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丘特切夫是俄国十九世纪一位杰出的古典诗人。他在俄国诗坛继普希金之后另辟蹊径,奠定了俄国文学中哲理抒情诗的基础,影响了一大批诗人,形成了“丘特切夫流派”,并开本世纪“静派”、哲理诗派之先声。因此,在前苏联,“丘特切夫的名字——自然而然地、习惯地与普希金、巴拉丁斯基、莱蒙托夫、涅克拉索夫的名字连在一起”①,西方的权威出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俄罗斯杰出诗人丘特切夫的创作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评论:评述了丘特切夫的思想特征,分析了丘特切夫的自然诗和爱情诗在思想和艺术上的特色;阐释了丘特切夫创作的现代性;简略回顾了丘特切夫在中国的译介和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相似文献   

3.
曾思艺先生在我国俄国文学研究领域辛勤耕耘数十年,尤其对俄国诗人丘特切夫的研究颇有见地,且硕果累累。2009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丘特切夫诗歌美学》又是其研究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4.
俄国19世纪伟大的天才诗人丘特切夫与普希金、莱蒙托夫并称为俄罗斯三大抒情诗人,享有世界声誉.早在1922年瞿秋白先生就将丘特切夫介绍到我国,如今其大多数的作品也都已译成中文,不过对他的研究工作在中国仅有近20年左右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丘特切夫的诗歌是一种独特的哲理抒情诗,它开辟了俄国诗坛的新天地,形成了俄国诗史中与普希金流派并驾齐驱的“丘特切夫流派”。那么,丘特切夫的哲理抒情诗有何特色呢? 一、深邃的哲理。丘特的深邃哲理表现为对人、自然、生命、心理之谜等本质问题的执着、系统、终生的探索,而他对人、自然、生命、心灵的探索,又建立在对自然之谜的执着追寻上,而自然和人是在生命之中的,因此,丘特切夫对人与自然之谜的探索,在某种程度上又集中表现对生命尖锐矛盾的反映。对生命各种矛盾的反映是丘特切夫哲理抒情诗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穆旦是中国新诗史上的优秀歌者,他在晚年与被奉为俄国象征派祖师的丘特切夫之间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诗歌正是二者精神相遇的媒介。丘氏和穆旦都自觉抒写了黑夜、苦难、死亡等主题,并表现出满怀希望穿越心灵与社会的黑暗,寻求灵魂光亮的努力。二人最终都以抒写的方式经历了各自生命的成长,也都演绎了一份不乏光彩的诗歌人生。  相似文献   

7.
“杰尼西耶娃组诗”是丘特切夫爱情诗中的精品。诗人运用比拟、修饰、比喻、对照、层递等多种语义修辞格 ,深刻细腻地传达出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和思想。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个诗人,丘特切夫成熟于十九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当时他成了一个习惯于欧洲的人。他以非同寻常的紧张熬过了当时在欧洲的日子。他与当时欧洲的思想和文学在精神上有着毋庸置疑的联系。但丘特切夫并未模仿任何作家,也未为任何作家写过插图式的附属东西。对产生西方诗人和哲学家的土壤、对欧洲人民的现实生活,他有自己的看法。他亲身体验了当时不久前产生了法国革命并建立了新的资产阶级秩序的欧洲。这个秩序限制了波旁王朝的复辟时期,而且也限制了它自身。当时欧洲思想和诗歌的对象也同样是丘特切夫的对  相似文献   

9.
在俄国诗歌中,我们伟大的诗人费奥多尔·伊万诺维奇·丘特切夫的名字是与普希金、莱蒙托夫、涅克拉索夫相提并论的。丘特切夫于1803年11月23日(俄历12月5日)诞生于奥尔洛夫省勃良斯基县奥夫图斯格村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丘特切夫的少年时期是在莫斯科度过的。他很早就对文学产生了兴趣,开始留心俄国的诗歌。懂得拉丁语和其他新语系为他开辟了  相似文献   

10.
唐代诗人王维与俄国诗人丘特切夫的诗歌风格,都清新优美而又含蓄深沉,喜用明月、白云、落日等自然意象,具有“诗中有画”的艺术特征,他们创作意象并置的无动词诗,且都表现出早年热爱人生、渴望有所作为,中晚年比较消极悲观的人生内容。他们都是自然诗人、哲理诗人,试图透过自然探索人生之谜。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的社会文化与家庭教育的影响,个性、经历、人生态度以及禅宗思想与谢林哲学的近似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丘特切夫的诗是独具特色的哲理抒情诗,抒写的主要对象是自然和爱情。他的自然诗和爱情诗在其创作中占据同等重要的地位,具有深邃的内涵,达到了相当的艺术高度,尤其是他的爱情诗,更是俄国诗苑的瑰宝,世界诗史中不可或缺的珍品。 丘特切夫的爱情诗最大的特点是:表现了对爱情细腻独特的体察,对人生深刻悲沉的探  相似文献   

12.
风景与哲理的结晶──诗人丘特切夫对画家列维坦的影响曾思艺时代越是向前发展,文艺内部各不同类别之间的渗透、影响乃至融合就越来越成为可能。尽管莱辛在其《拉奥孔》中大谈特谈诗与画的界限,但诗与画由于同是以形象思维反映现实,思考人生,表达理想,因而在世界文艺...  相似文献   

13.
穆旦是中国现代诗最杰出的诗人 ,其诗的力度、深度与强度抵达了空前的水准 ,考察穆旦诗歌中呈现的对“死亡”的思考方式和心态嬗变 ,可以勾画出穆旦在面对“死亡”与“生命”、“战争”、“宗教”等重大命题时的复杂心灵地图 ,捕捉穆旦在诗歌中所开拓的广阔经验领域和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4.
《穆旦诗全集》和《穆旦诗文集》的出版对于推动穆旦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新诗史意义,其中一些史料的增补可以看出穆旦新诗的改动情况。穆旦的日记、书信和诗作,极端年代特殊的诗人心态、新诗观念和新诗传播方式都为考察建国后的诗人写作提供了崭新而宽远的视域。知识分子的心态史和写作史是在时代语境转换中完成的“丰富的痛苦”。  相似文献   

15.
当前文学史的叙述往往只论述作为“现代”诗人的穆旦,而很少顾及“当代”的穆旦。穆旦1976年的诗歌创作在内容和形式上体现为两个鲜明的特点:生命的彻悟与诗艺的回归。生命的彻悟首先表现在诗歌意象的“死亡”气息上,生命的彻悟还表现在诗人对晚年荒原处境的不得已的“坦然”的接受。诗艺的回归主要表现在诗歌语言的“去欧化”诗歌意境的“反晦涩”;对诗歌外在节奏、韵律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学术界对穆旦诗歌的现代性已经进行了非常广泛的研究 ,在这些研究中 ,诸多研究者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穆旦的“苦难”与“痛苦” ,正是这种聚焦引导我探索穆旦的“痛感体验” ,寻找诗人的痛点 ,关注他对痛苦的表达与超越 ,思考其痛感体验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7.
在诗人穆旦的大量诗作中频繁地出现了“死亡”意象,诗人使用这个意象并不意味着是对“死亡”的绝望和屈服,相反,是对生的渴望与追求。诗人虽然看到的现实是一方萧条残破、满目苍凉的世界,但在这一隅真实的生存境地里,诗人依旧希望人们能够正视现实人生、直面苦难。诗作中的“死亡”意象是诗人穆旦对此岸存活状态的焦虑与否定,凸显了诗人在苍茫愁思中依然力图救世,试图超越此在的现实,寻求彼在的希望,在绝望中燃起缕缕的希望。  相似文献   

18.
丘特切夫的很多诗歌继承了东正教的传统,含有深刻的弥赛亚意识,主要体现为:对上帝深刻而虔诚的信仰,充满了俄罗斯人作为"上帝选民"的自豪,重振乾坤、舍我其谁的救世气魄.外显于其诗歌中的弥赛亚意识使他的诗歌散发出异常浓郁的爱国芳香.  相似文献   

19.
在诗人穆旦的大量诗作中频繁地出现了“死亡”意象,诗人使用这个意象并不意味着是对“死亡”的绝望和屈服,相反,是对生的渴望与追求。诗人虽然看到的现实是一方萧条残破、满目苍凉的世界,但在这一隅真实的生存境地里,诗人依旧希望人们能够正视现实人生、直面苦难。诗作中的“死亡”意象是诗人穆旦对此岸存活状态的焦虑与否定,凸显了诗人在苍茫愁思中依然力图救世,试图超越此在的现实,寻求彼在的希望,在绝望中燃起缕缕的希望。  相似文献   

20.
对于中国的读者来说,叶赛宁这个名字在最近十多年来骎骎乎日上,大有超过马雅可夫斯基的势头。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便是人们日益厌倦了虚张声势的口号诗,就是对光怪陆离的先锋诗也渐渐减了兴致。而象叶赛宁这样功力深厚、植根于人民的较传统的抒情诗人,经受了历史的考验,愈来愈为广大读者所叹赏。叶赛宁继承了19世纪俄罗斯诗人柯尔卓夫、尼基金、苏里科夫、费特、丘特切夫的诗欧传统,以情真意挚的抒情和哲理深邃的人生探索,吟唱俄罗斯农村和大自然的美,抒发对祖国的永恒的爱,使滥觞期的苏联诗歌焕发出如许光辉,照耀和指引了后来者。叶赛宁的早期诗歌大都抒写自然风光和农村生活景象.在他的笔下故乡的河弯山峦、草舍田野,动物和植物都腾跃一股勃勃的生气。试看《您好啊,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