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徐兴虎 《新高考》2007,(2):30-33
【考点指津】 1.分析20世纪30年代日本大举侵华的原因 (1)内因:①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是由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所决定的,是其推行“大陆政策”的必然结果。这是日本侵华的内因;②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对日本造成了沉重的打击,日本政府急于发动一场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借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并依靠掠夺中国的财富,来医治经济危机造成的创伤。外因:①当时国民党正忙于“围剿”红军,也给日本以可乘之机。②日美为争夺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矛盾日益激化。  相似文献   

2.
专题指导 1.本专题的主要内容 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是指俄、英、德、法、意、日、美七大国家。 ②在亚太地区,主要为美、日、俄三国之间的关系。又集中表现为这三国对中国的争夺。 ③在欧洲,主要为英、德、法为核心的西欧与俄国为核心的东欧间的关系。 ④在北非,主要为意大利联合德国同英、法争夺北非地区。 ⑤俄国地跨欧亚两大洲,时而卷入亚洲的争夺,时而卷入欧洲的角逐,雄居北方,自成一极。 2、本专题的重点难点 ①重点之一:“一战”前的争霸斗争;“一战”; ②重点之二:凡尔赛——华盛体系的建立.及其逐步瓦解。 ③重点之三:“一战”后“二战”前美日对中国的争夺。 ④重点之四:“二战”前的资本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与争夺。  相似文献   

3.
20世纪30年代,作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的两大主要势力,美国和日本在该地区为了各自利益进行了一场激烈的争夺。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这场斗争主要是围绕美国对日经济政策展开,而此时期美国的对日经济政策及其演变对当时国际局势产生了重要影响。了解这种经济政策及其演变,有利于我们准确理解和把握太平洋战争前10年的美日关系,也有利于我们认识当时中国抗日的国际环境,并可为我们从一个主要侧面揭示美日两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战争的。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的中日、中美关系经历了风风雨雨的曲折发展历程、中日关系源远流长.曲折复杂、大体上经历了友好交往——日本侵华(甲午、甲辰,甲寅战争,全面侵华战争)——冷战对立——和平交往几个时期.正确对待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是中日关系顺利发展的重要前提,近年来,歪曲历史,为自己的侵略罪行进行辩解,甚至否定侵略历史的言行,在日本国内不断出现,严重影响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发展。“一战”期间到“二战”期间,美国扶植中国政治势力同日本激烈争夺对华主导地位:“二战”后美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20世纪50—70年代初美国推行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禁运和军事上包围威胁的对华政策;此后中美关系解冻.由对抗转为对话,但由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两国关系的发展一波三折,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核心、最敏感的问题,不过,中美两国之间存在共同利益,合作会使双方获利,中美关系将在曲折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5.
X义复仇主义情绪蔓延,成为法西斯势力兴起的土壤。战胜国之间同样矛盾重重,意大利和日本不满已得利益,伺机重新瓜分世界;美日之间的矛盾不断发展。同时并存的还有两种不同制度之间的矛盾。②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对“二战”的爆发起了催化剂的作用。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③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垄断资本对于利润的追求导致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随着各国实力对比的变化,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日益激烈。④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局部战争逐步演变而成的…  相似文献   

6.
一战后,美国和日本在华盛顿体系建立的机制下维持了十多年的和平态势。但是,由于美国与日本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政策方面有着根本性的冲突,所以在华盛顿体系建立的和平中也透露着种种冲突,这也为以后美日在太平洋上走向战争埋下了伏笔。本文拟就华盛顿体系建立到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这段时期的美日和平与冲突作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美西战争使美国首次突破了固守西半球的地理限制,开始插足列强在全球范围的角逐。美西战争引发的“帝国主义”和“反帝国主义”争论,为20世纪美国的全球扩张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野和战略框架。美西战争显示了美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实力和影响力,为美国提出“领导世界”目标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熊银忠 《中学历史教学》2006,(1):35-37,68,69
[专题解读] 近代史上美国对中国的侵略:1844年,强迫中国签订《望厦条约》,这是美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小平寺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伪装中立进行调停,实则联合侵华,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美《天津条约》。19世纪60年代,美国人华尔组织“洋枪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支持日本侵略中国台湾,客观上纵容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一战”期间到“二战”期间,扶植中国政治势力同日本激烈争夺对华主导地位,两国合作进行了反对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斗争;“二战”后美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干涉中国内政。  相似文献   

9.
1898年4月25日,美国以“缅因号”事件为借口悍然对西班牙宣战,由此揭开了美西战争的序幕。尽管这场战争历时很短,规模也很有限,但却是涉及到美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发展的大事件。列宁早在1916年10月就指出:“美西战争(1898年),英布战争(1899—1902年),日俄战争(1904—1905)以及欧洲1900年的经济危机,这就是世界历史新时代的主要历史标志。”说明美西战争是美帝国主义正式形成的标志。  相似文献   

10.
十六世纪八十年代,丰臣秀吉结束了日本群雄割据的战国时代,统一了全国,自请为“关白”,于1592和1597年,两次发兵进犯朝鲜。明政府应朝鲜国王的请求,两度派兵援朝。战争持续七年之久。露梁海战是中朝抗倭战争胜利的最后一战。兹将该战情况,略述如次。一、露梁海战的背景丰臣秀吉统一全国后,日本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尤其商业,发展更快。为了满足  相似文献   

11.
在《战争》作者看来,进入工业时代后,争夺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实力范围以及反殖、反霸成为战争的历史使命。“一战”和“二战”的爆发是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海外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资本投资场所所致。而冷战时期,两大阵营之所以没有爆发战争是因为工业化国家对海外商品市场、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同志运用唯物辩证法解读信息的高超艺术表现在他对希特勒的战略举措与全部战略意图洞若观火,所以能敏锐地洞察苏联情报局宣布的消息的全部意义,断定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不仅是“这一战胜利了”,而且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是“这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是“整个人类历史的转折点”。通过对斯大林格勒之战后的战略态势的矛盾分析,指出“十月九日以后的希特勒只有死路一条好走了”。毛泽东同志的预言被活生生地现实地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日俄战争是1904~1905年日本和俄国为争夺中国东北及朝鲜进行的一场战争。在战争中美国采取了支持日本的政策,这是美国和俄国在争夺中国东北问题上矛盾发展的结果,其目的是企图通过支持日本以遏制俄国,进而扩张美国在中国东北的势力。美国对中国东北觊觎已久,但是美国在中国东北的扩张一直遭到俄国的抵制。甲午中日战争以后,美国企图变中国东北为自己的“势力范围”。由于军事实力不是欧洲列强的对手,美国主要依靠自己的经济优势与其他列强在中国东北展开争夺,主要是争夺中东铁路的修筑权。1896年俄国和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欧洲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忙于互相厮杀,无暇东顾,日、美两国趁机扩大在中国的权益,双方争夺激烈。日本通过北洋军阀政府中的亲日派段祺瑞,妄图实现其独霸中国的迷梦;美国则支持北洋军阀政府中的亲美势力,与北洋军阀政府订立一系列借款合同。日美关系日益紧张。然而,在1917年11月双方达成的《蓝辛一石井协定》中,美国竟然以承认日本在中国享有“特殊利益”,换取日本遵守“门户开放”政策,对日本作出了事实上承认“二十一条”的重大妥协。  相似文献   

15.
一 [教材特点]初中《世界历史》现代部分共分六章,以俄国十月革命为开始,以第二次世界大界为中心,讲述“二战”前后半个世纪的世界形势和历史事件。第三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讲述了1919—1939年前后20年的历史,这正是两次世界大战间的20年。这期间既是“一战”后的世界,也是“二战”前的世界,既是旧战争的结束,又是新战争的酝酿。尤其象是同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间歇,或是两个大战中间的休战,战争与暂时和平交炽着,战争势力与遏制战争的力量互相较量着。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世界大战的根源,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对立,并没有得到解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20年代,美国为酝酿有利美国的战略态势,积极实施大西洋、太平洋两洋战略。在欧洲,通过“道威斯计划”、“杨格计划”,掌握赔款问题的主动权和控制权,扩大对欧洲政治、经济的影响,加强了对德国的经济渗透,为20世纪30年代德国军国主义复活奠定了经济基础;在远东,拆散英日同盟,排挤英国,打压日本,争夺远东海上霸权。美国20世纪20年代两洋战略的实施,为30年代美国利用列强矛盾,推行“中立法”,实现“行动自由”,推行绥靖政策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7.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势力的消长过程及原因。英、法、俄、美、德、日等国是近代侵略中国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19世纪中晚期,英、法、俄三国特别是英国在华势力最大;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日三国特别是美国在华势力急剧扩大;一战后至20世纪40年代,美、日两国成为争夺中国  相似文献   

18.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美直接交战。美国根据其“先欧后亚”的战略原则,决定增强对中国的援助,“使中国牵制住日本军队”,减轻对太平洋战场的压力,达到以尽可能小的损失打败日本的目标。据此,美国在培植和支援中国的抗日力量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然而,在美国应联合和援助中国何  相似文献   

19.
美国太平洋岛屿托管地包括马里亚纳、马绍尔、加罗林三大群岛。 3 0 0 0多年前 ,该地区就有人居住。 1 6世纪以后 ,被西班牙占领 ;美西战争后 ,西班牙因国力衰弱 ,被迫以 40 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日本以“委任统治地”的名义将这些岛屿尽数据为己有。 1 9  相似文献   

20.
1945年5月28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欧洲战争结束。同年8月15日,日本政府终于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代表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日本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美国于8月6日在日本广岛投下一颗原子弹,8月9日又在长崎投下一颗原子弹。同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枣园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号令:“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应在一切可能的条件下,对于一切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行广泛的进攻。”万里敌后战场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向日寇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