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王远均  赵媛  唐莉 《情报科学》2005,23(7):1031-1035
本文从著作权法律关系的基本构成要素,即主体、客体、内容三个方面,探讨了2001年新修订的著作权法对网络环境下版权问题的规制及其存在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2.
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探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牛根义 《情报杂志》2006,25(8):28-30
分析了网络环境下著作权法面临的问题,阐述了网络侵权的主要形式及其法律认定,提出了在网络环境中三种主要的著作权保护措施,即著作权集体管理、版权的技术保护措施和法律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蒋文虹 《现代情报》2003,23(9):34-35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网络文献的著作权保护愈来愈引起重视。本文探讨了我国修改著作权法的必要性,并结合新修改的著作权法论述我国对网络文献的著作权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4.
值得重视的期刊著作权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期刊出版的权益问题,结合学习《著作权法》和《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中的有关规定,阐明作者对期刊编辑执行著作权法中的几个问题,诸如保护作品完整权与修改权、分清期刊著作权和作品著作权、了解期刊使用作品的法定许可、区别期刊出版权转载权及入编上网的数字化期刊与印刷期刊的著作权关系等问题的认识和见解,以加强期刊编辑对执行著作权法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丽 《情报科学》2003,21(1):45-48
面对网络的普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来分析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及保护问题:网络侵权案件的类型、对著作权法提出新课题,以及面对这一问题的措施展望。  相似文献   

6.
关于"技术标准"可否受著作权法保护的问题,学界意见不一,实务部门把标准作为作品给予著作权法保护。由于除企业标准以外的标准是由行政主体制定,具有强制性和规范性,应该属于其他规范性行政文件。依据《著作权法》第五条关于著作权客体的除外规定,企业标准外的标准不应该受著作权法保护。况且,它不具有作品的属性,标准的非著作权法保护及公开符合《著作权法》及《标准化法》的立法目的和精神,也符合利益平衡原则。如果给予标准予著作权法保护,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由此,对企业标准外的标准进行出版就不存在专有出版权,行政主体对于制定出来的标准应当予以行政公开。  相似文献   

7.
(接上期)三、关於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榷责任构成要件与免责条件的关系明确侵权责任构成要件与免责条件的关系对网络著作权审判具有重要意羲。《著作权法》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下称《条例》)没有专门就提供系统缓存、信息存储空间、搜索链接服务等的中介网格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构成作出规定,但《条例》却对关於赔偿责任的免责作了特别规定。由此,网络技术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构成与免责的关系问题,即不符  相似文献   

8.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娜 《情报杂志》2003,22(11):11-12
因特网带来了著作权人和以社会公众为代表的作品使用者之间新的利益平衡的问题,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在网络环境下受到了新的挑战,需要重新确定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具体内涵和外廷,以适应网络环境下维护著作权人利益和使用者利益平衡的需要。对加快我国著作权法立法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论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中著作权的合理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著作权合理使用的条件,针对高校图书馆在开展信息服务时,对于翻译他人作品、复制他人作品、编辑他人作品和在网络环境下馆藏作品外借等著作权合理使用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并介绍了新著作权法对于限制和缩小著作权合理使用范围的若干规定。  相似文献   

10.
著作权法的基本精神,是通过赋予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对作品的专有权利而鼓励作品的创作与传播,促进科学、文化和艺术的进步与繁荣。维护著作权人与传播者和社会公众利益之间的平衡,是著作权法制度安排的基本出发点。在网络环境下,著作权法这一精神并没有发生变化。网络环境下使用、传播作品以及技术措施的保护行为,在处理著作权保护与信息传播的关系上,仍然适用利益平衡原则。  相似文献   

11.
科技期刊贯彻著作权法的重要性及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论述了贯彻执行《著作权法》的重要意义和科技期刊日常工作中涉及到的有关著作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途径,认为依法办刊尤其是依照《著作权法》办刊是办好科技期刊的基石和保证。  相似文献   

12.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法对图书馆知识传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剑 《现代情报》2005,25(2):132-133,136
著作权法的精神是,一方面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同时也要鼓励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知识的使用与传播。本文从传统环境下图书馆在知识传播中的地位与著作权的关系入手,进一步探讨了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对图书馆知识传播的影响,井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想法。  相似文献   

13.
杨玲梅 《科协论坛》2008,(1):106-107
网络著作权是著作权法领域中一种新的权利形式,网络信息传播权仅是其中的一种.随着网络作品的涌现,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也越来越多,这就需要在研究网络著作权的一些基本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实践中出现的网络著作侵权行为进行研究并找出对策,破解网络著作权侵权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4.
网络和WTO的TRIPS协议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和完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伴随着世界贸易由传统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转型,世界贸易组织签署了知识产权协议(TRIPS)。由于世界经济的差异,著作权问题成为了整个知识产权体系中争议最多的问题,著作权表现形式也由传统型转换成为多媒体和数据库等高科技型。尤其是在网络条件下,解决著作权的保护问题必须扩展著作权复制权的内涵和权设网络传输权,在侵权责任构成上。合理分担责任主体间的法律责任,明确侵权例外和免除条件,根据无过错原则,合理确定网络侵权的赔偿数额,保证著作权的合理利用和信息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新《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分析与评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加入WTO的需要 ,从2 0 0 0年起 ,我国在知识产权领域开始了新的一系列的立法 (或修改法律 )行动 ,倍受世人瞩目。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信息产业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经济发展的进程 ,因此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修改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新《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以下简称新条例 ,2 0 0 2年 1月 1日生效 )颁布前后 ,引发了我国民间软件立法大论战。1 修改《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背景1 1 计算机软件保护的首次立法过程1990年 9月 7日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著作权法》 ;不久 ,国务院批准了《著作权法实施…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科技期刊著作权的权利内容,分析论述了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条件下以及网络环境下,科技期刊著作权保护的若干问题,提出了科技期刊著作权保护的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为阅读障碍者开展无障碍服务受到著作权法的规制。我国修改后的《著作权法》对阅读障碍者著作权制度作了重大调整,图书馆应在无障碍服务中从服务对象、服务性质、权利行使等方面严格遵循新的著作权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18.
庞孝梅 《现代情报》2005,25(4):65-66,69
网络著作权限制制度是在网络环境下实现著作权人、作品传播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著作权利益关系平衡的保障器,本文从因特网本身的特征出发,从著作权限制制度的合理使用制度、法定许可制度、强制许可制度这三个方面作了一些有益于解决现实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科技期刊的整体著作权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新修正的《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从作为汇编作品的科技期刊的整体性特点出发,对科技期刊的整体著作权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明确科技期刊整体著作权对“数字化权”问题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因特网的出现是信息化社会的标志,但它给传统法律体系带来了挑战。对于有关网络作品著作权保护的若干新问题,本文进行了相应探讨。文章最后呼吁应引入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来解决网络作品管理这一难题,并建议在未来的著作权法修改中予以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