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坎坷曲折的成长经历 1924年6月25日,邓稼先在安徽省怀宁县白麟坂村出生.他的父亲名叫邓以蛰,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他的母亲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他们共育有子女四人,邓稼先排行老三.  相似文献   

2.
2015年10月22日下午,我正在从南京返回北京的高铁上,接到了我的同事,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黄晓新的电话,说木文老昨天夜间走了,25日在八宝山举行告别仪式等.我的心情一下子沉痛起来,8月份他在协和医院住院期间,我和晓新同志、冯建辉同志、庞元同志去探望他,感觉状态不错,以为已经闯过了这一关,没想到还是没有坚持住.随后,《出版发行研究》杂志主编李晓晔来电话,希望我写一点纪念木文老的文字.  相似文献   

3.
邓涛 《军事记者》2012,(2):48-49
2011年10月12日中午时分,82岁的中国人民大学荣誉教授蓝鸿文老先生走了。当天,我在新华社参加“新华社80年历程回顾与思考”学术研讨会。两天后,才从人大新闻学院的网站上获悉这一噩耗,又闻蓝教授的遗体告别仪式定于16日上午在八宝山公墓竹厅举行,悔不该早早地买了15日晚上回武汉的火车票,不然我会到八宝山送蓝先生最后一程。  相似文献   

4.
10月12日中午.82岁的中国人民大学荣誉教授蓝鸿文老先生走了。当天我在新华社总社参加“新华社80年历程回顾与思考”学术研讨会。两天后.本人才从人大新闻学院的网站上获悉这一噩耗。又闻蓝教授的遗体告别仪式定于16日上午在八宝山公墓竹厅举行。悔不该早早地买了15日晚上回武汉的火车票。不然我会到八宝山送蓝先生最后一程。  相似文献   

5.
正杨振宁、李政道这两位华人获取诺贝尔奖的开启者,后来虽反目成仇,闹得不可开交,但他们在一个人面前不得不"相逢一笑",并争取获得他的理解、谅解甚至支持,这个人就是他们的老师吴大猷。当年,他们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不约而同向吴大猷发去感谢信。1957年10月31日,杨振宁接到获奖电话,当即致函吴大猷说:值此十分兴奋,也是该深深自我反省的时候,我要向您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采访了两弹元勋邓稼先之后,写了长篇通讯《两弹元勋邓稼先》。这篇通讯由新华社对国内外播发后,引起了很大轰动。这次采访给了我很大启示:在我国国防科研单位有许多英雄模范人物,他们默默无闻地埋头苦干,为中国的强盛不遗余力地奋斗着。从此以后,在有关部门的热情支持下,我开始进入这个“禁区”采访,在这个鲜为人知的领域里,我又接连采访了一些和“两弹”有关的人物,其中有科学家,也有军队的领导,张蕴钰将军就是其中之一,这位满怀报国豪情,又有诗人情怀的将军,对我谈的许多关于中国核武器靶场选址的秘闻,我至今仍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7.
逝去的哲师     
2013年7月29日下午四时许,接朱天俊先生高婿的电话,通报朱先生已于当日下午四时去世.这让我十分惊愕与悲痛.随后,我与系党委书记王继民、副书记张久珍两位老师联系,于当晚七时,前往朱府悼念,并与其女儿朱彤女士协商追悼会等相关事宜.随后,系副主任王子舟、周庆山两位老师又往朱府悼念,并与朱彤女士协商安排朱先生追悼会的一些具体工作.8月4日上午,朱先生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当日,《光明日报》刊发系友徐雁教授《朱天俊:一位远去的书海导航师》纪念文章.  相似文献   

8.
美 籍华人学者杨振宁 ,在读小学的时候 ,已经表现出有数学方面的才能。但是 ,他的父母 ,并没有过早地让他向数学方向发展 ,而是让他认真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经典著作。杨振宁在某电视台访问他的节目中 ,谈起这件事时说 :“《孟子》一书 ,对我一生的影响极大。”可惜 ,因为时间关系 ,记者未能继续追根究底下去。我想 ,《孟子》一书究竟给了杨振宁以什么影响 ,是值得做一次专题采访的。本来 ,这段播出听过也就算了。不过 ,最近发生的某个中学生因为受了班主任斥责 ,认为批评的内容与事实有出入 ,觉得伤害了自尊而竟致自杀的事情 ,倒使我想…  相似文献   

9.
从杨振宁的坦言说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次毕生难忘的谈话 从事新闻工作三十年来,有一次谈话令我毕生难忘。 那是1986年深秋的一天,我与原《高能物理》主编徐胜兰如约去西苑饭店拜会杨振宁教授。在得知我的身份后,杨先生坦言道:“我不希望记者写我的传略。” 见我在那里发愣,杨先生解释开了。他说,作家徐迟写过一篇数学家陈景润的报告文学,作品中的陈景润十分专心致志,撞在树  相似文献   

10.
张白影 《图书馆论坛》2005,25(6):344-345,339
在一次周末休闲随意的朋友聚会时.突然接到一个与耳畔咖啡吧飘逸的轻音乐不太相宜的庄重电话:华东师范大学的范并思教授,要我为他即将出版的理论著作写序。我不想范老师扰局,对他说了一句话就按断了电话,态度明确,而且干脆:“可以.把稿子寄来吧。”  相似文献   

11.
1958年,邓稼先接受国家最高机密任务——研制原子弹。随后他人间蒸发,隐姓埋名,进入与世膈绝的西北戈壁。28年间,他带领团队,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研制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第一颗中子弹。整整28年,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信守离别时相互托付的诺言,无怨无悔地等待。28年后夫妻再度重逢,邓稼先却因为核辐射身患重病,一年后离开人世。本刊选摘时有删节。  相似文献   

12.
李频 《传媒》2001,(12):55
我一直惊异于他会在那个早上离去。他是北京印刷学院出版系原主任聂玉海教授。 那是1999年7月13日,周一。我上班后不久,院办负责同志电话告我,说有人接到大兴县人民医院通知,聂老师去世了。我说不可能吧,他也感到太突然。要不派个人去看看?派去打听的人还没回来,组织部通知组成治丧委员会的电话又来了。这回我说不出话来了。  相似文献   

13.
我第一次听到李政道教授的名字,是在40多年前的一个早晨。那时,我还是一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那天早晨,我刚走进新华社编辑部就感到气氛异常活跃。编辑们一面兴奋地阅读刚刚收到的外国通讯社的电讯稿,一面兴奋地谈论着什么叫“宇称守恒”,什么叫“宇称不守恒”。李政道和杨振宁教授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推翻“宇称守恒定律”的讯息,就这样迅速地传遍了全世界。“李政道和杨振宁是谁?他们是怎样做出了这惊人的发现?还有吴健雄教授,他们这些华裔科学家何时才能来中国谈谈他们的治学经验,他们的甘苦,他们的追求,他们的生活道路………  相似文献   

14.
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三年,笔者采访了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的李铣教授。德高望重,用来形容他似乎很贴切,虽然来到药科大学工作已近4年,听说他的名字也很久了,但正式见面这却是第一次。来到李铣教授的办公室,见到了和我想象中一样的他,面对着和蔼可亲的他,居然没有一丝紧张。在五、六个忙碌的电话之后,采访终于正式开始……  相似文献   

15.
1994年6月8日,中国科学院第七次院士大会选举了首批14位中科院外籍院士。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便是其中之一。我们熟悉他,不仅因为他在学术上的世界性贡献、地位和影响,还因为他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国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以书结缘杨振宁的名字在众多学人中早已耳热能详。还在青少年阶段我就对他的科学活动和言谈观点倾慕不已。80年代,进入广西科技出版社工作,一次偶然遇到我大学时的物理老师甘幼砰。甘教授  相似文献   

16.
正书与闲书     
有幸听过杨振宁先生的一次演讲.但是他讲的不是他的专业物理.而是庄子的哲学思想。杨先生旁征博引、有声有色地讲述着庄子哲学与天体物理的关系,让我耳目一新,这让我想到了我们阅读中有关正书与闲书的话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我与高信疆先生因书而结缘。那是在1995年春天,好友鲍元恺教授以作曲家的身份赴台湾访问,带去了我的《东方既白》。这是我的一本艺术评论集,其中收录了我与鲍元恺关于音乐艺术的一篇对话。那天晚上,忽然接到鲍元恺从台北打来的电话,说他正与几位台湾的文化名人聚会,  相似文献   

18.
2007年初冬,我从天津专程去探望恩师戴文葆先生.他在电话里说,最近身体不大舒服,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 我心慌,急急地赶去.一推开门,戴老正在笑眯眯地等着我.他高兴得很,两手推着我的双肩,硬把我按到客厅里的旧沙发正座上."这几天学校怎么样?"老人忙不迭地问.我知道他时时刻刻都记挂着我们,每隔几天,总会有他的信或电话到天津.多少年来,我一直想,老人家这个南开的特邀教授真是当到家了--我们的一举一动他都牵挂.  相似文献   

19.
9月15日,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杨振宁传》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办。该书自1922年杨振宁先生出生起一直写到2010年,记录了他的家世背景、学术生涯、科学成就、社会活动以及其私人生活,是迄今为止最厚实、最全面、最专业的杨振宁传记。杨振宁对这本传记亲自审校认可,并提供了百余幅配图。  相似文献   

20.
1957年12月10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颁奖典礼上杨振宁发表了一段热情洋溢的著名的演讲词:“今天,站在这里告诉你们这些事实,我沉重地体会到一个事实,就是我在不止一种意义上,是中国和西方文化的共同产物。我一方面为中国的血统和背景自豪,一方面将工作奉献给起源于西方的现代科学,它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杨振宁,这位中国近现代历史和中国现代科学发展的见证人,几十年来,他一方面在为科学献身,另一方面在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呐喊,在他身上,在他的著作里,中华民族和现代科学的高度统一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