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片面强调教师的权威地位、强调知识的灌输与解释,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需求。部分教师在管理学生、与学生沟通上缺乏艺术,以管代教、以堵代疏,以批评代替教育的做法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这样不仅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还造成了学生的封闭心理或逆反心理。所以,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必然需求。我认为,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师生关系,必须明确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成人中专学生逆反心理及其矫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逆反心理的概念及特点成人中专学生的逆反心理是由外界引导因素(教师原因)和内部主体因素(学生本身原因)之间的矛盾所引起的、在态度上的非理性的逆向反应。是教师引导中的逆向反应,即学生中的“偏不”心态,让他往东,他偏往西;不让他做某件事,他偏要做。学生的逆反心理具有以下特点:1.根源上的双向性。这里所说的“双向性”是指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根源),可由学生方面的原因引起,也可由教师方面的原因引起,或是由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的原因引起。由学生方面的原因引起的学生逆反心理有三种情况:一是认识上有偏差,…  相似文献   

3.
消除学生逆反心理方法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逆反心理是学生对教育者的“反抗”心理,它是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一种表现。逆反心理会影响学生接受正确的教育,影响他们世界观的形成,是教育工作的一大障碍。学生的逆反心理是怎样产生的呢? 1.教师对学生缺乏感情,态度生硬,方法不对,学生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2.教师的批评不符合实际,或把学生说的一无是处,也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3.教师在不以身作则时批评学生,学生就会不服气,因而产生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4.
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逆反心理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那么,教师怎样引导学生克服逆反心理而积极地学习英语呢? 1.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做到常教常新。为了避免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逆反心理,教师要根据所讲授内容和学生实际,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以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如在关于语法的教学中,长期以来采用简单的讲授方法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  相似文献   

5.
批评是教育的一种方式,是为了帮助学生进步,达到教育的目的。批评也要讲究艺术,否则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笔者认为,教师在进行批评教育时,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周志媛 《考试周刊》2014,(69):192-193
初中生正值逆反心理较强的阶段,而逆反几乎是每一个人青春期不可回避的问题,班主任的工作也因学生的叛逆而变得困难重重。某些学生的逆反心理表现尤甚,对教师的教育极力排斥。研究发现,对这一阶段学生的教育并不是无法可循,教学者要保持充足的耐心和恒心,以沟通和交流为主。通常情况下,学生对教师产生排斥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总将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这对正处于青春期、表达欲望空前强烈的初中生来说,简直是无法忍受的。对这一阶段学生的管理,班主任要尤其重视,以免他们误入歧途。  相似文献   

7.
学生的叛逆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容易造成学生情绪失控,与家长、教师感情疏远、关系僵化,甚至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引起心理障碍或者酿成大错,具有一定的危害。作为教师既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束手无策。要正确对待,认真分析查找学生出现逆反心理的原因,遵循学生身心特点,以静待花开的心态,科学有效地解决学生逆反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周江云 《成才之路》2009,(16):21-21
在心理学中,逆反心理指的是一种比校稳定的,对客观事物表现与一般人对立或相反的情绪体验或行为倾向。逆反心理大都具有危害性,逆反心理过重或自己不善于处理和自我调节,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引起心理障碍。逆反心理还容易造成感情失控,使学生与家长、教师感情疏远、关系僵化,甚至对立,学生就会听不进正确的教育和劝导,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学生,越来越难教.学生的逆反心理比较严重.本文笔者阐述了初中学生常见的逆反心理的一些表现,并提出应对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心理学中,逆反心理指的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对客观事物与一般人对立或相反的情绪体验或行为倾向。逆反心理大都具有危害性,逆反心理过重或自己不善于处理和自我调节,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引起心理障碍。逆反心理还容易造成学生感情失控,听不进正确的教育和劝导,与家长、教师感情疏远、关系僵化,甚至对立。  相似文献   

11.
刘勇强 《辽宁教育》2004,(10):25-26
一、带一点商榷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各方面生活知识的丰富,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也在逐渐增强,他们期望和教师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进行情感和思想的交流,他们不喜欢教师高高在上的架势和盛气凌人的说教。如果教师居高临下,就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反之,教师如果以探讨者  相似文献   

12.
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的逆反心理不仅影响其学习效果,也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这种状况应引起教师重视。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根据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树立为学生就业和创业服务的意识,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和引导学生克服语文学习的逆反心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从而实现教学目的,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问题学生是一种客观存在,这些学生人数不多,影响却不小。作为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去教育转化他们。问题学生对教师大都有或强或弱的逆反心理。因此,要转化问题学生,就必须先消除他们的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4.
班级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点,有着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有众多的班主任,责任心强,为担任起这一重任,制定了很多的"不"字准则.这些"不准"一定程度上对不良习惯有抵制作用,但同时也容易引起学生的种种不满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5.
当代青年学生随着知识的不断增加,经验的不断丰富,以及思想活跃,很容易用批判的甚至否定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也就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在青春期常见的逆反心理经过合理的调适、矫正,会得到有效的控制和转化,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形成健康心理、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6.
牟东芳 《广西教育》2014,(29):65-65
正逆反心理是指行为主体按照特定的标准或社会规范对人们进行引导和控制时,行为客体产生的反向心理活动。学生一旦出现逆反心理,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进而影响到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教师要重视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以期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一、欣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犹如缺乏浇灌的娇嫩花朵,需要教师时刻关注和真诚呵护。因此,教师要主动接近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并且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建立自  相似文献   

17.
许多教师相信“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说法,在说服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减弱或消除教师的教育效果。所以,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学会运用“顺耳忠言”。  相似文献   

18.
大家都知道,逆反心理是进行德育工作的大敌,学生一旦产生了逆反心理,不但教师的说服教育不易奏效,而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极为不利。  相似文献   

19.
所谓逆反心理,是一种内发的反向心理,是人在情感上厌恶、烦闷的体验。在教学上它表现为学生对教师的不服和不满,以及对学习活动的厌倦和反感。可见逆反心理是一种不良的抵触情绪,在很大程度上  相似文献   

20.
逆反心理是一种违背常规的定势心理状态和行为倾向.它具有双重性,既有理智性的逆反,又有非理智性的逆反.作为教师,应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善待学生,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呢? 一、在沟通交流中求化解 化解的前提是知情,只有详知内情,才能把握学生的现实心态,了解他们希望什么,需要什么.教师应与学生实现情感上的沟通、交流,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化解其逆反心理.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最渴望得到的是他人的赞赏与肯定,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尊心,差生的自尊心甚至更强,一旦刺伤他们的自尊心,则很容易出现逆反行为.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一味地扮黑脸,应改变教育方法和策略,对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小小的进步都应给予肯定或表扬,然后再指出错误之处,提出希望,这样学生会很高兴地接受,这种沟通方式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