行列。因此,我也备尝被责任编辑三番五次催稿的滋味。同时,当“作者”之后,我还增加了一种当编辑时所不曾有过的经历...  相似文献   

8.
当编辑、作记者的,尤其是“大编辑”、“大记者”,都会有人向你讨“点子,要“主意”。到下边采访,通讯员、新闻爱好者前呼后应、谦恭谨肃地向“老师”请教。就连我这个涉足新闻界刚几年的“小记者”外出,也总有那么几个通讯员“李老师长李老师短”的讨几个“点子”,提供点“线索”。回京后,“求教信”也“紧追不舍”。前不久,一位地市报的副总编、两鬓斑斑的老编辑竟然也来信,让我帮他想“点子”,以便为中央新闻单  相似文献   

9.
如何把地市党报办得更加贴近“三农”?如何更好地为“三农”服务?这是报纸编辑人员的根本职责,同时也是检验编辑人员素质高低的关键。多年的编辑生涯,笔者从中感受到不少酸甜苦辣,就因为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心中怀着那份永恒的“三农”情愫。编辑组织什么稿件,撰写什么文章,这恐怕是编辑要经常思考的事情,才能体现在为“三农”服务的主题上,也才能解决写什么为“三农”的问题。笔者认为,“三农”报道要把握住这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10.
编辑要多方位考虑选题河南教育出版社谢美光人们常说,编辑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为人作嫁”,一是“杂家”。既然如此,那么在考虑选题时,编辑也应该显示出这两个特点来,这就是当个“为人着想”的“杂家”:又要为读者着想,又要为作者着想,又要为经营者着想,当然也...  相似文献   

11.
王雄与南台     
南台 《编辑之友》1997,(6):63-63
王雄与南台,是二而一.一而二。“二而一”,是从“人”的角度讲,王雄与南台是一个人。王雄是学名,南台是笔名。“一而二”,是从“职业”的角度讲,王雄当编辑,南台搞创作,一个人干着两种行当。  相似文献   

12.
读者信摘     
《中国编辑》2007,(4):90-91
蔡学俭(湖北新闻出版局)在2006年1183日来信中写道:我一直有个想法,即对编辑本身要多加宣传。在《出版科学》上辟有《老编辑甘苦谈》、《中青年编辑自画像》两栏目,有刊物曾加仿效,受到欢迎。后因稿件难约(编辑不愿意写自己,别人所知甚少,好稿难求),几年后取消了。现在,作家、明星连“超级女声”都被炒得“轰轰烈烈”,而编辑始终“默默无闻”。  相似文献   

13.
我看编辑工作朱永庚在一份编辑工作者的登记表中,有个栏目是“职业观”,也就是对编辑这个行当的看法。我猛一看到这个栏目时,脑中一片空白,因为尽管做了七八年的嫁衣匠,却从未对这个问题作过认真的思考。思付良久,我在那一栏目中写下了如下几句话:编辑一面当学生,...  相似文献   

14.
读者论坛     
读者论坛编辑要有广博的知识熟悉有人说,作为一名合格的编辑,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否则,会闹笑话、会出洋相。此言极是。请看几则实例:郑州市有个中原区,中原区有个中原乡。有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原稿明明是“中原乡”,见报后却成了“中原区”,不知是哪位编校者让其...  相似文献   

15.
侃侃“编辑”这一族老卡【盐城】编辑者,整理加工别人稿件之人也。对“别人”,他们常有评判。这里,我这个寄、送了几十年“方格”的“别人”,不妨也斗胆“犯上”,侃侃“编辑”,望诸君能耐心一阅。平心而论,“不才”能走上写作“歧”途,真亏了一位老编辑的启蒙、引...  相似文献   

16.
如今,使用网络上的稿件,对报刊编辑们来说比较普遍,即使你是本地新闻的编辑,这种情况也并非全无可能。尤其是化和副刊成倍增加的版面让这些栏目的编辑们绞尽脑汁疲于应付,从网络上“下稿子”自然而然地成为他们的必然选择。但是编辑们在“下稿子”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应该引起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17.
当报纸编辑,一要会编新闻,二要会写言论,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不愿、不会写言论的编辑,不能视为合格的编辑。这是许多新闻同行的共识。  在军报历届社领导的倡导下,编辑动手写言论的越来越多,水平也越来越高,出现了一批写作高手和快手。张志荣同志便是其中之一。他担任总编室副主任以来,在完成繁重的组版任务的同时,以“钟山”的笔名撰写了大量“编辑点评”。现由长征出版社出版的《风头与尾巴》,便是这些成果的集中展示。我很愿意为这本书的出版,同时也为繁荣军事新闻评论说几句话。  “每期的‘小言论’虽仅仅数百字,却是…  相似文献   

18.
鄙人断断续续搞了十多年新闻报道工作,时常给一些编辑打打电话,自觉收获不小?而如今,虽仍经常写点小稿。却很少给编辑打电话了,因为据我所知愿意听作电话的编辑很少,有的编辑甚至对作的电话感到很讨厌。其实,作给编辑常打打电话,是有许多好处的。其一,作能及时了解报社一个时期的宣传动态。提高写稿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9.
曲直吟说     
蔡华东 《新闻前哨》2005,(10):17-18
曲直吟,当然是个笔名。当初这个名字见诸《楚天都市报》报端,就让人觉得有点怪怪的。见面多了,熟了,喝彩有之,偶尔谩骂有之,见仁见智,得失寸心间。本当一切如风过耳,未料,相关编辑传来程世寿教授“简评”以阅,遂受先生启发,写下如许  相似文献   

20.
编辑之我见     
作为一名业余写稿者,常与报纸、刊物的编辑们打笔墨交道。其中也不乏关系密切者。经过多年实践,我深切体会到:编辑们不愧为默默耕耘、辛勤劳作的“园丁”;是发现人才、扶植人才、促人成才、助人为乐的良师益友。在我的心目中,也始终将那些编辑们视为老师并予以敬重的。认识、了解、熟悉、结交编辑对于一个热衷于“爬格子”的人来说,实属一大益事。时间久了,交往得多了,对众家编辑也就很自然地形成了不同的印象。据我看,编辑大致分这样几个类型。一日“伯乐”式的。世人常道:“伯乐识骏马”。我回:“编辑爱良才”。在我所接触的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