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用“三改进”落实“三贴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实“三贴近”应从改进内容、改进形式、改进作风三个方面入手。改进内容应当加大信息量,加大服务性、加大解惑释疑力度、加大舆论监督;改进形式,报道可以在多方面努力,如采用关注式、进行式、目击式、解读式、预测式、点评式等;改进作风是一种保证,要从群众生活里找题目,走近群众写群众关心的事,用群众的语言写给群众看。  相似文献   

2.
新闻宣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宣传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党一直以来所提倡的。如何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贯彻落实好“三贴近”,增强企业报新闻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笔者认为,只有在改进内容、改进形式、改进作风上下工夫,才能切实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落到实处,使新闻报道反映现实生活,满足读者要求,在改进中贴近,在贴近中引导,在引导中服务,以赢得读者的信任,保持企业报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3.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地方党报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根本实现途径。那么,地方党报如何才能按照“三贴近”的要求,努力贴近改革与发展的实际,贴近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从内容到形式,改进新闻宣传工作,使新闻宣传发挥更大的作用?我认为,当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改进新闻宣传工作,改  相似文献   

4.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闻宣传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坚持“三贴近”原则,把“作风建设年”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关键之一在于我们的新闻工作者要深入基层,而建立新闻采编基地,记者蹲点下基层,不失为实践“三贴近”,落实“作风建设年”要求,转变作风的好方法好途径。  相似文献   

5.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闻单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领新闻宣传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中央领导同志最近要求我们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面向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火热生活,紧紧贴近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和反映强烈的问题,自觉贯彻“三贴近”,努力实践“三贴近”,以“三贴近”为突破口,不断增强新闻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这为我们进一步改进创新新闻宣传工作指明了方向。《光明日报》以其面向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6.
地方电视台如何增强新闻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突破口在“三贴近”。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探讨.我们认为,应当从宣传的内容、形式以及采访作风等方面,围绕“三贴近”办好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7.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党对新闻宣传工作的一贯要求,面对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新形势,胡锦涛同志明确要求宣传思想战线在“三贴近”上取得新进展。新闻宣传工作如何实现“三贴近”?用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中的正面典型事例,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报道,无疑是好的途  相似文献   

8.
针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目标新任务,党中央对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要求,作为宣传思想工作重要方面的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努力落实“三贴近”要求,切实增强新闻宣传效果,充分发挥新闻宣传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今年以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正确指导下,宣传思想战线认真贯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积极改进新闻宣传,取得明显成效,发展势头很好。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报道、“两会”报道、伊拉克战争报道等,改进明显,新风扑面,广大干部群众给予好评。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新闻宣传及时以中央声音引导群众,以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教育群众,以民族精神鼓舞群众,有针对性地回答群众关心的问题,使抗击非典的宣传报道成为一次深刻生动的思想教育,成为一次落实“三贴近”、加强和改进舆论引导工作的成功实践。总结这方面的…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善于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贯彻“三贴近”原则,是新闻宣传工作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化,也是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着力点,落实到我们基层新闻工作者身上,最根本的体现就是“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官兵”。这三个具体化的“贴近”,不仅要人心人脑,更要扎扎实实地付诸行动,要始终做到心里装着基层、主题紧扣生活、镜头对准官兵。  相似文献   

11.
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既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切实改进文风的积极实践,是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强新闻宣传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宣传工作者综合素质、推动新闻宣传事业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在“走转改”活动中,“走”是基础,“转”是关键,“改”是目的。  相似文献   

12.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新闻宣传工作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突破口,是新闻宣传工作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根本实现途径和手段。当前,媒体竞争日趋激烈,新闻宣传工作能否做到“三贴近”,不仅仅关系到党报能否宣传好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能否报道好公众关心的现实内容,而且也事关党报能否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新华日报在新闻报道实践中立足于打造切实可行的“三贴近”载体,培养记者自觉“三贴近”的主体意识,建设对“三贴近”的激励机制,服务服从于提高党报办报质量、提高党报作为主流媒体竞争力的中心目标,从2006年6月开始,围绕“三贴近”打造三载体,进行业务练兵活动,活动着眼于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阶段式层层推进,取得了不少收获。  相似文献   

13.
张丹 《新闻窗》2008,(4):123-123
新闻宣传“三贴近”即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贴近”就是要遵循新闻规律、讲究宣传艺术、丰富报道形式,把正确导向体现在鲜活生动的新闻事实中,把需要群众认识的问题融入到与群众的平等交流之中,把思想教育的内容统一到为群众提供的信息服务和其他服务之中,它是指导新闻工作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提高新闻报道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作为党的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新闻宣传工作,最大的危险同样是脱离人民群众。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党的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新闻宣传工作,推进作风建设、改进新闻报道的核心同样是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一、“三贴近”的内涵丰富,其本质和核心就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多次强调新闻宣传工作应该坚持“三贴近”的原则。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宣传思想战线的…  相似文献   

15.
新闻宣传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新闻规律的必然要求。对电视新闻传播而言,实现“三贴近”在于提高时效性、扩大信息量、增强互动性,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做到“三贴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6.
面对激烈的竞争,新闻单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那么,报纸新闻宣传如何才能做到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呢?笔者认为,只有从思想感情、报道内容、报道语言等几个方面改变现有的作风,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三贴近。  相似文献   

17.
王海城 《青年记者》2006,(16):74-75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新闻宣传极为重视,提出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三贴近”为新时期新闻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新闻宣传中的具体体现,是更好地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讲求宣传艺术、  相似文献   

18.
庞艳 《新闻窗》2009,(5):38-39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增强新闻宣传的针对性和感染力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合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是营造舆论强势,担当好党和人民喉舌之责的根本要求。对于处于相对“弱势”的地方级媒体来说,落实“三贴近”不仅是增强新闻可读性、扩大新闻收视群体的必然要求,也是不断提升舆论引导力、增强自身影响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刘洋 《新闻窗》2012,(5):50-50
中央重点媒体通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产生了一大批“三贴近”的好报道好作品,新闻报道出现了新气象;推动方方面面为群众解决了一大批急事难事,在党、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连心桥;一大批记者心灵受到洗礼、思想得到升华、作风得到锤炼,整个队伍精神面貌有了新的可喜变化。实践证明,“走转改”是推动新闻宣传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好形式,是新闻宣传的重大创新,受到了全社会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20.
创新党报新闻宣传,从大的方面讲,就是要在坚持弘扬主旋律的同时,通过创新新闻宣传的内容与形式,充分凸现多样化;在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同时,进一步改进舆论引导艺术、提高新闻宣传水平。使党报的新闻宣传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大局服务。就是要“勇于创新”,开拓新的报道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