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教学与思想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文中的写作训练与思想道德训练过程是同步的。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反映生活,既是作文的写作过程,又是提高思想认识的过程。高职学生的写作教学要重视思维训练,更要重视思想训练。  相似文献   

2.
作文指导课上,尽管教师从审题、选材、布局谋篇等方面讲得头头是道,但学生作文还是比较空洞,假话连篇.作文教学困挠着我们.<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说明:小学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强调作文教学生活化."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作文教学应指导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社会,丰富见闻,使学生的写作活动更加开放,写作素材更加鲜活,写作触角更加敏锐,写作内容更富有时代气息.在评价方式上,我们对学生的作文要实施动态指导性评阅.  相似文献   

3.
关宁 《快乐阅读》2011,(9):76-76
作文是生活之反映,离开了生活便没有了作文。让学生立足于生活经验进行写作,是当前作文教学的新要求。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在作文训练中,引导学生进行即兴观察和有意观察,都是促使学生认识生活、从中获取作文素材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就是语文."学生写作,是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生活是"源",表达是"流".写作兴趣的源头也在于生活.若学生善于观察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生活经历丰富,接触的事物多,见识广,视野开阔,感受就深刻,写起作文来就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然而,现在的初中生常常把写不出作文归于生活内容太单调,生活空间太狭窄.  相似文献   

5.
作文能力是语文素质的重要方面 ,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新形势下 ,作文教学如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写作能力的素质主要包括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 ,作文教学应注重这方面能力素质的培养。一、丰富写作素材 ,拓宽命题范围学生观察、体验、认识生活的能力是写作的前提 ,缺乏生活 ,缺乏对生活的观察、体验、认识 ,是学生作文空洞无物的根本原因所在。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培养语文素质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帮助学生参与生活 ,体验生活 ,领悟生…  相似文献   

6.
作文与生活联系紧密,写作离不开现实生活.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悟生活,在生活化写作中融入自己的真实体验,让作文表达真情实感,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文章从结合作文习题、创设生活情境、提醒学生留心观察、教会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鼓励学生自由写作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正>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笔者尝试进行了生成性作文的理论探究,并试图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一、直接间接积累素材,生成作文资源1.观察生活,获得内心体验任何形式的生成作文,都需要一个原点,这个原点就是生活。获得丰富而完整的作文生成材料,重要渠道之一是观察。观察的过程就是认识生活、体验生活的过程,通过观察激活写作灵感,唤醒写作情感。孕育情感特定观察。首先从情感入手培养深度的兴趣和激情。学生对观察对象有了兴趣,为其后的细致观察  相似文献   

8.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生活是写作的源头”,叶圣陶先生已经十分精辟地阐明了阅读与作文.作文与生活的关系。那末,阅读与写作的结合点,或者说其媒介,又在哪儿?我们认为:读书主要是学习别人对生活的认识:写作却是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因此,对生活的认识,便是其结合点;认识能力的培养,便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从小培养学生独立生活和思考能力很不够……”  相似文献   

9.
《语文新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明确指出: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新性表达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课程目标”部分强调: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那么,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多角度观察,为作文捕捉生活素材呢?在远程教育环境下,适当地采用多媒体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情景,进行美文赏读,开展作文评议赏析,能够丰富学生语言积累,培养写作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因此,巧用多媒体让多彩的生活“走”进学生作文,的确是作文教学的一条好途径.  相似文献   

10.
作文是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再现生活、反映生活、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并进行艺术性创造的过程.可以说,写作能力是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因此,作文起步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起步作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打下扎实的写作基础,是老师们需重点突破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1.
作文的源泉是生活,作文教学的真谛是让学生在感悟生活的同时写作,让学生在写作的同时理解生活.在生活中观察世界,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使习作有感而发.  相似文献   

12.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集中表现,是读写训练的关键所在,面对初中生缺乏观察生活,积累素材而导致空洞无物的写作现状,语文教师必须足够地重视.那么作文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呢? 一、紧扣教材的思想性,不断提高学生对观察生活的认识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对刚起步的中学生,如何引导他们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和积累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更应该把握时代的脉搏,紧跟学生的心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将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初中生思想单纯,可塑性大,容易受社会不健康思想的影响,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学生“身在福中不知福”,对现实生活流露出冷漠、失望、不满足的情态,总感觉读书无望,生活渺茫.初中作为确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基础阶段,如果不解决“作文先做人”的前提,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和积累生活只能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13.
写作是学生运作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一种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写作能力的高低体现了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贴合学生实际,挖掘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乐于动笔、易于表达;应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使学生在对生活的感悟中自主作文。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使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在阅读、背诵、视听中积累写作语言:应创设多彩的写作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作文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普遍认为写作最大的困难是没有写作素材."小学作文教学与学生生活沟通"是积累写作素材、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它的基本途径是:开放语文课程,构建生活课堂;培养观察能力,积累写作素材;改革作文教学,激发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5.
银兰花 《课外阅读》2011,(7):286-287
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最感到头疼的是面对作文题“无话可说,无从下笔”,有的学生干脆走捷径,抄袭算了。究其原因,关键是学生不善于观察。鲁迅说过:“作文第一需是观察”。而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注重把学生的写作与多彩的生活结合起来,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增强学生的写作实践性、真实性、趣味性和生活性。这就求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认为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作文的"源头"来自于生活的积累,所谓生活化教学策略指的是让学生在日常的活动中去认识生活、了解生活、体验生活,建立科学的生命成分训练体系,通过对生活的观察积累写作的素材,同时要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多读书,从其他人的作品中吸取经验。生活的积累是一切写作的开始,所以一定要重视生活中作文的写作。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最感头痛的是面对作文题目“无话可写,无从下笔”。或者干脆抄袭,究其原因,关键是学生不会观察。鲁迅说过:“作文第一需要是观察”。而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在写作教学中,要避免学生“闭门造车,低头写作文”,要把学生的写作与多彩的生活结合起来,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增强写作的实践性、真实性、趣味性、生活性。这就要求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作文教学中,通过让学生留心生活、学好语文、进行课外阅读、勤动笔写来捕捉、积累、扩充、利用作文素材,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教给学生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摄取写作素材,提高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可见,作文教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学生习作离不开生活,取材于生活.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生活充实了,学生语言表达才会有源头. 一、观察生活,引入源泉 生活是写作材料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发现许多可写的素材,并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  相似文献   

20.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活动是儿童索取写作素材的重要手段。围绕活动进行系列作文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课本上学到的记叙文、应用文等文体知识,提高写作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良好的活动情趣中,培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的能力,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教育。有人称这种作文训练为开放性作文教学。我在任教四、五年级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