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高等数学教学的艺术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不仅取决于教师对教材融会贯通的认识水平,更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组织水平,教学是一门艺术.本文就提高高等数学教学的艺术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体。”富有成效的教学不仅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认识水平,也取决于教师对教材深入浅出的讲解艺术。因此,  相似文献   

3.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体。“富有成效的教学不仅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认识水平,也取决于教师对教材深入浅出的讲解艺术。因此,中学英语教学应特别注重情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体。"富有成效的教学不仅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认识水平,也取决于教师对教材深入浅出的讲解艺术。因此,中学英语教学应特别注重情境教学,在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数学是一门科学,教学是一门艺术,数学教学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体.富有成效的教学不仅取决于教师对教材居高临下的认识水平更取决于教师对教材深入浅出的组织水平以及把教材、教案这些静态知识集中转化为动态信息传递给学生的“超级”艺术.教学是通过知识内容、语言动作、姿态情感等获得最佳效果的.  相似文献   

6.
俗语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学效果的高低取决于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这也就是说不仅要有得当的教学方法,还要掌握它科学的艺术性.因而课堂教学即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熟练掌握教学艺术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至高境界,也是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标.教学艺术不同于单凭语言文字来塑造艺术形象的文学艺术,不同于运用音响、节奏、旋律来塑造艺术形象的音乐艺术,不同于运用语言、表情、人体动作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表演艺术.教学艺术是广博、最复杂的艺术,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它是教师娴熟地运用教学技能技巧,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进行的一种创造性的教学实践活动.但教学艺术不是深不可测,也不是高不可攀.需要虚心学习,严格要求,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纠正自己的缺点,做到日积月累、扬长避短.在教学实践中掌握其特征是能够逐步掌握这门艺术的,笔者认为它的主要特征有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叶老的主张是,语文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会学知识".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作文也是如此.以下我就从两个大的方面来谈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作文写作.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一门艺术,是一门爱的艺术.莎士比亚曾精辟地指出:"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长."一个成功的教师,不仅需要有渊博的知识,更重要是有爱心和教育智慧.对幼儿来说,爱心和教育智慧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多一份赏识,少一份批评"就是最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9.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科学和艺术的统一体。”成功的教学不仅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掌握程度.也取决于教师的授课艺术、在授课艺术中.我认为“活跃的课堂气氛”是取得教学成效的重要条件。那么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怎样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呢?我认为,教师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和学生特点.把握有效的教学理念和目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教学,在教学期间.我创立了“三部曲”.在此作简要介绍,以期与同行们共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教学是一门艺术,它不仅需要渊博的知识,更需要适合教学对象的方法.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自主学  相似文献   

11.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备而来,方能胸有成竹.对教师而言,备好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下面笔者就谈一谈备《云房子》一课的感受. 一、深入钻研教材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多次指出:教材是开展教学的"例子"和"凭借".教师想要上好一堂课,就必须要认真钻研教材.只有深刻理解教材、把教材吃透,准备充分,才能胸有成竹地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上课才能轻松自如、深入浅出.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具有范例性.教师在教学中该如何引导学生读呢?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设计好导读.导读就是教师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最终教会学生读书.导读的关键是教师的"导".叶圣陶说:"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授之谓也."张志公先生也认为导读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的"导",另一方面是学生的"读".教师的"导"要有启发性,"导"的任务是使学生读得更好.怎样"导"呢?现在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教材只能作为教学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这句话说明,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更不能把教材奉为圣旨,要做到"用好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体现新课程理念,我们要从实际出发,重新组合教学内容,安排最佳的呈现方式,将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线索,努力开发丰富多彩的、有趣的、与学生生活背景相关的课内外教学资源,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4.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向学生输出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沟通教师、教材、学生之间联系的主渠道和"铺路石".  相似文献   

15.
<正>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提问,更要善于提问。那么,怎样优化语文课堂提问呢?我的看法有四"宜"四"忌"。一、要做到四"宜"1.设疑式"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现行的语文教材深入浅出,可读性很强,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地提问,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这就需要教师力求避免所  相似文献   

16.
<正>数学实验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称"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当努力开发制作简便实用的教具和学具,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数学实验室"供学生使用.数学家欧拉认为,"数学这门科学需要观察,也需要实验".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数学实验,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接受新知  相似文献   

17.
行动一: "校本教研行动",锤炼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1.备课教研.实行个性化的教案设计,从而走出备课上课两层皮的误区,使备课真正为上课服务."反思教学设计"的思路是:从课堂实际需要而设计教案内容.步骤:思考教材、学生--思考课堂实际需要--落笔写教案.即你认为课堂用什么,你就写什么或做什么.在一课教案的后面,要留出空白处,待一课结束后做补充设计,即"二度设计".  相似文献   

18.
"教而不思则罔,思而不教则殆."虽说"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反思是减少这种遗憾的"金科玉律".反思性教学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是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是强调"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是全面发展教师的过程.就时间点来讲有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就  相似文献   

19.
小语教育专家崔峦老师指出:"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要返璞归真,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简单,指的不是省事,不是草率,而是教者深入教材"潜心会文、披文以人情"后的"厚积薄发".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简约教学内容,而且要简化教学环节,这样才会有利于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和体验,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提问是教师启发学生进行道德思维、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和要求的重要手段。提问是一门艺术,它取决于教师对教材及学生的把握程度。新的课程教材改革规定了思想品德课教学时间的短暂性及教学内容的集中性,这就要求教师更要注重精心设计和灵活运用课堂提问,以提高教学的实效。一、问在点子上。提问不在多,而在于精。所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