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法律翻译的准确性及精确性原则要求译本措辞考究、字斟句酌;清晰和简练原则要求译本言简意赅,晓畅自然.翻译过程中,译者既是读者、作者,同时又是创造者、研究者,在创造性地再现原文信息时,必须遵守这两个原则,以实现法律译本与原文对等的提供信息功能和规范功能.要达到这一目标,译者应该深刻把握影响法律词汇翻译的各个因素.  相似文献   

2.
法律语言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语言,其专业性在繁多的法律术语中可见一斑。法律术语翻译的优劣往往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法律文本翻译的优劣。而法律术语又可分为核心术语和普通术语。本文选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的三个译本进行核心术语的评估,希望对法律术语译本的评估和统一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法律翻译具有语言特殊性强、对法律翻译人员的要求较高、译本地位举足轻重的特点,我国的法律翻译教学正处于发展阶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机制还存在不足。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通过为学生创设法律情境、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科学创建评价体系等改革法律翻译教学模式,能提高我国法律翻译教学的质量,培养更多优秀的法律翻译人才。  相似文献   

4.
我国已出版多部法律英译本,评估译本质量需要先确立一定的翻译原则。该文结合《商业银行法》三个英译本的不足之处,论述了法律翻译的精准和专业两个原则,以及二者对译作质量的影响。精准原则要求规范性法律文本的翻译应该在准确的基础上达到“精确”的高度,专业原则则要求译者精通语言、法律和相关领域几方面的知识。译者只有遵循精准与专业原则,才能保证法律译本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影响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法律英译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特别是禁止和制裁犯罪行为的刑法规范的翻译。文章从平行文本对比的角度对中国刑法规范的英译进行研究,从词汇、句式和篇章三个语言表现层面分析中国刑法规范英文译本和美国刑法规范的异同,旨在找出英文译本的不甚完善之处,进而提高刑法文本的英译水平。  相似文献   

6.
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和戴维.霍克斯分别翻译的《红楼梦》,在众多《红楼梦》译本中可称为两颗璀璨的明珠,文章从译者不同的法律文化背景投射出来的不同的翻译方法入手,通过比较两个译本,认为由中西方法律文化因素的潜在影响导致的是不同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7.
"的"字结构作为现代汉语的特色句式在法律文本中高频出现,对其结构的正确分析、内涵的准确理解和精确翻译是法律文本翻译质量的重要保证。基于中国刑法、合同法及英文译本,根据现代汉语"的"字结构理论,结合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和法律条文实例分析,不难发现运用词语结构、不定式、介词短语、分词结构以及状语从句等来实现"的"字结构的英译规律。辩证分析美国宪法的中文译本,可知法律英语中的条件句大部分可以转换为法律汉语中表示适用条件的"的"字结构。  相似文献   

8.
由于世界贸易组织的官方语言是英文、法文和西班牙文,所以相关中文译本是没有法律效力的。也因为这个原因,中文译本和英文法律文件发生冲突时,只能以英文作准。但是,中国参与WTO的实践告诉我们增加中文为世界贸易组织官方语言对于中国和世界贸易的发展来说就显得极为必要,《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为此提供了法律程序上的可能性;如果中文根据协定中的相关程序在WTO体系内取得法律效力,那么当未来中文WTO法律文件和其他官方语言的WTO法律文件发生冲突时就可以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相关协定以及《维也纳条约法公约》来解决分歧,而不是英文法律文件当然优先。  相似文献   

9.
解读译本副文本可以获知译本生成的历史细节与译本接受的传播语境.考察<三国演义>罗慕士译本副文本后发现:中外出版社和研究组织提供的翻译机会和经费支持,保障了译者翻译活动的顺利进行和罗译本的出版发行;译本质量得益于译者与中外编校人员的合力,而知识渊博的校对者在提高译本质量方面的作用尤其不可忽视;具有"中国通"或汉学家身份的作序者与评论者起到了权威的导读和独特的推介作用,促进了译本的接受与传播.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3,(A5):15-18
本文对比分析了《瓦尔登湖》的四个中文译本,分别为徐迟版、王家湘版、田伟华版和孔繁云版译本,选取了译本章节标题及一些片段进行对比赏析,分析了不同译本对同一情况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及效果,总结了在翻译实践中可能产生的错误、原因,以及提高英语专业学生英汉翻译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试论美国幽默文学语言的汉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幽默文学语言的翻译问题是翻译的一大难点。本文通过对美国幽默文学语言的一些汉译实例的分析,比较中美幽默文学的特色,提出幽默语言翻译的技巧及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2.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言上的差异、表达方式上的差异以及文化上的差异,使得在一种特定语言现象——否定词——的使用上存在着不同之处。而汉语的习惯表达不自觉影响到了在英译汉这一一语言情景之中,形成了语言上的负迁移现象。本文分析了现象的成因,并对英语否定词的汉译总结并分类,基于负迁移形成的原因及种类,提出在翻译实践中需关注的细节,更准确地处理否定词的汉译实践。  相似文献   

13.
语篇意识对翻译教学的指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语言学理论在翻译领域的推广应用,话语(或语篇)作为翻译的基本单位已经成为翻译教学的有效策略。本文展示了在翻译理论领域语篇研究的基本概况,并通过对一则八级英译汉试题译文的分析,说明了用语篇意识指导翻译实践的有效性,最后总结了将语篇意识应用于翻译教学的具体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王飞 《培训与研究》2008,25(3):39-41
本文在分析翻译文化意义的前提下,探讨了中华文化的复兴与发展翻译事业的内在联系,提出发展翻译事业,特别是汉译英事业,是复兴中华文化的关键和基础。  相似文献   

15.
英汉互译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重复词汇的翻译问题,学生为此而困惑,最容易造成中式英语的翻译。虽然词语重复作为一种语言表达手段,在英语、汉语中都存在,但汉语重复让句子对称而有力,翻译成英语如果只是简单地重复,则显得多余累赘,这种情况在名词、动词、修辞重复等三方面表现得犹为突出。  相似文献   

16.
翻译规范与严复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伟芳 《培训与研究》2006,23(3):127-129
翻译规范论主要是从描写的角度来探讨翻译的。翻译是涉及两种文化的社会文化活动,因此它必然受两种不同的文化规范限制。严复的翻译向来是翻译界评论的焦点。在他翻译里出现的种种不正常现象都是受当时的翻译规范制约的结果。本文就试图用图里的翻译规范论来解释严复的翻译,探讨严复翻译过程中所遵循的翻译规范,以给予他的翻译一个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探讨汉语诗词中并置意象的翻译,分析借用汉语意合手法在英语本中再现原语诗歌意象和风格的重要意义,笔认为这种手法应视为汉诗英译的一种突破。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大学生汉译英的能力,本文利用归化策略,从三方面探讨汉译英教学:学生的心理文化特征因素;传授中西方文化知识;利用学过的句型或短语来表达,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增强其英语语感。  相似文献   

19.
唐弢 《海外英语》2012,(8):149-151
The translation of brand names is a new branch in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rade between countries,which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As the language and culture of English and Chinese both differ from each other,this essay is explored to study the transliteration of brand names from English to Chinese so as to examine how meanings are embodied in the translation.  相似文献   

20.
中华饮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的中国菜名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将这些信息传递到目的语文化中去是翻译的重要使命。文章着重论述了中国菜名的文化性及将其传译到西方文化的后殖民意义,提出异化翻译是翻译中国菜名的最重要原则,此翻译策略能有效传播中华饮食文化,对发展中华饮食文化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