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开放研究实验室是 1 989年经中国科学院批准建立的部门开放实验室 ,是我国唯一的古生物学和地层学专业开放研究实验室。目前 ,该室已成为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研究基地。在“早期生命演化和寒武纪大爆发”、“奥陶系统、阶级界线全球层型”、“二叠系全球年代地层系统”、“生物的灭绝与复苏”等方面的研究居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1 996年和 2 0 0 0年国家重点和部门开放实验室评估中 ,该室分别列地球科学类第三名和第二名。研究方向 主要有五个前沿领域 :①地球早期生命演化。拟采用多学科综合研…  相似文献   

2.
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1 985年成立 ,1 988年在国家科委组织的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开放研究实验室 ,1 989年晋升为国家重点实验室 ,1 990年被国家计委和中国科学院授予先进集体称号 ,1 994年获金牛奖 ,1 991、1 996和 2 0 0 0年连续三次在国家计委和科技部验收中被评为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内容 实验室于 1 999年 1月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研究基地 ,共设 4个研究课题 :气候变化和预测 ,模式发展 ,气候系统动力学 ,地球流体力学。主要研究地球流体 (大气和海洋 )宏观演变及其成因的系统性理论 ;揭示气候系统的大…  相似文献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05年3—5月组织实施了数理和地球科学领域的41个国家和部门重点实验室的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10年组织实施了11个数理领域、37个地球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工作。参加评估的全部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从2010年开始部门重点实验室不再参评。数理领域11个参评实验室6个隶属教育部,5个隶属中国科学院。地球领域37个参评实验室  相似文献   

5.
《科技创业月刊》2005,18(6):F003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3年11月,隶属于国家科技部。该实验室是在陈华癸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创建的微生物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96、1999、2002年连续三次被国家农业部评为优秀(A级)实验室,连续两次被国家农业部推荐参加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在参加全国生命科学类国家重点、部门开放实验室评估中成绩良好。2003年升格为国家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 中国科学院现代地球科学中心于8月11日在北京正式成立。现代地球科学中心是在院深化改革和结构性调整的总体框架下,依托地球物理研究所组建的新型综合性基础研究基地。它既不同于现在的各个研究所,也有别于重点实验室和开放实验室。在研究工作上,它将侧重那些单一学科和单个研究所难以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在体制和  相似文献   

7.
正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原农业部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理生化开放实验室的基础上建立的。2001年11月通过专家论证,2002年1月经科技部正式批准建设,2003年10月16日通过建设验收,正式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行列,2006年、2011年和2017年通过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其中在2011年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类实验室。定位明晰,目标远大实验室总体定位是,实验室以创新  相似文献   

8.
接受科技部的委托,并根据科技部新颁布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及“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会)于2004年3—5月组织实施了化学科学领域的30个国家、部门重点实验室的评估工作。参加此次评估的实验室构成为:2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中12个来自教育部、  相似文献   

9.
为了加强基础研究,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计委先后支持建立了一批开放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纵观这些已建立的实验室为了适应国民经济的需要,其研究内容有相当一部分是应用基础研究,其中一些偏重技术科学类的研究成果可以向工业化生产转化.这就给我们提出必须并可能实现的目标——开放实验室基础研究成果向工业化过渡.  相似文献   

10.
按照科技部《关于做好2004-2008年实验室评估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商请继续承担实验室评估工作的函》的要求,并根据科技部2003年7月新颁布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及“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04年3—5月组织进行了化学科学领域30个国家、部门重点实验室的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正>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在有机化学学科(领域)部署的重点实验室之一,实验室前身是中科院金属有机化学开放实验室,于1989年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在1995年和1999年的两次评估中均被评为优秀实验室,经过论证,科技部于2000年2月批准组建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1年4月通过验收正式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2004年再次在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实验  相似文献   

12.
<正>根据科技部2008年12月新颁布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09年3—5月组织实施了化学科学领域25个国家和部门重点实验室的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13.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身是1989年经中国科学院批准,依托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建立的中国科学院高分子物理联合开放实验室。鉴于1995年和1999年连续两次在“国家化学学科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实验室,2000年晋升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并扩充“中国科学院-中国石化总公司高分子化学联合开放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重新组建成“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于2001年3月通过建设验收。  相似文献   

14.
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从1984年开始}组织实施,近年得到了快速发展,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20个,固定人员1万余人,仪器设备总值80多亿元.在统筹部署、适度新建、定期评估、择优支持、动态管理等创新制度的推动下,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成为我国组织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在科学前沿探索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问题方面均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成于 1 995年 1 1月。其前身为刘东生院士、李振声院士等建议于 1 984年 1 0月建立、并于 1 987年 3月被批准为开放实验室的中国科学院西安黄土与第四纪地质研究室。该室连续四次被评为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和近期目标 研究方向 :通过黄土与其它第四纪沉积物和生物遗存的性质、组构及形成过程的研究 ,揭示第四纪时期自然环境演变的历史 ,辨明人类活动的环境效应 ,探索未来全球变化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为建立黄土高原良性生态循环系统和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建议。近期目标 :在长时…  相似文献   

16.
分类评价具有指标适用合理、便于同类比较等优点,是中国政府大力推进的科研评价改革方向。本文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研究案例,从分类评价的角度,运用层次聚类、多维尺度分析的方法,对各实验室进行评估研究。将被评估实验室分为基础研究类、应用基础研究类、应用研究类三个类别,并使用科研产出、学术影响力和受认可程度等多个维度的若干指标对其进行评估,一方面给出各类实验室的评估结果,另一方面也证实了分类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是在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支持下,根据金属研究所原来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一个院开放室各自的学科特点和优势,实行强强联合,新组建的我国第一个体量大、研究领域较宽的学科类国家实验室,主要从事材料科学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实验室在筹建和建设过程中,结合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实施,始终坚持学风建设,使各项研究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1以人为本,抓好学风建设“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学风建设的基础,实验室发展的关键是要有国际一流学术水平的带头人和一批德才兼备的骨干。为此,公开、公正选拔人才成…  相似文献   

18.
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身为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摩擦、磨损与润滑开放实验室,于1999年10月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先后于1992年、1997年、2003年连续3次在国家组织的实验室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实验室”,1997年被人事部和中国科学院命名为先进集体。一研究方向开展新型润滑防护材料的设计、制备和摩擦学性能研究,从分子层次上探索摩擦化学机理和材料损伤防护的原理与方法,发展高性能润滑与防护材料及减摩和抗磨技术。针对摩擦学和材料科学的国际发展趋势及国家安全与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实验室主要…  相似文献   

19.
受国家主管部门的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13年3月至5月组织专家对材料与工程领域6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评估。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在3月的现场评估和5月杭州的复评中均得到了专家的好评,最终被评为优秀类实验室。  相似文献   

20.
张婵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23(3):285+281-285+281
该实验室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机器人学开放实验室。该实验室是我国机器人学领域最早建立的部门重点实验室,我国机器人学领域著名科学家蒋新松院士于1989—1997年任实验室主任。实验室定位于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重大科学工程提供所需要的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