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出版经济》2005,(4):63-63
建筑艺术类图书始终保持着稳定的出版市场,以及较大的图书销售份额。建筑书,艺术书虽然定价昂贵,但因其有特殊的市场需求,读者相对稳定,出版人出版仍然有很大的发行空间,书店人也能够从高码洋的销售中赚取很大的利润。书店人可以针对自家经营状况,酌情采购这类图书。  相似文献   

2.
春节期间,乌鲁木齐市新华书店不事张扬地做了两件好事:一是在书店销售备货生产的高峰期时,书店员工加班加点在库房挑书选书打捆装车,于1月24日将19.4万册、码洋15.31万元的文化、教育、文学、艺术、科普等各类图书千里迢迢送往国家级贫困县柯坪,捐献给那里的中小学校图书室。书店总经理毛建新本人还捐赠了两台价值8000元的跑步机。二是书店在2月5日又给吉木萨尔县教育局捐书1.69万册、码洋10.23万元。令人感慨的是,近几年来,乌鲁木齐市新华书店不仅对自治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捐书惠农"、农家  相似文献   

3.
台北书店一律开架售书,一般分类陈列,也有专门辟出新书或畅销书的陈列地方;也有提供出版社专柜的。地球出版社就在书店街上一家综合性书店里设有专柜,他们出版的《我的医生》一书作为家庭常备的医学参考书很受欢迎,今年3月印到11版,印数大约10万册,这本16开900多页的精装书定价新台币1200元(约合人民币400元)。据说,台北的书店对于新书一般只要3册,其中1册放在门市陈列。售出就及时上架或用电话向出版社进货。商务印书馆门市的书库设在二楼,就是便于缺书时  相似文献   

4.
《出版经济》2004,(7):15
一个出版人一年造货码洋达亿元以上,是怎样的一个概念? 按新闻出版总署最新数据,2003年共出版图书662843万册,图书总定价5544094万元,平均8.36元/册.出版一亿码洋图书,按平均定价8.36元/册来计算,近1200万册图书. 想象一下,上千万册图书放在眼前是种什么景象?  相似文献   

5.
七月“下火”时节,具有“华夏第一市”之誉的中国小商品城所在地义乌市的读者们并不在乎滚滚热浪,他们冒着炎炎烈日,频频进出义乌市新华书店,新华书店的每个店堂里,从早到晚,人头攒动。在一个一至三层总面积不足300平方米的中心门市,七月一个月累计销售一般图书87175册,比去年同期的51608册,增长了68.8%,销售码洋763196元,比去年同期的446844元,增长了70.8%。而6月底刚刚开张营业的浙江省县市级最大的图书批发市场——义乌新华书店图书批销中心,也因其众多的品种和一流的经营场所吸引了省内外的集个体图书经营者,一个月里批销图书达886718元码洋。 从书店各部门前十位畅销书排行榜来分析,义乌市新华  相似文献   

6.
这几年,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版权图书每年都会出现几本畅销书,如从韩国引进的《我最想要的化妆书》两本已经30多万册,《30年后,你拿什么养活自己?》两本超过60万册。而且出版社版权图书码洋每年都在增长,重印率很高,码洋占比达60%多。  相似文献   

7.
圣马库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不要在小事情上愁眉苦脸!》系列书,单行本和文库书加起来累计发行超过260万册。该书从出版发行之日起,销售册数不断攀升,成为超级畅销书。而且,还让人记忆犹新的是,此前出版的《脑内革命》,1卷和2卷合计发行销售544万册,这个册数是创纪录的!除此之外,还推出了为数众多的以10万册为销售单位的畅销书。圣马库出版社有什么秘诀?在编辑、销售、宣传的现场,该社是如何操作的呢?  相似文献   

8.
这几年,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版权图书每年都会出现几本畅销书,如从韩国引进的《我最想要的化妆书》两本已经30多万册,《30年后,你拿什么养活自己?》两本超过60万册。而且出版社版权图书码洋每年都在增长,重印率很高,码洋占比达60%多。  相似文献   

9.
2003年元月,化学工业出版社迎来了五十华诞。化工出版社是一家以出版科技书刊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前身是组建于1953年1月的重工业出版社。 2002年,化工出版社出版书刊共计1 189种,出书码洋1.6亿元,销售码洋1.4亿元。2000年、2001年、2002年连续三年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出书品种34%,出书码洋33%,销售码洋33%。 五十年来,化工出版社累计出版科技图书与教材1.3万余种,发行1.1亿多册。截至2002年10月,化工版书刊获得国家图书奖荣誉奖及提名奖、化工部科技进步奖、全国优秀图书奖、全国优秀畅销书奖等各种国家级、省部级奖励共计3…  相似文献   

10.
图书销售与读者需求的错位及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选题思想及其成品形式都无一例外地要接受市场的检验。一般地说,图书的市场走向反映了读者对图书的选择和认可。但也有例外,像人们经常说的出版社卖不掉书、读者买不到书,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图书市场和读者需求之间存在错位。再比如,书店出于业务运作的考虑和获得经济效益的需要,愿意进销丛书、套书以求规模效应,相对于几角、几元定价的图书,则愿意进销高码洋的图书以获得较大利润;而读者则只购买自己需要的和价格相对便宜的图书。通常只有在销售排行榜上位列前多少名的图书,书店才主动添货,而一些虽然不见得畅销却可以持久…  相似文献   

11.
行业内外     
《出版参考》2014,(Z1):5
正定价销售才能"固本培元"《人民日报》报道:如何保护实体书店,要分出轻重缓急。也许中医理论可以提供些许启示:在面对积弱衰微的病体时,中医首先强调"固本培元"。所谓"元"和"本",指的都是元气,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能量。什么是实体书店的"元"和"本"?是现金流。具体说,是销售收入和毛利。许多实体书店业主的出发点是文化理想与情怀,并没有指望靠书店赚多少钱,只要有基本销售收入和毛利维持运转就可以了。但现在连这个最起  相似文献   

12.
品种成为超级书店获取市场份额的一柄重剑,但在所有动销品种中,大约30%的单品实现了80%的销售码洋,而70%的单品仅产生20%的码洋。如果加上一年未卖出过一册的未动销品种,则有效品种所占比率更低。市场缺少的是那些一年间在大中城市书店至少销售20册的有效品种。数不胜数的重复或雷同成为当下品种的一个主要构件。市场能够毫不留情地淘汰书店,为什么就不能毫不留情地淘汰泡沫品种?为什么就不能毫不留情地淘汰生产泡沫的出版社?  相似文献   

13.
高价低折礼品书是近年来图书出版发行中的一种引人瞩目的现象,而尤以最近一段时期表现得最为集中和严重,不仅在图书市场上,也不限于图书订货会上,不管你走到中国哪一个大中城市,不论是在大小书店,还是在大小宾馆、饭店几乎都会看到挺在书架上的一套套包装精美有盒带函,颇为气派,很有分量的礼品书,这些礼品书多放在书店的主要位置或宾馆的大堂醒目之处,俨然成了书店和宾馆的装饰.也有不少礼品书是在网上销售或由一些公司或个人进行上门直销.这些所谓的礼品书价格不菲,定价一般高达上千元或数干元,但几经讨价还价之后,往往100多元或数百元即可买到,实洋是码洋的零头,甚至零头不到,仅为零头的零头.因为折扣降低到一折,故又称为一折书.  相似文献   

14.
吴遐 《出版广角》2012,(6):40-42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自2008年打造"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品藏书系"至今,已累计出版图书26册,销售码洋突破一个亿,销售册数达700余万册.其中《狼王梦》自2009年10月推出以来,一直占据童书畅销书排行榜前列,现已印到第27刷,销量超越100万册,可谓是童书出版领域的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15.
心向读者 开拓业务 中国科技图书公司 新变化引人瞩目 本刊讯 记者洛丁报道,地处上海文化街福州路河南中路角上的中国科技图书公司,随着改革的深化和机制的转换,书店积极开拓业务,改善服务,营业额大幅度上升,1995年销售超过1亿元,其中图书码洋占484万元,比上年增长68%。图书册数为885万册,增长46%。公司副总经理卞健满怀信心地说,1996年争取销售达到1.4亿~1.5亿元。记者在访问过程中,发现这家书店近来发生许多新变化。  相似文献   

16.
开雅 《出版经济》2005,(7):26-27
在图书行业,一提到畅销书,浮现在眼前的就是飘飞在各图书网站、刊物、报纸、大小书店内形形色色的畅销书排行榜,以及名列榜单上的一本本畅销书所带来的遐思,它们是书人的一种名誉,默默诠释着书人的价值,是书店人阳光灿烂的利润点,是出版人士密切关注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品藏书系"是浙少社为战略签约作家沈石溪量身打造的重磅书系,该书系自2008年推出以来已出版图书26册,短短三年时间内,整体销售码洋突破一个亿,销售册数突破700万余册。其中《狼王梦》自2009年10月推出以来,一直雄踞童书畅销书  相似文献   

18.
权威资料显示,2002年我国新书品种达到10.3万种,但是能够在书市上真正畅销的品种也就在20%左右,它们却带给书市80%的销售码洋,可见,畅销书是书市之“金”。 和畅销书相比,长销书则是书中之“宝”。在20%左右的畅销书中,最后能在书市上站稳脚跟、不会为时间和读者所抛弃的图书,更为宝贵!  相似文献   

19.
《出版参考》2012,(Z1):39-41
注:本排行榜统计时间为2011年12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排行榜数据来自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卷全国图书零售市场观测系统",本月监控码洋为6.06亿元。系统涵盖了全国绝大多数大中型书店,每月动销图书品种60多万种。开卷每月的全国畅销书排行榜由这些书店的所有  相似文献   

20.
从一家仅60平方米的小书店起步,16年后,钟书书店已发展成拥有15家连锁店和2家批发部的民营书业翘楚。8月18日,钟书第16家连锁店在兰溪路开门迎客,他们离“完成在上海地区20家连锁店”的目标越来越近了。同时,钟书的图书销售码洋从创业初期的20万元,到2009年的1.53亿元,整整翻了755倍,2010年实现销售码洋2.15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