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中,它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通常小学作文教学主要是在小学中、高年级进行的,相对来说,小学低年级的作文教学实践仍然是个不被重视的环节。然而,作文教学既能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生活阅历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形式。作文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其次就是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词成段、连段、连篇的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重视作文教学,认真探索适合小学生的作文教学的规律和方法,以便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在近几年的小学作文教学中,笔者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取得了一点成绩,现表述如下,以供同仁参考。一、鼓励学生阅读有益的课外读物阅读课外读物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  相似文献   

3.
看图作文(看图说话、写话),是目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尤其是低年级作文教学中最为常用的一种作文形式。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的角度,我们来探讨一下这种形式作文对学生的影响。作文是观察、思维和表达的密切结合。《大纲》规定小学阶段作文的要求是“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而良好的观察能力的确又是学生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形成的前提。培养学生的观察  相似文献   

4.
在作文教学中,较难开拓学生思络和激起学生表达情感。在作文教学的指导中一直走不出审题立意,选取材料,谋篇构思,运用语言等这个传统的作文教学圈子。这个过程虽然也有启发选材的指导,但一节课时间紧,指导又比较抽象,很难激起学生的写作热情。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笔者认为小学作文教学过程应该先从认识出发,再过渡到表达能力的训练。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学生作文首先碰到的难题是写什么?过去大家总认为小学生所写的东西都是经历过的,不必再在认识上多下功夫,其实不然。首先,有些事物虽然是经历过的,但并不在意,印象淡漠,感受不深,所以说,熟悉的事物并不等于认识了。只有认识的事物才能表达,学生所经历的事,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化认识。这是作文教学过程中的认识规律。去年,三年级语文教师出了个“洗手帕”的作文题让学生去写,刚开始大家认为很  相似文献   

5.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我十分重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为了使学生乐于作文,我从以下几方面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一、培养听话能力听是说的基础。因此,一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6.
<正>小学语文明确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要做到观察、思维、表达密切结合",这是小学作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老师都对此有自己的认识,形成了既适合自己又简单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培养习作能力。对于我来说对怎样进行作文  相似文献   

7.
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是家长和老师从学生上小学的时候就要开始着手努力的,作文被许多教育专家认为是衡量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重要标尺,它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探索事物的能力、生活资料的积累等多方面的能力,因此小学作文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得益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也更加深入,教育水平逐年提高,随着教育的深入和发展,语文作文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因时制宜,本文主要从教学方面来研究小学低段"绘画小作文"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学生的作文往往体现出他们认识能力的深浅高低,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培养他们的"认识力",锻炼他们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是提高作文质量的关键,更是学好语文、提高自身素养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应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因此,我们认为,提高小学生作文素质,必须拓宽思路,培养学生产生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和表达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小学作文教学的始终。一、平时注重引导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教学中的指导、评改尤为重要。目前,小学生作文存在无话可写,作文内容空洞,上作文课就头痛的现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重视作文的指导。指导学生作文的过程,是提高小学生认识能力的过程。”“要重视批改和讲评  相似文献   

11.
培养认识能力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刘丽杰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作文教学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这就是说,小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对提高作文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怕写作文是较普遍的现象,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对所写的事...  相似文献   

12.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凭证教学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因此,笔者认为,提高小学生作文素质,必须拓宽思路,培养学生产生文章思路内容的能力和表达文章思路内容的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小学作文教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13.
作文能力是学生认识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小学认识能力的培养。 培养小学生的认识能力,要遵循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以认识事物来说,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这里把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突出起来,有利于实现作文教学发展学生心理机制,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提高识字教学质量,对于提高阅读和作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要提高识字教学质量,就必须按照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的要求,改进识字教学方法,抓好“四个结合”,即“字的音、形、义结合”,“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识字和听说读写结合”,“识字和写字结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指导学生进行作文,既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可是低年级学生的知识面狭窄,言语表达水平低下,具体形象思维仍占据重要地位。这就给作文教学的起步带来了阻碍。看图作文是用文字表述图意,再现图画内容的一种作文练习,其图画有鲜明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也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从低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语文起步学习的重要性越来越成为共识。  相似文献   

18.
沈建萍 《学周刊C版》2011,(10):111-111
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方面的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因此.从低年级起抓好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对于学生作文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低年级写话训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受。  相似文献   

19.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方面的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低年级作文起步,训练的是说话、写话能力,而所说、所写的内容,主要从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得到。观察是写作的基础,也是小学生直接感知周围事物的思维过程,是整个作文教学的前提。观察不是简单的“看”,而要做到“会看”。克鲁普斯卡娅说:“在大多数情  相似文献   

20.
关于作文教学,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文规定:“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词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这两方面的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抓好作文教学,我认为首先要凭借“基础训练”的材料对学生进行“看、说、读、写”的训练。如:小学语文第一册基础训练三的看图说话这道题,我在教小朋友们认识各种车辆的同时,还注意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说话能力。老师:“火车是在什么路上行驶?”学生:“在铁路上行驶。”老师:“哪个小朋友能够告诉老师火车有什么用途?”学生:“我在电视里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