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007年7月8日至18日,中华文化联谊会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策划和主办了"情系湖湘—两岸文化联谊行"活动,来自中国台湾、香港、澳门的专家学者和文化界人士以及大陆嘉宾共二百余人参加了这一文化盛宴,湖湘文化中的海纳百川、兼容并包、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长太息以淹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爱国传统与忧患意识,"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与担当意识,引起了两岸专家学者的强烈共鸣。该文是台湾淡江大学教授魏萼博士在湖湘文化交流座谈会上的发言,作者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湖湘文化与闽台文化两种各具地域特色的区域文化如何开展交流与互补提出了很好的设想,特刊发在本刊"湖湘文化研究"专栏,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湖湘文化是长株潭"两型"社会的特色和灵魂,必须用湖湘文化引领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湖湘文化"天人合一"思想与长株潭"两型"社会的内涵一脉相承;湖湘文化"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创新精神与长株潭"两型"社会的主题息息相通;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艰巨性呼唤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实干精神;湖湘文化"海纳百川"的融合精神是建设长株潭"两型"社会的方法和途径;湖湘文化"通筹"、"扼要"相结合的全局重点论对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诗词是诗歌艺术上卓越的艺术高峰,它在艺术风格上与湖湘文化有着许多极其相似的地方。文章从分析毛泽东诗词与湖湘文化的关系入手,主要分析了湖湘文化是如何影响毛泽东及其诗歌创作,以及毛泽东诗词怎样体现湖湘文化之精神。  相似文献   

4.
近代湖湘众多精英中,章士钊是一个另类。在治乱循环,内斗不断的近代中国,在激进的民主革命宣传家、革命者、报人、政论家、教育家、高官、律师、社会名流等多个角色中,章士钊进退自如,从容游走,以特有的名士特质和气度,在近代中国晦暗的天空里,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印记。  相似文献   

5.
《宜宾学院学报》2015,(9):100-106
两宋时期,湖湘地区成为士人主要的流寓之地。他们开宗立派,讲学布道,在湖湘大地上形成一个新的文化圈。面对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关系,士人的心态发生了变化:有的表现出一定的疏离感,怀有"乡梦断,旅魂孤"的故国之思;有的则超越狭隘的乡土意识,积极与湖湘本土文化交流融合,以胡氏父子、张栻为代表的流寓士人,秉承"议论酬唱甚乐"的观念,形成了影响深远的湖湘学派。这些流寓文化共同丰富了湖湘文化的内涵,推动了湖湘文化的兴盛,促成了湖湘文化的新变,提升了湖湘的地域形象。  相似文献   

6.
<原化>是章士钊建构其文化观的重要文章,它对文化的建构基于在西方文化是否能够长存以及东西文化濒于破产的"时势"中.通过对环境万能论、天才论的反驳以及举证,章士钊在中国"固有文化"断裂意识下产生的文化延续意识中对"人地时"三要素的强调,展示的是对"文化"的历史性理解,不管是在建构"文化"的方式还是目的上.都指向了"救济"东西文化的历史性思考.  相似文献   

7.
正一何谓湘学当下我们湖南人喜欢谈湖湘文化、湘学。那么什么是湖湘文化,什么是湘学呢?我想这个问题有许多专家做过论证,我不能也不愿否认他们的高论。但是,我也谈谈自己的看法来求教。首先,"湘学"或"湖湘文化"与湖南的地理特征有关。无论"湖湘文化",还是"湘学",首先是与湖南的地理相联系。"湖"指洞庭湖,"湘"指湘江,这是不用论证的。从自然地理来讲,湖南以丘陵为主,北面有大湖即洞庭湖,西边多大山,  相似文献   

8.
魏源是近代中国转型时期的思想家,他在倡导经世致用、改革开放的思想同时,形成了自己的和善思想与理念。魏源指出,"仁善"是人的心性之物,但是需要培育。他从社会层面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立平等、破贵贱是"和"的基础;从国家治理层面提出顺道以行、美利利天下的仁善之政,并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如何聚天下之善、使天下归仁。魏源的和善思想,既根源于湖湘文化,又对湖湘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湖湘语文"是指以湖湘文化为根基和底蕴的语文教育,其显著特征为典雅厚重、经世致用、朴质无华、通变求新。开发"湖湘语文"教育资源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学生的故土情结、传承地域文化特色、打造独具湖湘特色的语文课堂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刊载的湖湘文化研究文章中,有些作者用"湖湘文化",有些论文则是"湖湘学",甚至还有一篇之内二者前后互见,似乎"湖湘学"与"湖湘文化"系同物异名.显然,这是把一个学派同一种地域文化混淆起来,造成不必要的困惑.在此,略作辩正,以利于学术讨论的纵深进展.湖湘学,是宋代至清代理学中既有一定联系又有批判承继的一个重要学派.这一学派,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初年,以陈天华、谭人风为代表的新化志士积极投身反清革命斗争,他们在舆论宣传、组织建设、运动会党、发动暗杀、武装起义和筹措经费等方面英勇奋斗,为辛亥革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同时也印证了他们不愧为湖湘文化哺育出来的时代精英。  相似文献   

12.
谢发平先生的《湖湘文化十九讲》不仅是一本“讲”湖湘文化的书,也是一部宣扬湖湘文化,彰显湖南人精神的力作。该书在“回望”之中,展现出宏大的视野,将对历史的穿透力与对现实的敏锐感知有机结合起来,在品评历史人物和地方风物的基础上,为湖南人文、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奉献良方。  相似文献   

13.
亚东图书馆是民国时期的一家中小出版机构,在中国近代新兴出版业中具有重要地位,许多名人学者都与其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文章通过阐述亚东图书馆与陈独秀、胡适、章士钊等名人学者的交往,分析出版界与名人学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4.
湖湘文化是各种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的结果。从湖湘文化演变的过程看,它历经了历史上的三次大融合:南宋时期,理学思潮兴盛.湖湘学派崛起.形成了古代湖湘文化,近代时期,西学东渐.经世之学的链接,古代湖湘文化转变成近代湖湘文化,新文化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湖湘文化的巨大社会效能充分发挥。从这三次文化大融合足以发现湖湘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融汇百家,兼收并蓄。  相似文献   

15.
辉煌的"南岳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岳自然存在的秀丽远不如她的社会存在、历史存在的辉煌,她积淀下几千年的历史人文,代表着一种深厚的文化。湖湘文化的起点在南岳,鼎盛期也在南岳.因此南岳文化内容比起湖湘文化来要宽得多。此外,她还有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特别是禅宗文化、荆楚的俗文化等等。中国历史上的四次南渡是其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南岳文化是南岳旅游建设的灵魂。  相似文献   

16.
湖湘文化(孕育阶段、古代阶段、近现代阶段)的发展过程,是随着中华文化史的变迁、发展而不断地演变、重构,从而才形成了具有独到风格的地域文化。湖湘文化推崇理学、强调经世致用、主张躬行实践,在历史上尤其是近代以来,对湖南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今湖湘文化的发展正处在民族与社会双重危机下,而如何构建一个兼容中西的近代文化,实现中华文化的转型,达到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目的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17.
湖湘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张拭对佛学持彻底的否定态度,抨击甚多。在他看来,佛学是虚诞之学,流于自私自利的境地,未能分清天理、人欲之间的差别。张拭的佛学观建立在儒释思想比较分析的基础之上,并以自身理学中的“仁说”“格物致知”“居敬主一”等思想消解释氏,目的就是维护儒学的正统地位,抵制释氏对儒学的侵入。  相似文献   

18.
《苏报》原为“营业性质之小报”,后在追踪时代潮流的过程中转成“善造风潮之报”。通过对各地“学界风潮”的持续报道,《苏报》充分彰显了报刊传媒的社会批判功能,并因此形成某种旨在批判教育腐败、政治专制和文化奴役的激进舆论。而后,章士钊等人主持笔政,着意对栏目设置和版面编排进行“改良”,公开发表“排满”、“革命”文字,使得《苏报》完全成为革命宣传的舆论工具。从《苏报》舆论的言论进路与话语策略来看,实经历了一个由和缓而激烈、由教育批评而政治批判、由双向“交流”而单向“灌输”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以往国内学术界都把“经世致用”之学,最早追溯至以南宋陈亮、叶适为代表的浙东“事功学派”。笔者经过多年研究与认真考证,认为“经世致用”之学的最初发源应是南宋胡宏、张栻所创立的湖湘学派,经过明末清初王船山的系统阐述与丰富发展,至清朝道光、咸丰、同治年间而大盛于湖湘大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