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罗家伦学术思想的形成轨迹,考察论证了罗家伦的大学生培育观。罗家伦的教育理念推动了清华大学和中央大学的发展,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罗家伦,"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新潮》杂志的创办者、31岁的清华大学校长、中央大学的10年掌门人和驻印度大使。在罗家伦漫长而又丰富的一生中,他与张维桢的爱情又是另外一种传奇——柏拉图式的"马拉松长跑"。  相似文献   

3.
罗家伦,浙江绍兴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也是民国首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后出任中央大学校长。作为大学校长的罗家伦,始终把教育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他曾特别提出"学术独立","开清华学术化的滥觞"。  相似文献   

4.
罗家伦是民国首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后出任中央大学校长,他坚持学术救国的信念,强调把握时代精神,为民族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5.
罗家伦的大学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静洁 《兰台世界》2007,(13):58-60
提到罗家伦,可以用几个字符勾勒他一生中的几个辉煌:"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和命名者,31岁的清华大学校长,中央大学十年的首脑,中国首任驻印度大使.这几个头衔中的任何一个,都足够显见他的不一般.  相似文献   

6.
罗家伦是"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之一,更是"五四运动"的命名者。他在"五四运动"前后形成的进步思想促使他积极投身教育事业。在出任清华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校长期间,他锐意改革,深刻影响了近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教育学家的罗家伦,曾任清华大学与南开大学校长,在众人眼里他是雷厉风行的革新派,而在女儿眼里他慈祥善良,是一位优秀的父亲。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梅贻琦是人尽皆知的人物,其实,还有一个罗家伦,和梅贻琦并驾齐驱。随着当前高等教育飞速发展中带来的诸多问题,很多人开始重新认识并发掘罗家伦的价值。罗久芳作为罗家伦的女儿,同时也是一位历史学家,长期在美国大学任职,20世纪70年代开始整理父亲译稿,不久前她推出了回忆录《我的父亲罗家伦》。她以亲身回忆为主线,用真挚的感情,客观地展现了罗家伦不平凡的一生:北  相似文献   

8.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5,(48):86-86
“过去的大学”,是蔡元培、蒋梦麟和胡适之当校长的北京大学,梅贻琦当校长的清华大学,罗家伦当校长的中央大学,竺可桢当校长的浙江大学。书中所记,不是现代人叙历史或作评论,而是当时的校长、老师和学生的回忆。  相似文献   

9.
罗家伦是五四运动的风云人物,其教育思想充满民族主义色彩。对罗家伦的民族主义教育思想做深入研究和全面剖析,对于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罗家伦是名符其实的五四健将,著名的《五四运动宣言》就出自罗家伦之手。五四一辈文人学者,多已用白话文写作,但因为他们早年有文言的底子,所以一般都是文章高手,特别是"宣传性"的文字,后辈很难写过他们。白话文  相似文献   

11.
《档案与史学》1998,(6):4-9
《道咸之际外交公牍目录》系张元济先生编定的罗家伦所藏"鸦片战役文牍"目录.  相似文献   

12.
最近,笔者有机会得见北京大学所藏的一件档案,题为《罗家伦就当前课业问题给教务长及英文主任的信》,信中对辜鸿铭的英诗课大加非议,并建议学校取消其授课资格。因过去从未曾见有人明确提及此信,而胡适和罗家伦等知情人和当事人,在后来有  相似文献   

13.
1919年5月4日上午10点钟,北京大学外文系学生罗家伦刚从城外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回到北京大学新潮社,准备和大家一道去天安门游行,同学狄福鼎推门进来,说:“今天的运动不能没有宣言,北京八校同学推我们北大起稿,你来执笔罢!”罗家伦见时间紧迫,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纪念,提及“五四运动”一词,我们不能不说起当年的北大学生领袖罗家伦。罗家伦是五四运动重要的组织者、宣传者之一。他亲笔起草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提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这句流传广泛的口号,并在5月26日的《每周评论》上最早解释“五四运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罗家伦,字志希,浙江绍兴人,1917年入北京大学文科.在校期间,与友人成立"新潮社",宣传文学革命,并积极投身五四运动,为五四"三健将"之一.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的历史上,陈独秀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一位先驱,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晚年的陈独秀过得非常凄惨.陈独秀刚到江津吃了邓仲纯之妻的闭门羹后,在所住的"郭家公馆",陈独秀宴请特意来江津看望他的高足罗家伦、傅斯年.  相似文献   

17.
五四运动前夕,罗家伦在《新潮》杂志上发表《今日中国之杂志界》一文,批评矛头直指商务印书馆旗下的《东方杂志》等著名刊物。《东方杂志》内部被迫实行改革,最大的变革就是更换了杂志主编。《东方杂志》新主编陶惺存化名景藏,发表文章回应罗家伦,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办刊观念。本文试将论争中的两个不同办刊观念进行梳理,并结合当时的时代特点对两个阵营的办刊观念进行分析,以期获得更为全面、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罗家伦,字志希,笔名毅,浙江绍兴人,1897年出生于江西进贤。民国初年在上海复旦公学肄业,1917年考入北大文科。他与傅斯年等同学追随新文化运动先躯陈独秀、李大钊参加“五四”运动。他激情如火,冲锋陷阵,一马当先,在反对卖国条约“二十一条”的斗争中当选北京学生界代表,参加了“火烧赵家楼”,痛打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的行动,以敢作敢为、富有时代使命感著称。毛泽东在抗战时期曾对罗家伦、傅斯年二位“五四”运动前锋人物作过正面评价。  相似文献   

19.
罗家伦和他同时代的那些令人高山仰止的大家.都诞生于20世纪初那个新旧文化激烈碰撞的特殊年代.他们既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又在西方先进思想文化中得以熏陶——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因而虽然身处内忧外患的动荡年代,却依然进发出令人炫目的文化光芒。  相似文献   

20.
2017年5月4日,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在《人民日报》撰文《“五四”,永远的精神标杆>,提到“五四”之所以是“幸运儿”,有一个现象:“事件发生的当月,按理说,尘埃尚未落定,可已经有北大教务长顾孟余、学生领袖罗家伦以及著名政论家张东荪分别在《晨报》{:每周评论》与《时事新报》上撰文,命名此‘运动’,且表彰其‘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